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仪派要邓子恢带队伍接受“检阅”,邓子恢十分警惕,只率一个营
1937年8月中旬,闽西各地红军游击队集中完毕。8月30日和9月4日,国民党闽西军政当局派了专署保安处参谋主任分别参加了在龙岩白沙和平和芦溪举行的点编仪式。经过两地集中点编的闽西红军游击队指战员共1200余人,编为3个大队。当时为防止意外,部分指战员未参加点编。
在红军游击队集中点编过程中,许多战士听说要穿上国民党军装。把“五角星”帽徽换上“青天白日”的十二角星,思想不通,有的流下眼泪,有的发牢骚说:“'五角星同十二角星'打了10年仗,最艰苦的时刻我们都坚持下来了,现在要把'五角'换成'十二角',这不是变成国民党了吗不是向敌人投降了吗?”有的甚至怀疑被出卖了。
邓子恢在点编大会上以红军代表身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他向全体指战员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目前形势下的斗争目标和战斗任务,他说:“同志们,本年来我们所努力的和平,现在已经实现了,今天我们部队在此集中受政府点验,编成正规部队。我们现在已经抗日有路了,应该更加提高我们顽强抗敌艰苦奋斗的精神,加紧军事政治训练,使我们的部队成为最坚强的抗日武装。”
邓子恢针对指战员的思想一时难以转变指出:日寇侵华,重兵压境。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在这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必须动员一切爱国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不要记旧仇,要把新的仇恨凝聚在日本帝国主义身上。
红军游击队点编后,国民党福建及闽西军政当局,在政治上、军事上继续采取各种阴谋手段。9月底,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和第六专署专员张策安,突然提出按照协议进行点编后的闽西红军游击队将番号改编为保安团,归福建保安处指挥,否则便不发给军饷。对此,张鼎丞和邓子恢等闽西的军政委员会领导人坚决予以抵制,并断然宣布将红军游击队定名为“闽西南抗日义勇军第1支队”。这一行动得到地方各界的广泛同情。10月5日,新上任的国民党“汀漳师管区”司令涂思宗到龙岩就职后,也千方百计要把红军划归师管区编制,想吃掉这支部队。张鼎丞与邓子恢等便利用涂思宗与张策安的矛盾,经过合理、合法的坚决斗争,使涂、张只好承认红军游击队新的番号,并答应按1200人的编制,按月发给军饷。
9月中旬,方方从延安回到闽西,20日前后抵达龙岩白沙。这时,中共中央同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在南方八省15个地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10月9日至15日,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在白沙召开了闽粤赣边区临时党代表大会。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指示,并于10月12日通过了由张鼎丞提出的总结报告大纲。总结大纲分析了国内外和华南形势,提出应当在三省边区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红军游击队建设成为华南抗日的支柱和后备军。建立坚强的抗日根据地。加强和发展党的组织建设工作。
会议遵照中共中央的决定,撤销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成立中共闽粤赣力省委。大会选举出省委委员17名,其中常委5人。由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方方、谢育才组成,以张鼎丞为书记,方方为组织部长,邓子恢为宣传部长,谭震林为军事部长。省委下辖闽粤边、韩江、赣南3个特委,闽西地区的龙岩、永定、长汀、连城等县县委则直属省委领导。
当会议于10月15日结束之时,毛主席、张闻天给潘汉年并告博古、叶剑英电中仍指示:张鼎丞、何鸣两部在闽粤边区原地,为保卫地方反对日寇进攻而战,不移往他处。与此同时,张鼎丞等省委领导人又收到项英在南昌发表的公开电,遂于10月18日派省委秘书长温仰春前往江西大余,找项英、陈毅汇报闽粤赣边区国共和谈的情况以及部队改编问题。
闽粤赣边区党临时代表会议以后,闽粤赣省委决定在龙岩城设立“闽西南抗日义勇军第1支队驻龙岩办事处”,并派由南委派回闽西南工作的梁国斌任办事主任。梁国斌上任后,大幅地开展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张鼎丞交给的任务。后来这一办事处成为新四军驻龙岩通讯处。
11月间,陈仪派代表李伟夫专程到达龙岩,面见邓子恢,要邓子恢带队伍到龙岩城里接受“检阅”,邓子恢十分警惕,与邱金声只率领驻白沙的抗日义勇军的一个营,开到龙岩南门外溪南飞机场附近安营。随后,邓子恢与谢育才入城会见李伟夫。李伟夫要邓子恢跟他去福州见陈仪,并力劝邓子恢将部队改编为保安团。邓子恢婉言拒绝了陈仪的邀请和改编之事。
张策安对邓子恢的拒绝十分恼态。乃于11月8日在龙岩党政军联合纪念周大会上,污蔑邓子恢等违背谈判协议,不服从政府调遣。邓子恢即针锋相对地撰写了一篇《答复张专员在党政军联合纪念周报告词》,对张策安的污蔑中伤之词逐段批驳,戳穿了张策安的阴谋诡计。
11月间,张云逸奉派到福建处理地方国共合作事宜。首先抵达驻龙岩的抗日义勇军驻地,代表中央军委慰问全体义勇军指战员,同时向闽粤赣省委传达了中央关于将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的指示。
张云逸入闽还赴福州会见陈仪交退还红3团的人、枪问题。张鼎丞遂于11月15日发表了《为闽南红军请命》一文。而就在此时,福建军政当局调兵向重建后的红3团游击区发动了“清剿”,企图彻底消灭红3团。
在闽粤赣边区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的坚决斗争以及各界爱国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国民党保安团才不得不停止对红3团的军事行动。不久,张鼎丞又派省委秘书长温仰春去福州,协同张云逸向国民党福建省府主席陈仪交涉,处理“漳浦事件”问题,最后获得了胜利。陈仪表示道歉,愿意退还全部人枪,并拨了3000块钱作为抚恤金,了结此案。
再说汀瑞边的游击队的改编。在1937年的67月间,闽西红军游击队同国民党闽西当局进行合作谈判时,就曾提出派人去同活动在闽赣边的汀瑞游击队取得联系。以使其统下山改编,但国民党汀瑞当局不承认闽赣边地区有游击队。由于闽赣边游击队一系列的胜利,令国民党汀瑞当局只得面对现实态度。9月初,国民党瑞金县县长写信给张鼎承、邓子恢等,要求张、邓派人将游击队接下山来,合作抗日。于是,张鼎丞立即派肖忠全等前往联络。肖忠全于9月上旬抵达闽赣边,很快找到了游击队。他向闽赣边游击队领导人出示了邓子恢的亲笔信,传达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介绍了国共合作抗战的新形势。游击队领导人钟德胜、胡荣佳、刘国兴等立即派张志辉随同肖忠全到龙岩的雁石村,向中共闽粤赣省委汇报情况和请示行动方针。
张志辉到龙岩向张鼎丞等汇报和接受指示后,立即返回汀瑞功向游击队的领导人传达张鼎丞对闽赣边游击队的指示。游击队领导人经研究后,一方面向游击队员传达张鼎丞的指示,开展学习,作好战略转变的思想准备;方面派胡荣佳到闽西向闽粤赣省委汇报和请示下一步的行动方针。同时还派遣彭胜标前往赣粤边游击区,寻找中央分局。
9月中下旬,彭胜标到达大余县的池江地区,向项英、陈毅汇报了闽赣边游击区的情况。项、陈听了汇报后,对闽赣边游击队的顽强斗争,作了充分的肯定。陈毅还特别指出,汀瑞边游击区的国民党驻军是叛徒王才梯、黄镇中指挥的保安团。而叛徒比国民党反动分子更危险,谈判斗争会相当尖锐的,思想上要有所准备。
彭胜标向项、陈要求派人前去帮助。项、陈遂派了陈丕显以中央分局代表身份前往闽赣边区传达中共中央新的方针政策和项、陈的具体指示。陈丕显和彭胜标从池江出发路经赣州时,陈丕显拿着陈毅的亲笔信去会见国民党专员马葆珩。马见信后待陈丕显一行如贵宾,随后,陈丕显一行起程赴瑞金。瑞金县长谢寿如也以贵宾待遇安排陈等食宿。
当陈丕显一行刚在一家旅馆安顿下来,就有名全副武装的国民党军官前来求见。陈以礼相待,那位军官要求陈丕显告诉汀瑞游击队,赶快下山编入保安队,口吻隐含威胁。陈见来者不善,遂正言相悖。
第二天,陈丕显等随彭胜标一起由瑞金城抵达游击队驻地,会见了游击队领导人钟德胜、刘国兴、张开荆等。陈丕显向游击队指导员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以及陈毅同国民党江西当局谈判的情况。陈丕显要指战员保持冷静,要随时准备应付复杂的政治斗争。
之后,闽赣边游击队派遣张开荆、彭胜标等人为代表,同国民党瑞金当局进行谈判。由于事先陈丕显同瑞金县长作过交涉,条件比较成熟,谈判进展比较顺利,很快就达成了初步协议,游击队集中改编为抗日武装,在瑞金城设立游击队办事处。
根据同瑞金当局达成的协议,闽赣边游击队于11月上旬,分别从上下温、冷背山、天门东等地,向瑞金武阳区的桃树排和安治的兰田两地集中整编。正式定番号为“汀瑞边抗日游击支队汀,钟德胜任支队长,胡荣佳任党代表政委,彭胜标任副支队长,周桂生任参谋长。支队下设3个大队:原瑞金游击队为第1大队,由杨洪才任大队长,温华桂任政委,驻兰田的石水湾;原桃古游击队为第2大队,林太福任大队长,黄存安任政委,驻兰田的桃治坑;原武阳游击队为第3大队,由刘国兴任大队长,张志辉任政委,驻武阳的桃树排。
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从汉口移至江西南昌。项英、陈毅电召张鼎丞、邓子恢赴南昌讨论有关闽粤赣边区红军游击队的改编问题,闽粤赣边省委决定由谭震林赴南昌。1月10日,谭震林从闽西出发,15日路过瑞金时,被国民党驻军独立33旅黄镇中营强行扣押,同时扣押的还有江瑞游击支队领导人钟民、胡荣佳等,办事处主任肖忠全亦被枪杀。次日,新四军2支队秘书长温仰春等20余人从南昌领取新四军关防印鉴、经费、电台路过瑞金时,亦被黄镇中扣留。
由于温仰春随身带着蒋介石委谭震林为新四军第2支队副司令员的委任状,瑞金国民党当局不得不区别对待。设宴招待谭震林、温仰春等,并表示歉意和欢迎。后经新四军军部与国民党江西省主席熊式辉交涉,国民党当局释释放被扣的谭震林等。然而,仍借故扣押钟德胜、胡荣佳等十余名抗日游击队干部。
与此同时,黄镇中部还派兵奔兰田、武阳游击队驻地,企图消灭游击队。由于地下党组织和交通员及时将“瑞金事件“消息告知游击队。游击队占据了有利地形,严阵以待。使黄镇中部不敢贸然进犯。后游击队乘夜暗转移他处,避免了流血冲突。
黄镇中对被扣留的游击队干部软硬兼施,而游击队干部们一身正气,使黄镇中瓦解和吞并游击支队的图谋,再成画饼。
闽赣边抗日游击队和党组织迅速将“瑞金事件”报告上级组织。新四军大余池江办事处、龙岩办事处和项英立即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强烈抗议。社会各界舆论也给予谴责,迫使国民党当局不得不陆续释放被扣人员。
“瑞金事件”平息后,项英在新四军池江办事处向闽赣边游击队派来汇报工作的彭胜标作了具体指示,要求游击队立即由瑞金向安远县移动,尔后开往大余池江。而黄镇中对转移的游击队又派兵加以阻拦。为避免正面冲突,闽赣边游击队请示中共东南分局同意后,改向福建龙岩与新四军第2支队会合。1938年2月上旬,闽赣边游击队300多人,到达龙岩的白土与张鼎丞部会合。
1月28日,谭震林从南昌回到龙岩白土,省委立即召开了常委会议,听取了谭震林传达中共中央的指示。随后,召开了干部大会,正式宣布新四军军部将闽粤赣边区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2支队的命令以及开赴皖南抗日前线的决定。第2支队由闽西、闽粤边、闽赣边等地区的红军游击队统一组成。由张鼎丞任支队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罗忠毅任参谋长,王集成任政治部主任。命令传达后,闽粤边的红3团和闽赣边的汀瑞游击支队相继奉命开赴龙岩白土,同闽西红军游击队会合。各部红军游击队改编为第2支队第3、第4团。第3团由原闽西红8团、龙岩县独立营和汀瑞游击支队组成,团长黄火星、副团长邱金声;第4团由原闽西红9团、上杭、永定红军游击队、闽南红3团等组成,团长卢胜、副团长周桂生,兵力共2400余人。
2月20日,新四军军部命令江南所属各部立即开安徽歙县岩寺集中,准备上前线杀敌抗日。2月27日,第2支队以及各界代表和当地群众6000余人,在白土镇广场上举行北上抗日誓师大会。闽西国民党军政界有关人士涂思宗、张策安等也都应邀出席。张鼎丞和邓子恢相继发表演说。各界来宾代表也都讲了话,纷纷表示欢送闽西子弟兵北上抗日。
3月1日,邓子恢和张鼎丞、谭震林率领新四军第2支队2000多抗日健儿,离开白土,北上皖南。
3月下旬,闽中特委经与国民党当局进行有理有利的斗争,使闽中游击队的160余人到达福州洪山桥,稍事休整后,于5月开抵安徽太平县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受到了叶挺军长和张云逸参谋长的亲切接见。除杨采衡、雷光熙等20多人由军部分配工作外,其余编为军部特务营第2连,连长吴德标,指导员翁鸿镗。从此,这支闽中红色游击武装踏上了抗日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