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日课246丨慢就是快,盈科而后进,成章而后达
今天是孟子日课第246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24》)
孟子说:
孔子登上东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便觉得天下小了。所以见到大海的人,观其汪洋浩瀚之势,其他百川之水不过支流余派,称不上水了。游学于圣人门下,百家之言不过微谈细论,难以吸引他了。
道莫大于圣人,圣莫胜于孔子。孔子之道如此之大,难以用语言形容。曾经沧海难为水。好的东西见得多了,自然就看不上那些差的。这也是为什么说读书要读一流的书。圣道之广大,难以言语,要学则从何处入手呢?孟子打比方说:
看水有方法,一定要看其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都有光芒,只要有缝隙就能照得到。
看水,而是要观其波澜滔滔处,领略其活泼泼的精神,则其源头不必穷究而得之。澜,是水势湍急之处。明代王绅有《观澜亭记》,其言曰:
说者谓澜为湍急之处,盖惟流动不息者有之。至于涔蹄之间,杯杓之内,沼沚渊泽之中,则无之矣。惟其来之有源,行之不止,而澜见焉。故善观水者,必于此而知其有本者也。
日月之光,无所不照。观日月,只需要看些小空隙,哪里有光透过来,光源就在哪里。容光,指缝隙。这缝隙有多小呢?《正义》言:
苟有丝发之际可以容纳,则光必入而照焉。容光非小隙之名,至于小隙,极言其容止微者,以见其照之大也,故以小隙明容光。
圣人之道,大而有本,要学,岂是一蹴而就的事?孟子说:
流水之为物,以大海为归宗,然而在其尚未入海之前,必须将途经的坑坑洼洼流满。不填满所有的坑洼,就不会往前流,更别说入海了。流水之渐进如此,君子有志于道学,没有一定的积累,就不能通达,所以更不可无循序渐进之功。(孟子日课143:在修炼中等待)
学习做事,即需要基础扎实,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将自己缺失的部分填满。慢就是快,办法虽笨,却是最好的捷径。贪多求快,终将一无所得。所谓:欲速则不达,求小利则大事不成。科,是低洼处。所谓成章,《说文》中说:
乐竟为一章。
杨伯峻由此引申说:
事物达到一定阶段,具备一定规模,叫做成章。
既读本章,则不可不诵曹操之《观沧海》。否则难以领悟孟子之志,也难窥魏武帝之襟怀。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欢迎你在留言区交流。别忘了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你的朋友。在尔雅书苑,读懂中国经典。
温故知新
论语温故
家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