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唐诗解读——杜甫之《夔州歌十绝句》(其三)

群雄竞起问前朝,王者无外见今朝。

比讶渔阳结怨恨,元听舜日旧箫韶。

注:

群雄:指隋末起兵的各路英雄。

竞:角逐。

前朝:前代,指隋代。言隋末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

王者无外:言帝王以天下为一家。此赞唐贞观、开元之治。

今朝:今天,指唐王朝。

比讶:近来感到讶异、吃惊。比,近来。

元听:原来听到过。元,同“原”。

渔阳怨恨:指安禄山之乱。

舜日:借称唐玄宗开元、天宝盛日。

旧箫韶:指唐玄宗所制《霓裳羽衣曲》。

解读:

隋炀帝穷兵黩武,穷奢极欲,残害忠良,造成民生无比惨痛,民众被逼得走投无路,群起反抗。邹平人王薄起兵于齐郡,漳南人窦建德起兵于高鸡泊,俞县人张金称起兵于太原河曲,蓨县人高士达起兵清河;统治者内部也有不少人乘机而起,如杨玄感是隋元老重臣杨素之子,袭爵楚国公,官至柱国将军,负有朝野重望。隋炀帝二征高丽时,特用玄感主持后方运输补给,驻在黎阳(今河南浚县)。这时人心厌战,苦于兵役,一时漕运不济,而君命督逼紧急,玄感愤道:“独夫肆虐,陷身绝域,此天亡之时也!我今帅义兵诛无道如何?”各地响应者十余万人。于是玄感率兵进攻东京洛阳,声势浩大。从公元611年(大业七年)至618年(大业十四年)群雄竟起,天下大乱。所以诗人说隋末天下的局势是“群雄竞起问前朝”。

接下来的“王者无外见今朝”紧承上句“群雄竟起”,天下大乱,转说帝王任用贤臣,励精图治,视国人如一家而天下大治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曾见于唐朝。

末两句——“比讶渔阳结怨恨,元听舜日旧箫韶”,是说当下的朝局,玄宗前期知人善任,励精图治,贞观之风,一朝复振。他晚年昏庸,于是宫内有杨贵妃的擅宠,宫外有李林甫、杨国忠的用事,因而国事日非,兴大狱,事聚敛,大小官吏贪污腐化,百病全生。终于造成安史之乱。凡此种种,诗人用“元听舜日旧箫韶”一句来概括。箫韶,传说是舜的乐曲,这支乐曲是体现他施行教化之治的完成。这里反用其意,指玄宗在开创盛世之后,认为万事已毕,不理政事,只爱听《霓裳羽衣曲》。于是野心家乘隙而入,佞臣安禄山其人狡黠,取得玄宗深信,一身兼领三节度使,拥有精兵二十万,他拜杨贵妃为干娘,自由出入宫廷。直到安禄山从渔阳起兵反叛,玄宗才感到惊讶,如梦初醒。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0)

相关推荐

  • 元旦。

    清  董诰  高宗御笔甲午雪后即事成咏诗 大概3000年前某月某日,颛顼大帝建了个群,规定一年要有个开头,这个开头就是新年的第一天. 但是历法不同,元旦就不一样. 所以那时候这个群里是这样的-- &l ...

  • 杨天元:浅谈杜甫诗中的“双峰寺”

    "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落帆追宿昔,衣褐向真诠."这是杜甫写给江陵和夷陵的郑监审.李之芳的诗.原诗的题目<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诗中的" ...

  • 夜读|云浮方志里的唐诗(下)

    作者:文长辉 二 有一位诗人在南下途中,专门拜访了惠能大师. 这人就是宋之问.唐景云元年(公元712年),被流放的宋之问经韶州广果寺(后名南华寺)朝拜惠能.我们无从得知当时拜见的情景,也许会有&quo ...

  • 他是唐太宗力保的虎将,后屡建大功,俘虏颉利可汗、灭突厥!

    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无道,各地纷纷起兵反隋.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趁隋炀帝远在扬州,率部起兵,派儿子李世民攻下都城长安,建立了唐朝.李渊占领长安后,传令释放所有囚犯. 在释放囚犯的时候,发现马邑郡 ...

  • 看图识唐诗(646)杜甫·移居夔州郭

                             杜甫·移居夔州郭 伏枕云安县,本来还在云安县伏枕, 迁居白帝城.现已移居到了白帝城. 春知催柳别,春天懂得我们要走指点杨柳摇曳示意, 江与放船清.大江 ...

  • 高适的最后一天:临终作诗怀念杜甫,想起李白满脸鄙视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正月初七,寒风刺骨,浮云遮日,长安城一片萧瑟,天街行人寥寥.这天是"人日",相传女娲于此日造人.长安城百姓纷纷戴人胜(用彩纸.丝帛等制成小人形状戴于头上, ...

  • 杜诗七律赏(119)杜甫·赤甲

                        夔门左侧为赤甲山,右侧为白盐山 杜甫·赤甲 卜居赤甲迁居新,最近新迁居又选择到了赤甲山居住, 两见巫山楚水春.去年抵夔州至今两见巫山楚水之春. 炙背可以献天子, ...

  • 126 唐诗解读——杜甫之《夔州歌十绝句》(其二)

    白帝夔州各异城,蜀江楚峡混殊名. 英雄割据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 注: 白帝夔州各异城:白帝城在夔州城东之白帝山上,是公孙述据蜀称帝时所建,故云"各异城". 蜀江楚峡混殊名:瞿塘 ...

  • 125 唐诗解读——杜甫之《夔州歌十绝句》(其一)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 注: 中巴:<水经>:"刘璋分三巴,有中巴,有西巴,有东巴." 巴东山:泛指三峡诸山. 三峡:指瞿塘 ...

  • 128 唐诗解读——杜甫之《夔州歌十绝句》(其四)

    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 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 注: 赤甲:即赤甲山,位置在瞿塘峡西口的北岸,南基连白帝山,土石皆赤.宋人称西山.西郊和卧龙山,今人称鸡公山. 白盐:即白盐山,位置 ...

  • 130 唐诗解读——杜甫之《夔州歌十绝句》(其六)

    东屯稻畦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 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 注: 东屯:地名,在白帝城东北十余里. 稻畦:水稻田. 涧水:指白帝城北之东 襄水,今称草堂河. 青苗:地名,即青苗坡,在瞿塘峡东. ...

  • 129 唐诗解读——杜甫之《夔州歌十绝句》(其五)

    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 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凫雏入蒋牙. 注: 瀼:山间能此指奉节城东门外之梅溪河. 琼蕊:白色花朵之美称. 鹤子.凫雏:皆指幼鸟. 蒋牙:茭白的嫩牙.禾本科多年生水草本植物 ...

  • 132 唐诗解读——杜甫之《夔州歌十绝句》(其八)

    忆昔咸阳都市合,山水之图张卖时. 巫峡曾经宝屏见,楚宫犹对碧峰疑. 注: 咸阳:借指长安."忆昔"二句说:回想从前在长安街市上,有人打开山水画出卖. 宝屏:指画屏. "巫 ...

  • 131 唐诗解读——杜甫之《夔州歌十绝句》(其七)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 注: 蜀麻吴盐:川中古有土产白麻,吴地向出盐,以麻易盐,自古通利. 长年三老:三峡中人以船头把槁相水道者曰长年:正捎者曰三老. 摊钱 ...

  • 134 唐诗解读——杜甫之《夔州歌十绝句》(其十)

    阆风玄圃与蓬壶,中有高唐天下无. 借问夔州压何处,峡门江腹拥城隅. 注: 阆风:即阆风巅,在昆仑山. 玄圃:在昆仑山顶.阆风和玄圃都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蓬壶:既蓬莱,传说中海上的仙山. 高唐:指 ...

  • 133 唐诗解读——杜甫之《夔州歌十绝句》(其九)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 注: 武侯:即三国蜀相诸葛亮. 干戈满地:指崔旰之乱未平. 解读: 杜甫是第一个歌颂诸葛亮的诗人.早在成都,就有脍炙人口的<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