践行者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李耐儒:城市化呼唤儒学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三孩政策、学区房新政、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这一切,是应对人口数量变化和城市化的难题,而归根结底是执政为民,安顿焦虑的人心。
从日漫、漫威到短视频、外剧再到耽美文学,则是青年流行文化的全球化。两相叠加的结果之一是,传统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在下一代身上或许会消退,不过换一套语言形容,那将是更加多元、更加摩登、更加国际化的一代人。
作为一位儒学研究者和传播者,李耐儒先生在过去十余年的探索和焦虑是,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都市中发挥影响……
李耐儒,上海秋霞圃传统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曾担任上海市儒学研究会秘书长
“文革”期间出生在中国大陆的人,几乎没有取“儒”字入名的。
因此,在嘉定孔庙初见李耐儒,记者的第一个话题就围绕他的名字。
生于1972年,按虚岁已届知天命的他,1999年在北京工作时结识了一位精通周易的前辈,对方给他命了现在的名字。“大概是希望这个新的名字,能对我的人生有所影响,有所帮助吧!”李耐儒笑着说。
而他此后的人生志业,竟真的与“儒”字息息相关。
他跟同道创办上海秋霞圃书院,并担任上海秋霞圃传统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
主编出版二十余册的《国学基本教材》和《新编国学基本教材》,以及秋霞圃人文典藏丛书;
作为发起人之一,共同发起创办上海市儒学研究会,并担任第一任秘书长(任期四年);
多次策划组织上海孔子文化节;
筹办周末亲子国学班,把重心放在中小学国学教育与儒学的传播推广上……
不过,李耐儒这种文化上的觉醒,更多是个人秉性使然,以及广泛读书后的结果。
他出生于浙江省萧山县,祖上曾捐过功名,有几百亩田产,后家道败落。他的爷爷开小南北货店维生,学过郎中,奶奶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父亲曾当过老师,母亲长期在城里打工,因此他是比较早的一批留守儿童。
“我是没有家学渊源的,也谈不上受到什么家风的熏染。我们这一代人,从家庭中得到的东西还是比较少的。”李耐儒回忆道。
放养的孩子,更容易浪荡。但李耐儒不像其他小伙伴那样,沾染上抽烟喝酒赌博等坏毛病,而且成绩一直还挺好。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少年成长的过程,身边免不了会有小混混,有不少会让我学坏的人,但我不知道是从哪里得来的力量,使我在没有长辈监督的情况下,一直能保持自律,没有走偏。”
更说不清的是,李耐儒在小学三年级时就立下志向,长大要当记者。那时的同学谈起理想,有的想当工人,营业员,售票员,有的想当司机,解放军。长大后,他真的实现了理想。
考大学时,父亲说家里没能力负担学费,这让李耐儒意识到只有靠自己。刚刚成年的他抛开面子,到商场站柜台,卖服装,挣到了学费和生活费,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经历。
读初中时,李耐儒略有点年少轻狂。初二时,地理老师姓叶,有一堂课上,他当场挑战权威:“老师,你讲得不好”。老师说“那你来讲”,“我来讲就我来讲!”
他认真准备了下,第二天愣头愣脑地登台讲了一堂地理课,大概讲得还可以,老师没有说什么。
这件事在教师办公室传开了。三十多年之后,有一次跟当时的班主任重聚,班主任提起这件旧事,但李耐儒已淡忘了。“班主任说那件事之后,他就觉得我这个人以后要吃亏,要吃大亏……”
大学毕业后,李耐儒南下广东,有一次挨了领导一顿批评,他觉得批评得没道理,愤怒地跟领导拍桌子,扬长而去,消失了二三十个小时,原来是去找同学玩了。等他气消后,同事终于找到了他,反省后,他觉得自己有不对的地方,就回去上班了。
李耐儒坦言,在他心里没有领导这样的概念。在上位者不一定就高人一等,值得尊重的尊重,自己心服口服。如果上级做事欠妥,一定会据理力争,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主张。
这种气性,至今仍在他的身上显现。比如对世事时局一些不经的文论,他会冷冷甚或辛辣地评论几句。他曾公开讲,儒家很可贵的一点是它的批判性,譬如孟子思想中的批判精神,可以说是醒世的良药,孟子对道与真理的坚守及其身上所展现的儒家的批判精神,是现在国学传播当中最需要的。
一个良性的社会,需要吹鼓手,但更需要啄木鸟,故而李耐儒非常敬重近些年敢言的真正的知识分子,认为有古代士的风骨。
回忆起自己真正走进传统文化之门,还要从大学说起。李耐儒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人,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弟子李佐丰老师。他眼中的恩师,玉树临风,学养深厚,令他对古代汉语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在他心里埋下了国学的种子。
移居上海后,他有幸结识了近代史家沈渭滨先生,耳提面命七年之久,得以扩充心志,涵养精气,提升识见。同时,他利用工作之余花了三四年时间,跟随几位老教授系统地学习文史专业课程。
那几年,他海量阅读,自由的阅读对他影响至深,内心逐渐构建并丰满了自己的价值标准与精神世界,并开始重点关注中国教育问题。
尽管认为自己的读书生活有太多遗憾——起步晚,没有记诵经典打下深厚底子,工作杂事牵绊,但他坚信一点,传播儒学是此生的志业……
秋霞圃书院年会
早在十年前,李耐儒就在公众场合提出了城市儒学的概念,这是他受台湾学者的实践得到的启发。
近年来,有学者发起“乡村儒学”,但李耐儒认为时空已然变了,自从二十世纪初废科举,新式学制推行,祠堂和书院渐渐被毁弃后,儒家事实上成了游魂。怎么把这个游魂聚集起来,找个地方安放,进而让儒家的核心价值和它的精神、思想,能够融入人们日常的伦理生活、精神生活当中,是他过去十余年思考的重点。
“今天中国的儒学存在的问题,不在学术层面,而是儒家在社会建构或者说土壤的问题。没有土壤,儒家的精神、思想和文化就不能真正地在民间扎根,也不可能真正影响民众。”
他以《乡土中国》举例,传统儒家文化的生存土壤,是以乡土—血缘—宗法社会为基础的。而随着几十年的城市化,城、乡都已“换了人间”。乡村的样貌,已被梁鸿的“梁庄”系列和博士生们的“春节返乡日记”给单一化了。而现代化的大都市里,则是原子化个体,陌生人社会。消费主义席卷而来,一些年轻人与国际潮流接轨,接轨的不仅仅是吃喝玩乐,更严重的是,诸如不婚、丁克、同性恋、女权主义等观念变得“时尚”。
“这种挑战传统文化心理和伦理的观念流行,是一股世界潮流。往前推,1978年索尔仁尼琴在哈佛大学的著名演讲,也评论美国人生活富足,精神生活衰竭,年轻人深陷物欲,拜金,没有了信仰……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之后推行市场经济至今,目前也处于类似情况,需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安身立命的所在。”
以年轻人生育观的转变来说,少生或不生的观念,盛行于大城市,在乡村却很难流行,这跟文化传统的薄厚有关。
另一方面,过去三四十年,中国经历了规模巨大的人口迁徙。据官方统计数据,八十年代初,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口住在乡村,如今一半以上常住在城市,乡村日益空心化。
因此李耐儒认为,儒家文化复兴的主战场,还是应该在城市。随着中国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青年不仅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复兴建设的主要担当者。城市经济实力强,更重视教育,用《论语》讲就是“庶矣—富之—教之”。
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城市青年,是儒学研究者和传播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嘉定孔庙
而他的探索和实践,就从培育“土壤”入手,从一个个家庭、一个个社区做起,利用公共文化空间、读书会活动、亲子共读、国学进社区,在小团体里,用文化的力量,培养出知行合一的榜样,发扬儒家的核心价值、精神与思想文化,构建出一种有共同的精神归宿和价值观照的社群,让儒家核心要义存续下去。
他一直认为,儒家应有自己的基金会,有自己的现代企业,自己的中小学校,有自己的慈善事业,以及自己的共同体,这也是他当年热心参与创办上海市儒学研究会的动力。
对于国学传播和推广的路径,他指出了四个层面:第一要融入家庭、亲戚友邻生活;第二,为缔造良好的中国政治文教氛围,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应该带头学国学;第三,应以某种方式进入现代学校教育体制,比如中小学课程应增加国学的内容和课时;第四,学界、民间和媒体界往往各自为政,国学教育与传播急需有一些区域性的组织。
在这种发心下,秋霞圃书院应运而生。
成立于2013年秋季的浦江学堂,堪称一个成功的范例。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制度架构合理,前期有爱心企业家慷慨襄助,逐渐打开了局面。
而秋霞圃书院早在2009年就已筹备成立,李耐儒的好友前来剪彩,但书院的读经之路却并不顺畅。
起初,书院的定位是面向成年人,主要是企业家、官员等社会精英阶层,希望通过他们辐射开来,传递优质传统文化、精神。但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收效甚微。
前来听课的成年人,尽管也有人渴望从传统中学到智慧,和一些实用性的东西,但整体来讲,对课堂的态度,跟听讲茶会一样,听完了该怎么生活还是怎样生活。书院的初衷没达到,加之始终不愿意尝试商业模式,只好调整方向,从孩子抓起。
2010年底书院被迫中止了嘉定的办学,开始在市区“流动办学”。2011年秋,李耐儒在普陀区万里社区找到了第一个亲子国学公益教学点,但几个月后因场地问题停办。次年6月转到上海市少儿图书馆,反响挺大,但终因合办方不能长期提供场地而作罢。之后,浦东图书馆答应提供一间教室以便长期公益国学传播,书院终于有了第一块稳定的基地。
直到2013年,得到嘉定区官方的支持,秋霞圃书院获得了在嘉定孔庙20年的免费办学的机会。以此为据点,目前秋霞圃书院在上海市区慢慢有了其他固定的教学点。
秋霞圃书院研学活动
关于少儿国学的入门路径,李耐儒倾向于诗教为首选,他认为读书的次序里,藏着自由空间的问题。
传统的私塾教育,一般从“小学”基本功起步,即文字、音韵、训诂,七岁前后读四书。
“儒家文化里,有不少伦理道德、价值规范,对幼儿来讲稍显生硬。因此,以四书打头阵,太早去形塑一个孩子的思维,会泯灭掉很多天性的东西,最好先让孩童在身心和思维层面自由地自然生长。相比之下,诗歌教育具有美感、生机,符合孩童原始的灵性。良好的性情教育也融在了诗歌中。”李耐儒分析道。
通常来讲,三四岁时大脑发育处于具象认知阶段,对图像、声音类和天地自然万物等刺激更敏感,适合进行音韵节奏的启蒙,故而流传下来了朗朗上口的《千家诗》《声律启蒙》《三字经》《千字文》等蒙训书。
比如《千家诗》,所选皆是名作,易学好懂,且题材多样,歌颂山水,人间情感,吊古伤今,对美的追寻等。从“春日佳气多”到“萧萧送雁群”,可以让孩子们在节令变化中感受自然,生发最真切的情感。同时,也能激发孩子的表达和沟通欲。
灵性是李耐儒很重视的一个词。有一次教学,讲拼音的启蒙,讲到双韵母wangyang,组词汪洋,形容一片水域很广的海面。一个五岁的小朋友问道:“老师,一只蚂蚁,看到孔庙的这个泮池,是不是就是看到汪洋啊?”
闻听此言,李耐儒很惊喜:“哎,你这是庄子的境界啊,小大之辩……”
这是孩童最天然、最真实的思维状态,没有被现代教育给格式化。但到了二年级之后,李耐儒发现他身上没有这种灵性的思维了。“很可惜,一个小庄子被扼杀了。”
这背后,是李耐儒对儒、道的复杂态度。“如果没有老庄,中国文化就会失去它的灵性,哲学意义上的美也会少很多。我总觉得,儒家的东西,在经学化之后,对人的思想的创造性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我带孩子读书,一直主张把想象力无限的庄子放进来,就是想对冲、消解一下儒家的一些负面影响。”
因此,在他主编的国学基本教材里,有《老子庄子选读》《墨子荀子韩非子选读》,以及大量的诗文读本——《楚辞选读》《汉魏六朝诗文选》《千家诗选读》《诗词格律》《诗经选读》《唐诗宋词选读》……
他也以这种理念教育女儿。女儿一岁半时,就记住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没办法跟女儿讲太多,他就把这句话改编为儿歌,让女儿读着玩:
孔子爷爷说,时间像流水,逝去不复回。宝宝年纪小,做事不用催,勤锻炼、多看书,要学小鸟飞。
这里蕴含了几个概念,一是孔子对时间的概念,还有《论语》开篇的“学而时习之”,“习”繁体为“習”,“鸟数飞”。
李耐儒称这是在做实验,种文化基因,孩子读念时或许有口无心,但很可能就融入到精神血液里了。
在他引导下,女儿一个礼拜背一首古诗。比如春天来了,一家子去寻找春天,春天有生命的萌发,有对草木鸟兽爱的唤醒,有对自由的探寻,有对梦想的追寻……
“你说这是国学吗?当然是国学在当下的应有之义。从自然、生命开始,编儿歌,讲唐诗,说故事,这些东西实际上就可以慢慢地影响她的成长。我也把这样的探索分享给感兴趣的朋友们。”
2013年,秋霞圃书院的《国学基础教材》面世,至今已出了修订第三版
2012年,李耐儒从小学一年级学生中物色了一批孩子,家长们也一道共读。
他观察发现,学得好的,一般都有自律的意识,积极向上,有抱负,还有很强的文化认同感……
周六上午,是秋霞圃书院风雨无阻的亲子共读时间。大本营嘉定孔庙,始建于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规制崇宏,甲于他邑”,有“吴中第一”之称,这里也是具有250年历史的当湖书院旧址,清代陪祀孔庙的理学家陆陇其曾在此讲学。
在过去,孔庙的功能是庙(祭祀)学(县学)一体。2013年开始,秋霞圃书院的孩子们得以在孔庙读古书,礼敬先贤,这种学习“环境”在中国读经界,可谓罕见。
每年年底,书院会举办年会,孩子们展示所学所得。比如2016年的年会,第一个节目是朗诵《秋霞圃之子》诗歌:
我们读论语 领悟人要仁爱
我们读孟子 知晓大丈夫气节
我们读礼记 明白立身之要
我们读诗经 学习古人的雅言
这是中国人亘古的基因遗传
接着是各种节目,比如娇小可人的小姑娘用古筝弹奏壮烈激昂的《林冲夜奔》;七八岁的孩童们吟诵古文名篇,表演舞台剧。
一位连续三年参加年会的家长评论道:“国学能够给孩子大的格局观。以小窥大,比如这次的年会上,孩子能学到,从治理天下大任在身的角度去看待世事变迁(《岳阳楼记》),也能学到从战略家的角度去分析《隆中对》,从哲学家的角度去领悟山水风光和人之生死(《兰亭集序》)。孩子们因为研读,参与节目,与老师和家长从不同角度去解读文章的寓意,孩子们领悟后,格局更开阔,不会再为同学之争而气急败坏,不会因一次失败而失去方向……”
这位家长喜读企业家传记,并给孩子们做过分享。比如一位美国记者曾问李嘉诚缘何成为华人首富——因为勤劳?比别人聪明?比别人更会沟通?……李嘉诚回了两个字:气概。美国记者追问他的那种气概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李嘉诚称童年时期读的《三字经》《千家诗》《诗经》《老子》《庄子》等古书,令他终身受益!
该家长在书院的一次征文比赛中写了这个故事,并评论道:
“气概是什么?气概是一个人的格局,一个人的高度。为什么关羽、张飞、诸葛亮会跟刘备打天下,是因为刘备有匡扶大汉的气概。如果你希望孩子长大能有一番作为,培养他的精神气概是最根本的。”“李嘉诚的学历是初中生,但成就非凡,关乎他小时候精神喂养的是什么!”
按李耐儒的想法,孩子们三至五年级读四书,到六年级可以读历史了,他建议先读《史记》《左传》,这两本书对历史有非常清晰的梳理,同时也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让孩子们了解中国文人有怎样的历史观,非常重要。历史观的建立,对一个孩子的视野开拓也很重要,它将决定我们对很多事物的看法。”李耐儒说道。
汤一介和陈来先生,分别为秋霞圃书院丛书题词
一、怀真善之本,爱父母、爱师友、爱国家、爱民族、爱人类、爱地球上的万物。珍惜生命、健康、亲情和时间。
二、每日诵读经典十分钟,每周必有一日研习国学,以此成为生活的习惯。
三、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以磨炼来坚定自己的意志,以反省来修养自己的性情,意志与性情将会决定自己将来的学业与事业之一切。
四、追求广博的智识;对中外文化有了解,对社会事业有贡献。
五、经常锻炼身体,培养劳作的兴趣和艺术的修养。
六、学会谦让,经常说“您好、对不起、谢谢”,是我们最基本的教养。
七、生活衣食器用当俭朴,不攀比、不崇侈;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八、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做;允诺的事情,要尽力做到。
九、逐渐养成独立的人格,思想不盲从;如果内心有信仰,要坚卓而恒久。
十、任何时候都充满自信,在力行中实现自己追求的美好理想。
2021年/第52期∣2021/0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