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现凝胶状新物质后,嫦娥四号又传回一组数据,震动全球航天界

在过去的两天时间里,嫦娥四号与玉兔二号先后再度进入休眠期。在此之前,嫦娥四号已传回一组重要数据,揭开了与月球背面着陆区域地下40米深度内的地质分层结构,并阐述了其作用与演化机制,作为新的月球背面研究成果和创造新的探测历史,该举已震动全球航天界。

这些成果的取得与玉兔二号探测车的活跃脱不开关系,截至目前,玉兔二号月球车累计行驶里程已经达到399.788米,即将突破400米。即便是在月夜休眠期,我国科研人员也在将接收到的探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规划下一月昼行驶路径和探测任务。

据悉,玉兔二号上携带了多个重要的分析仪器,红外成像光谱仪对巡视区月表目标矿物组分进行就位探测;全景相机对月表三维光学成像;中性原子探测仪开展中性原子的能量通量及成分等要素进行测量;测月雷达对巡视路线上月球次表层、月壤及月壳浅层结构进行探测等等。

此次有重大发现的情况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就在2019年9月1日,美国太空新闻网传出消息表示,正在月球背面活动的玉兔二号传回了一个关键讯息,发现一种颜色非同寻常的“凝胶状”新型物质,这是47年来的首个新发现,顿时引起全球航天界的关注和震动。

上述发现的取得并非偶然,嫦娥四号的研究人员在2019年7月28日检查月球车主相机拍摄的图像时,发现了一个小陨石坑,其中似乎包含着某种颜色和光泽有别于周围月球表面环境的物质,专家推测可能是不知名“凝胶状新型物质”。

对于月球探测来说,我国是一个后来者,直到最近数十年才开始真正推进月球探测研究,但能够取得一系列的成果,取决于多个因素,其一,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否则再好的科研项目都可能流产;其二,长期且坚持践行的航天计划,在月背探测是我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一个阶段,下一步会进行月球样本采集、返回地球的任务,为载人登月提供科学数据。

在嫦娥四号之后,月球探测再度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以色列与印度先后发射月球探测器,尽管在最后的着陆阶段遭遇了失败,但换个角度看,这些尝试表明航天探测已不再是少数航天大国的专属品。

某种程度上,我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一步步成功,正在引领一个新的全球航天探月时代。按照我国航天规划,今年,我国还将陆续发射火星探测器和空间站,以及嫦娥五号探月器,可谓是非同寻常的一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