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奇【散文】春梅姑姑 2024-07-29 14:01:07 美 文 品 读 春梅姑姑 文//赵奇(内蒙古凉城) 姑苏八月,最高温度四十几度,加上湿度大,酷热难耐。我闲暇无事,就想回内蒙古老家避暑,顺便看看八十五岁的老父亲。老父亲回内蒙已经三个月了,母亲过世后,父亲一个人太孤单了,总是想回老家找人拉拉话,想念家乡的山水和亲人。春梅姑姑,是一个对我有如父如母之恩的远房姑姑,父亲的表姐。正好那些日子父亲住在春梅姑姑家,就是我高中住校的地方。回到内蒙古第二天,我开车去了狗头元山子,推门进了那熟悉的小院,见到了越发瘦小的春梅姑姑,大几年不见,老人家满头白发,皮肤黝黑,心里不免有些伤感。姑姑已经八十六了,不过身体硬朗,没有大病,眼睛耳朵还好使。时间回到一九八零年,老家没有高中,只好去邻村的中学,离家十几公里,大山脚下,坡上坡下,没办法走读。父亲为了照顾我,也调到那个学校,做学区教务工作。我一开始和父亲住在教工宿舍,有些影响其他老师作息。无奈之下,我去了春梅姑姑家借住。以前在家里我没有听说过这个表姑姑。姑姑的母亲是我奶奶的姐姐,两家距离稍有些远,来往不算多,我没有太多印象。姑姑家住在学校南边不到二里地,上学很方便。那是一个破旧的院子,三间正房,猪窝羊圈在南边。姑姑个子娇小,说话慢慢悠悠的,家里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对我而言,两个哥哥,一个弟弟,还有一个姐姐。姑父是个庄稼汉里的能人,精明事理,村里有啥难断的家务事,姑父常去劝解;红白喜事也是御用管家,土话叫代东的,东就是东家。姑父姓常,口才好,村里人外号常有理。我印象中姑父二条扫帚眉很长,总令我想到三国里的张飞,他为人和蔼,喜欢笑着说话。不管生活多么艰难,一大家子的事,姑父总是有办法应对。在我心里姑父就是粗豪直爽,嫉恶如仇的英雄。内蒙冬天很冷,零下二十几度,大家都是睡火炕。我们五个孩子和姑姑姑父都挤在一个炕上。我睡在最北边,炕头有个大红柜,盘腿坐在炕上,就是书桌,方便我学习。我离灶台最远,但是七个人挤在一起,即便是冬天一点也不冷。我生性调皮,经常给他们讲笑话,逗乐子。那个年代,北方农村家里以粗粮为主,很多人吃不饱。有点顺口的,姑父姑姑总是偏心我,有时候二哥和弟弟还有意见,不过大哥哥和姐姐都特别懂事,对我非常宽厚。我也是个小精灵,吃了好的,总要想办法讨巧,努力让这个家相安无事。这次回去,正好丽萍姐姐从呼和浩特回来看姑姑,她见到我一把就把我抱住了,我心里暖暖的。尽管这不太像我们那边的习俗,三十五年不见了,在姐姐心里,我还是那个淘气的小弟弟,和书桌一样高的文革,文革是我的乳名。姑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做的圪垯子,就是面片。那个年代,我们基本上是吃玉米面,小米粥和高粱米。我到现在都抗拒吃玉米窝窝头,就是那时候吃伤了。高粱米饭不易消化,后果很严重,如厕没一个小时出不来。白面和莜面都是细粮,家里只有改善伙食,过节或来客人才吃一顿,肉就更稀缺了。姑姑差不多每周都是给我做一次面片,有时候趁哥哥们不在,我和弟弟两个人,一人一小碗。缺少油水,姑姑就做素面,为了节约,用一个旧铁勺炝锅,烧开胡麻油,再放点葱花和扎蒙蒙花,扑鼻而来的香,至今还记得那个味道。有一次二哥回来闻到了炝锅的香味,一把就把我推到地上,我没有哭,就是后来姑父回来把他给打了。记得八四年北京上学,同学都以为我们内蒙人骑马上学,天天吃牛羊肉,我的回答都是,嗯,没有否认,懒得解释,也可能是虚荣心作怪吧。其实那时候我瘦的像个猴,全然一副营养不良的难民标本,哪来的肉。一九八五年夏天学校组织献血,那是我第一次体检,身高一米七九,体重才四十九公斤,医生看着我诧异地说:“你,就算了吧。”二零一四年回呼和浩特,我专门开车去看了姑父,可是我的这个口若悬河的常有理姑父,已经认不得我了,他得了老年痴呆症,只是笑着问我,你是谁?怎么那么熟悉。我难以控制眼睛里打转的泪水,哽咽着哭了。那个冬天姑父病情恶化,过世了。我们中国人都知道,感恩父母,百善孝为先。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是最纯净最伟大的。在我成长的路上,我的春梅姑姑和常有理姑父给予我的,胜比父母之大爱,我岂敢慢待!有时候,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我也会茫然失措,但每当我想起身上的责任,父母亲人的期待,再难的事也都烟消云散了。我常常想,我是多么的幸运,赶上了最好的时代,遇到了最好的人,我一定行 !如果把自己的草根出生比作陶泥,让我时刻保持警醒,不忘初心的,就是父母老师,但绝不能少了春梅姑姑。我在生活的大熔炉里历练成长,但是我的善根和感恩的心是和春梅姑姑一家分不开的。今天的我,如果是个陶罐,不管外面如何描画修饰,这只是华丽的浮云;是春梅姑姑这样的人教会我把美好的东西植入骨髓,把善良留着心里,有容乃大。在那些困难的日子里,姑姑姑父待我视如己出,甚至超越了对自己的孩子的耐心和慈爱。我长大了才懂得,姑父的仁爱大度,不是因为我长得可爱,是姑父的宽容格局。姑姑是幸福的,因为有姑父的爱。我希望姑父在天堂能看到您的孩子们过得都挺好;我祝福姑姑一家人,健康平安。你们的爱和善良,我会铭记于心,并把它传递下去。谢谢你,春梅姑姑! 编审:谭健强作者简介 作者:赵奇,生于1966年,内蒙凉城人,现居苏州。1988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系,喜欢英美文学。业余时间创作现代诗、散文,偶有翻译英美诗歌。 温馨提示作者近期作品:赵奇【诗歌】亿万年以前 赞 (0) 相关推荐 散文||我给表姐烫发 我给表姐烫发 王小梅||黑龙江 上世纪七十年代,记得我刚上小学五年级那会儿,社会上流行起了烫发.烫得满头是卷儿的叫"爆炸式",长发上烫出一道道弯弯的叫"波浪式" ... 【散文随笔】——我的姑姑 [作者简介] 苗晓瑛,生于长安郭杜.西电公司退休职工.从小热爱文学,闲暇喜欢写文字,数篇文字散见于<幸福南城>,<长安人><品鉴幸福><心雅文学>等电子 ... 姑 父 苗晓瑛,长安作协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二零一六年底开始写作,至今已在<陕西工人报>及<陕西作家摇篮>,<南城文化>,<西北作家>,<陕西散文之 ... 【西南作家•散文】牛新源/老家的香椿树 西南作家·散文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老 家 的 香 椿 树 文/牛新源(四川) 成都的这个季节,正是银杏树叶逐渐发黄的时候,不少街道两旁.院 ... 父情‖文/余文涛 父情 我今日提笔,因为发生了一些与我一直以来的想法相悖的事情,是有关情的. 我有一个糟糕的父亲,(至少许多人这样说)他的人生信仰我似乎看不见,我不知道他为什么活.也许这样说不太合规矩,但是我是这样的觉 ... [黄石文坛]肖爱梅的散文《缅怀我的大姑》 缅怀我的大姑 这是一个菊花怒放的季节,逐渐萧索的秋天,因着一处一处的菊花又绚烂起来.天空蔚蓝而高远,季节是如此美好.然而,大姑就在这样的时候去了.我去大姑乡下家的路上时,那是太阳正挂在山尖尖上快要坠 ... 散文|母亲(一)(原创) 你来晚了,戳蓝字一键关注散文精选大全 文:墨染 (点击下方音乐结合一起读文章哦) 2020年9月24号,我的母亲又住院了,这次是三高引发的心血管堵塞,堵塞情况还不清楚,要等做了心脏造影才知道.我们兄妹 ... 赵亮作品丨苦难记(一)乡小狗 苦难记(一)乡小狗 赵 亮 家乡位于皖西豫东北部安徽阜阳亳州与河南周口交界处,人口稠密,土地贫瘠,交通闭塞,资源短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们尚都生活在贫困之中."红芋茶,红芋 ... 赵奇:写生就是作品(人物100幅) 写生就是作品.要把这种理念作为一种艺术思想来学习.写生是我们对绘画的态度,创作和写生不能截然分开,你画任何一张画都应该有个作品意识. --赵奇 赵奇: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 ... 赵奇:写生就是作品(人物90幅) 写生就是作品.要把这种理念作为一种艺术思想来学习.写生是我们对绘画的态度,创作和写生不能截然分开,你画任何一张画都应该有个作品意识. --赵奇 赵奇: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 ... 赵政‖散文:春天 春天 文/赵政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瞧--这是<春天的故事>的歌曲,它唱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雪域高原. 春天是人们向往的季 ... 【三秦文学名家专栏01】赵奇立:【西江月●感时十咏】(诗词)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三秦文学 本期编辑:鱼儿姐姐 执行主编:珊 瑚 西江月●感时十咏 文/赵奇立 作者简介 Curriculum Vitae 推荐指数: 赵奇立,男,陕西鄠邑区人,现为陕西省诗 ... 赵政‖散文:看病 看病 文/赵政 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最近老是说没精神,血压忽上忽下,走路摇摇晃晃,晚上睡不着,作恶梦,说话不连利(结巴),到当地县医院排了个CT片说,肺部有3.2x3厘米的结节,还有腹水--建议到大医院 ... 赵政‖散文:寻根问祖 寻根问祖 文/赵政 朋友罗鹏飞的父亲八十多岁,从小随母亲来到河北尚义县大营盘村几十年,至今有几个哥哥不知去向.他现在岁数大了,很想找到自己的兄弟姊妹们.近日,老大罗鵬飞完成了父亲的"遗愿&q ... 赵奇写生作品 写生就是作品.要把这种理念作为一种艺术思想来学习.写生是我们对绘画的态度,创作和写生不能截然分开,你画任何一张画都应该有个作品意识. --赵奇 赵奇: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 ... 赵政‖散文:戒烟 戒烟 文/赵政 戒烟这几天,心烦意乱,六神无主.渴望吸烟,又怕吸烟--实在忍不住的我,不由自主地从裤兜里掏出多半包白沙烟,抽出一支,放到鼻子上闭上眼,使劲吻,拿下来,再用手指来回揉搓,又一次闻了烟草的 ... 赵奇明 | 赤 城 温 泉 行 有朋友告诉我,张家口赤城温泉很有名,有去疾疗疴之效,对皮肤病,风湿病,呼吸道病,胃病疗效很好.我老伴得了皮肤病还未痊愈,不坊去试试. 一,风景秀美的赤城温泉度假村 10月26日我和老伴早九点出发坐高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