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与未来之间》(美 汉娜.阿伦特著)读记
这两天,一直在读美籍德国犹太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的《过去和未来之间》,对于其中的〈教育的危机〉一节比较关注。现就一些自己还没有消化的观点呈给大家:
“在美国,危机最典型、最引人深思的一面常常发生在教育领域,至少过去的十年间,教育已经变成了一个头等重要的政治问题,几乎每天占据着报纸版面。”看过这句话,想想我国当下的教育现状,难道不正是如此吗?
“在本世纪,任何发生在一国之内的事,在可预见的未来都同样有可能发生在几乎任何一个国家。”美国的教育发展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美国发生的教育问题在中国也要发生的,因为教育是全人类的共同话题,比如孩子的去自然化,肥胖、电子产品、治安状况……。想起自己上中学的时候,看到别人脸上长满青春痘,还没到自己青春期的自己总认为自己与之无缘,而其实不是无缘,只是自己还没有到达那个时期,等到自己长青春痘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话是无知浅陋之言。
“那就是危机实况正好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破除假象和偏见去探寻事情的真正本质。教育的本质是诞生性(natality),即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事实。简单来说,偏见的消除意味着,我们丧失(志军注:自己觉得用“抛弃”好于“丧失”,或是丧失更好一些,因为抛弃带有主动性,而丧失则具有一种不知不觉地不察觉)了在我们通常没有意识到教育根本上是对诞生性问题的回答时,所盲目依赖的答案。危机迫使我们返回到问题本身,要求自己给出新的或旧的答案,但绝不是匆忙的判断。只有当我们用早已形成的,即偏见来回答这个问题时,危机才会演变为灾难。这样的态度不公加速了危机的来临,而且使我们丧失了以现实的经验和这所提供的反思机会。”此一段内容,自己读来甚是不容易理解。教育的本质为什么是诞生性,读到后来才稍微理出点头绪,当然也只是自己的理解,不一定对,因为世界对于孩子而言就是陌生的,他诞生在这个世界我们作为先来者就要照顾他们如何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使之能更好更快的投入这个对他们而言比较陌生且要遵循许多秩序的世界中来。
“在当今时代,共同感的消失是时代危机的最确切标志。”
“使美国的教育危机如此严峻的,乃是这个国家的政治氛围,它本身争取平等和尽可能抹平一切差别,年经和年老之间的差别、有天分和没天分的差别,最终抹平孩子和成人的差别,特别是学生和老师的差别。”读完这句话,我感觉现在的素质教育是不是也有此倾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体现的教育地位平等,学生的地位有史以来的空前提升,老师角色的前所未有的转换,是不是也在抹平学生和老师的差别。且不说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抹平有什么不好,单就学生之间的地位抹平是不是也是不合适的?因为每个人的权利是平等的,但每个人的能力却不是均衡的,是不平等的,那么在这种教育的抹平中我们如何保证学生权利前提又要体现和保护学生能力的差异呢?我们的现状在追求一种平等教育,可我们在追求权利平等的过程中把能力的不均衡给抹杀了。
“为了保护孩童世界的自足价值,我们反而放弃了为孩子进入成人世界做准备,[放弃了](志军加)逐渐培养他们工作而不是玩的习惯的责任。” 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尽量让孩子停留在孩童世界里是不是完全正确呢,也许小学里还是可以的吧。可其实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大家都强调保持童心,难道保持一颗童心生活在这个世界就不能进入成人世界了吗?这儿让自己很纠结,自己到底应该如何借鉴和批判呢?
“儿童是一个发展的人,童年期只是为步入成年期做准备的一个临时阶段。”可难道童年期不是人生的一个主要阶段吗,可以成为人生的次要成分吗,人的一生只是为成年期做准备和以成年期为主的吗?怎么样才算一个完整的人生呢?
“无论在哪里,生活如果被持续地暴躁给世界,失去了隐私和安全的保护,生命的特质就丧失了。”读到这句话,让我们想到了电影《楚门的世界》中的楚门。楚门为什么一定要逃离那个对自己而言是那么安全、是世界主角的世界,我想从这句话里能找到答案。人生的要义就是不确定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