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光日新1235】学会与孩子“共情”(图:那年,驻足曲师)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琐事杂谈 

刚听到“共情”这个词的时候,感觉有点意思,挺好;通过网络查了一下之后,解释的似乎明白,但是越看越糊涂,有点搞不明白了:

相比较来说,我更喜欢后者的解释,但又不完全同意。我理解的“共情”,是调整自己的“频率”,达到与对方保持一致的状态。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你痛苦,所以我流泪。共情就是共情,共情仅仅是共情,而不再提其它的要求,去解决其它的问题。作为家长,应该学会与孩子“共情”!

比如,孩子玩得很高兴,我们也因为他们高兴而感到高兴,而不是我们自己玩自己,看手机、或者与其它家长说话,或者玩别的与孩子“不在一个频道”的内容。孩子有了新发现,或者取得了新进步,高高兴兴地向我们炫耀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像他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高兴,而不是以大人的姿态告诉他:“这有什么?很稀松平常啊!”“真棒!如果能......就更好了!”这两种姿态都是不可取的。

如果家长经常以这样的方式回应孩子,就会使孩子感到无趣,自己不被理解、不被尊重,久而久之内心就会受到“伤害”。现在,很多孩子不愿意跟家长交流,有心里话也不愿意跟家长说,大概就是因为家长不会与孩子“共情”,常常一句话就把天儿聊死造成的。

要改变这种状态,首先,家长要把孩子当成孩子,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成熟的或者不成熟的、可乐的或者不可乐的想法,孩子的任何奇思妙想都值得尊重、值得赞扬和鼓励;其次,家长自己也要像个孩子一样,有一颗童心,能够与孩子保持一个“频率”,因孩子的乐而乐,因孩子的忧而忧。只有家长学会了与孩子共情,孩子才会愿意与家长交流、沟通,把家长当成“朋友”。

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多的是需要家长的陪伴,而不是过多的管教。而要达到对孩子的有效陪伴,就要求家长必须学会与孩子“共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