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林带,让幸福梦想照进现实

本报记者 董剑南文/图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对于家住西安市幸福路地区的群众来说,幸福就是期盼了半个多世纪、出家门就能到达的那片“城市森林”。

如今,幸福梦想终于成为现实。7月1日,经过147家参建单位、1.25万多名建设者1400多个日日夜夜艰辛奋战,西安市最大的市政、生态、民生综合工程——幸福林带正式对外开放。

人以林聚,业以人兴。幸福林带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让群众享受到丰厚生态福利的同时,还将激活城市绿色增长空间,带动周边经济、社会效益提升,成为西安推进绿色发展的亮丽名片。

“尽管建设过程中我们附近的居民就被邀请去参观了几次,但当幸福林带真正呈现在眼前时,大家还是感觉像做梦一样。”幸福中路华山幸福嘉苑小区居民张水仙说,“郁郁葱葱的丛林,蜿蜒前行的步道,还有商业街、健身广场、文化馆等各类主题区域,遛弯儿锻炼有了好去处。这大概就是我们心中幸福的模样。”

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期盼

幸福林带的渊源还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彼时,作为我国国防战略部署的重要地区,幸福路地区承载了“一五”时期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重大工程中落地西安16项重点工程中的6个,为新中国国防工业建设和西安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昆仑”“黄河”“华山”“秦川”“东方”“西光”,这些响当当的军工企业一度让幸福路地区,乃至整个东郊成为西安最具活力的区域。

考虑到幸福路地区6大军工企业的安全防护需要,1953年,中苏专家规划设计了幸福林带,并在第一版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幸福林带提出明确的功能定位:于万寿路和幸福路之间规划了一条140米宽、5.85公里长的林带,用于隔离生产和生活区。此后的4次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均对林带予以保留,但因各种原因始终未能建成。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各种贸易市场、违章建筑兴建于林带之上,幸福路地区也因缺乏规划、业态落后,逐渐成为西安城市发展的一段“肠梗阻”。

“为了彻底改变幸福路地区的落后面貌,2003年,西安市提出'还林于民’,谋划重启幸福林带建设;2013年制定了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工作方案。在克服了征收拆迁、土方挖运、管线迁改等难题后,于2017年6月正式启动幸福林带主体建设。”幸福路地区管委会规划管理主管刘喆说,自开工建设的那一天起,幸福林带就聚焦着社会各界的目光。尤其是对那些军工厂的退休职工来说,从工作那时起,他们就日夜期盼着幸福林带的建成。建设过程中的每一次进展,都让他们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盼望着,盼望着,经过4年多的等待,这项承载着市民六十余载期望与梦想的“世纪工程”,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呈现在大家眼前。

建成后的幸福林带北起华清路,南至新兴南路,全长5.85公里,涵盖了地上景观、地下商业、综合管廊、地铁配套、市政道路等多种功能。目前地上绿化景观已全部开放,地下功能区域将陆续开放。一幅万木葱茏、鸟语蝉鸣的美丽宜居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打造地上地下双氧吧

初到幸福林带,人们一定会被眼前的景观所震撼。占地70万平方米、大约100个足球场大小的地上景观,栽种着各类树木5万余棵,绿化覆盖率达85%以上,让人真正感觉城在林中、林在城中。

“我们按照'高大厚密彩多’要求,种植树种以国槐、大叶女贞、雪松、白蜡等为主,兼具落叶、开花、色叶植物,确保林带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幸福路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顾震介绍。

漫步幸福林带,金黄色的步道犹如一条“金丝带”,将生态主线与23个下沉式广场、34个“水滴”天井、地下商业区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串联,形成互通共融的立体空间。

与传统的地下综合体不同,幸福林带平均每100米就有一个开放空间,通过下沉式广场和“水滴”天井,打破压抑、逼仄的环境,将阳光、空气、绿色引入地下,打造了地上地下双氧吧。

还林于民,最重要的还是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建设前期和中期,设计单位走访了周边群众和有关专家,收集他们对幸福林带的期待与功能需求,打造了从北到南以“动之谷、森之谷、乐之谷”为主题的三大特色功能分区。

“随着十四运会的到来,市民健身热情持续高涨。'动之谷’将运动引入森林,地上已经开放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和10个体育健身广场;地下冰球馆、游泳馆等4个体育运动场馆即将开放,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爱好市民的健身锻炼需求。”顾震说,运动场地一开放,就吸引了众多体育爱好者前来打卡。

市民宋洋有夜跑的习惯,往常他会选择在跑步机、田径场甚至是马路边跑步。如今,幸福林带里的塑胶跑道成了他跑步锻炼的最佳选择。“跑步的同时还能欣赏沿途美景,感受自然气息,安全又健康,体验非常好。”宋洋说。

除了运动健身外,“森之谷”地下是集餐饮、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商业集中区,目前已有200多个品牌入驻开业。乘坐着“幸福号”小火车穿梭其中,别有一番乐趣。“乐之谷”内由图书馆、文化馆、非遗中心组成的文化广场则将成为市民特别是孩子们学习休闲的乐园。在这条绿色生态长廊里,每个人都能找寻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幸福专区”。

此外,“动之谷”区域还将以6大军工厂的标志性建筑和老照片里的生活场景为依托,设计打造军工记忆浮雕墙,保留和还原幸福路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记忆。

“负二层停车场的7600个停车位,将有效解决周边群众停车难问题;负三层将电力、通信、热力、天然气、给水、再生水6大类管线纳入综合管廊,让过去令人头疼的'蜘蛛网’'拉链路’成为历史。”幸福路地区管委会办公室干部杨煜璇说,幸福林带的建设全面提升了城市品质和市民生活环境质量,实现了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共赢。

拥抱绿色幸福新生活

推开窗就能看到幸福林带,张水仙是眼看着这里从“钢筋混凝土森林”一步步建设成“绿色森林”的。

“之前只看过效果图,没想到实景更漂亮。”7月1日,幸福林带开放当天,张水仙早早就约上了几个老邻居前来参观游览。徜徉在葱郁的林间,听鸟语虫鸣,赏遍地鲜花,张水仙兴奋地不停拿起手机拍照并发给家人和朋友们。

“过去这边环境不好,大家都不太愿意来。这次我特意拍照'炫耀’了一番,展示一下幸福林带现在变得多么美,让他们闲了也多来转转。”张水仙说,现在每天和邻居们去幸福林带逛上一圈已经成为自己饭后雷打不动的习惯,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到满意。

“我也非常期待图书馆、文化馆和非遗中心的开放。到时候带着小孙子亲近大自然,学习文化知识,感受非遗魅力,他一定很开心。”张水仙说。

同样深有感触的还有家住福邸铭门社区秦川小区二十一街坊的李芸柯。李芸柯的父母都是秦川厂的职工,她和老伴儿后来也都在秦川厂工作直至退休。在幸福路地区生活了62年的李芸柯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也见证了幸福林带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我们想遛弯儿锻炼的话,只能坐车去兴庆宫公园或是长乐公园,才能享受到大片绿意。”李芸柯告诉记者,现在出了门就是公园,一眼望去都是风景。她还加入了小区组织的舞蹈队,每天到幸福林带里唱歌跳舞,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生活得有滋有味。

开窗见绿,出门进园。即使身居闹市,也能感受到置身于森林之中的清新与怡然。“改头换面”的幸福林带在不断提升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同时,也为西安城东地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工作后,在“动之谷”的运动场上酣畅淋漓地挥洒汗水;闲暇时间,约上三五好友在“森之谷”的地下商业区休闲购物;周末带上孩子,到“乐之谷”的两馆一中心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随着幸福林带内更多功能区域的陆续开放,越来越多的幸福故事将在这里书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