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丽导师治疗月经过少的

刘春丽导师治疗月经过少的用药经验,以治疗月经过少的处方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其方药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探析中医药治疗月经过少的用药规律及治疗经验,希望通过该项研究,有助于把握中医药治疗月经过少用药的特点,为中医临床治疗月经过少提供用药参考。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2月01日-2017年11月30日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春丽主任医师处就诊的月经过少患者312例,然后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中医妇科专家刘春丽治疗月经过少用药的数据库,进而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分析其用药规律。从患者年龄规律、季节规律、归经规律、五味规律、类别规律及方剂药味多少规律等多方面进行了数据的提取和分析。研究结果:1.在对312例月经过少患者的年龄进行统计中,年龄最低的为20岁,年龄最高的为40岁。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8-34岁年龄段,占比41.35%。

2.对患者就诊的季节分布进行统计:就诊人次于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的分布为:春季107人次,占比34.294%;夏季79人次,占比25.321%;秋季79人次,占比25.321%;冬季47人次,占比15.064%。3.刘春丽教授治疗312例月经过少用药共计:100味,中药频次总和:4438。处方排名前是10位的是:当归频次为303(频率6.827%)、生地频次为278(频率6.264%)、菟丝子频次为278(频率6.264%)、山药频次为276(频率6.219%)、白术频次为243(频率为5.475%)、川芎频次为235(频率5.295%)、香附频次为235(频率5.295%)、续断频次为215(频率为4.844%)、黄精频次为165(频率3.718%)、杜仲频次为164(频率为3.695%)。4.月经过少使用的药物频率类别次序为:补益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止血药>解表药>安神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祛风湿药>泻下药>消食药>化湿药>温里药。

5.药物药性频次最多的是温热药,占比54.214%,其次是平性药(26.836%),再其次是寒凉药(18.950%)。6.药物药味频次排序:甘味药(47.932%)、苦味药(24.385%)、辛味药(18.947%)、酸味药(3.670%)、淡味药(2.380%)、咸味药(1.675%)与涩味药(1.011%)。7.药物归经频次排序:肝经(25.976%)、脾经(21.226%)、肾经(20.037%)、肺经(9.836%)、心经(8.550%)、胃经(5.854%)、胆经(2.754%)、心包经(2.255%)、三焦经(2.255%),使用药物入小肠经、大肠经、膀胱经的较少,使用频率均不足1%。

8.月经过少所用的处方中常用

药对主要是

生地、菟丝子;生地、山药;生地、当归;菟丝子、山药;菟丝子、当归;山药、当归;白术、菟丝子;白术、当归;

在3味药物组合中,得出山药、菟丝子、生地;山药、菟丝子、当归是较为常用药物组合;4味药物组合关联分析中,山药、生地、菟丝子、当归;白术、山药、菟丝子、生地是常用药物组合。

结论和意义:通过数据挖掘的方式,对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春丽教授治疗月经过少的处方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刘老师治疗月经过少的用药规律和特点。结果显示月经过少患者28-34岁组就诊率最高,春季就诊人数最多达129人次,占比41.35%。月经过少用药类别方面以补益药为主,占比58.382%,就四气而言用药以温热药为主,占比54.214%,五味统计结果表明以甘味药排名第一,占比47.932%,且

月经过少使用的高频药物主入肝、脾、肾经。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发现主要涉及到当归、生地、菟丝子、山药等药物的配伍。脾肾亏虚为月经过少基本病机,瘀血湿滞为其兼证,故治疗上以补肾健脾,活血调经为主,挖掘结果与刘老师治疗月经过少用药基本一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