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说点内部消息
今天的内容稍微有点长,大家记得耐心看完。
年底的时候,不光是卖方,不少买方也在展望2020年。卖方的角色是把自己的观点推介给市场,让市场验证并去认可他们,这几天出的新财富评选打分就是这么来的。当然,除了过硬的本事,难免也少不了人情世故,毕竟是“卖”方,销售的属性是无法摆脱的。
而买方是得拿真金白银进市场的,他们检验自身的方式是私募/公募产品的收益曲线,所以买方的策略也是有参考价值的。
很多人分不清卖方和买方,其实可以大致归为两类,投资银行等机构,比如高盛、摩根,还有券商等等大都是卖方,他们自己本身不在二级市场直接投资,更多的是提供投资策略。所以大家经常看的研报、策略会其实都是卖方观点。
而买方一般是公募、私募之类的资产管理公司,相对卖方的策略观点,他们更贴近市场,而且买方这部分信息也相对私密些,今天刚好拿到不少内部资料,我简单帮你们梳理下。
一、淡水泉:成长
成长将是未来两三年最有机会的风格,与成长风格有关的资产更有机会跑赢价值型资产。最大的机会存在于新兴成长,同时,消费、周期等行业也有成长的故事。
具体看:
1、避泡沫成长类资产,看准新兴方向,并不断验证基本面的变化;
2、在判断了大方向、寻找解决方案时,除了找有基本面支撑的成长类资产,还要找性价比高的资产;
3、适当关注弹性更大的周期成长类资产,同时深度挖掘市场少部分尚未实现业绩重估的行业龙头公司。
二、丰岭资本:低估
看好三类投资机会:
1、部分传统行业里,受担忧经济增长拖累,估值受到压制的优质企业;
2、部分经营和运营效率能够持续改善,市场担忧价格竞争,估值处在合理水平下方的优质企业;
3、部分商业模式优异,长期前景广阔,估值合理的优质企业。
主要防范两方面的风险:
1、把企业周期性盈利向好,误看成是趋势性的长期成长;
2、对中长期有潜力的企业,给予过高的估值水平,透支了潜在的上涨空间。
三、望正资产:业绩
整体而言,2020年的流动性温和宽松背景下,目前估值溢价较高的行业可能波动加大,但下行风险可控,依然可能寻找业绩稳定的子行业投资机会。
其中,5G产业链是未来几年较为确定的行业性机会,网络的建设将推动运营商资本开支提升,带来通信板块行业性投资机会; 2020年更多的机会来自于各个子行业较为确定的高业绩增长和持续超预期。
生物医药行业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不强,符合我国居民老龄化和消费升级趋势,具有结构性机会,需要精细的挑选业绩稳定的公司。
日用消费品(食品饮料、调味品、日用品等)方面,历史上日用消费具有韧性,在经济变局下,看好中国消费者市场日用消费品的中长期机会。
部分周期性行业也存在业绩提升、估值回温的机会。比如,地产带动的家电、家装,还有新能源汽车和汽车零配件等国产替代的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
四、清和泉:ROE
认为PB-ROE估值体系和方法是解决风格和行业再平衡的一把钥匙。
关注三类公司:
1、ROE相对较高但估值较低的资产,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行业;
2、拥有长期护城河的高ROE资产,主要集中在消费品行业;
3、短期投入大的隐形高ROE资产,主要集中在空间大、增速高的科技创新行业,包括TMT、创新药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五、远策投资:医药
选择医药作为一个长期稳定的赛道深耕。
因为医药板块自去年以来受到带量采购政策的多次冲击,而如果回顾政策的演变,当前的医保政策相当于是在做一场药品市场的“扭转操作”,降低仿制药的医保采购支出,而把节省出的费用转移至创新药纳入医保采购上。
如果按照集采谈判300个品种,降价节省的费用大部分用于创新药医保纳入来测算,国产创新药将获得1200亿元左右的医保采购空间,这对于创新药和研发外包企业会是未来几年比较确定的收入和利润空间。
六、敦和资本:成长+周期
围绕国内经济转型和海外美元走弱这两大投资主线,明年大类资产的投资机会如下:
股票有望连续第二年成为表现最佳的资产,港股的指数上涨空间较A股更大,而A股将出现明显的风格切换,过去几年热捧的消费蓝筹难以提供超额收益,更多的机会在于科技成长股和地产相关的周期股,前者业绩进入回升期,后者估值修复;债券延续区间震荡的格局,难以出现趋势性机会;商品内部分化,有色贵金属强于黑色能化,农产品强于工业品。
七、重阳投资:大环境改善
1、明年经济会比较平稳,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资本市场投资环境。
2、期待改革带来的效率提升,尤其的国企改革的空间较大。对应的大型央企改革尤其值得期待,业绩若能提升,则会带动A股市场的指数上行。
3、高层对资本市场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4、欧美股市处在历史高位,A股则处在相对低位,港股则更被低估。未来外资流向中国资本市场的趋势还是延续下去。
......
以上的内容总结下,就是:科技为代表的成长依旧被看好,医药是个长周期可以挖掘的赛道,周期行业或存在超额收益的机会,业绩和估值能够匹配甚至低估最好。
在咱们看来,2019年结构化行情演绎到极致,一个是因为18年宏观风险笼罩了整个市场,结构无法抵挡大环境,所以结构性的基数低;另一个原因是这个时间节点把未来一两年的某些结构性机会预期打得比较满。
科技+证券,是咱们今年从年初就开始选择的双轮驱动,不论长期跟着咱们的朋友,还是近期才关注咱们的朋友,应该都能明显感受到这两块的赚钱效应。
其实今年的行情走到年末,我对2020年已经有了个大致判断。首先获得结构化收益的难度肯定要大于今年,基数高不说、大环境的波动可能会和很多市场参与者的想法有出入,所以市场浪形的波动就会加大,自上而下做择时可能比自下而上选赛道更加重要,系统性涨跌(机会/风险)也会变多。
简单一点也就是波动率加大,结构性机会不会像今年单边做多的科技浪潮这么简单,这时候选择行业比选择公司要更为重要。
......
市场里头,短期反弹开始后,还在进一步走强,小时线反弹也已经确立了。不过咱们的观点和之前还是保持一致,这里的上证和创指指数再往上走就靠近了强压力位,有效突破概率很小,空间也不大。
吹了一年的主线,证券+半导体,近期都处在高位,再追加仓位进去的风险大于机会,这点近期已经反复强调过了。可能很多人因为科技热潮已经忘乎所以,走到现在科技股的信仰在不断加强。
关于未来科技股继续看好的观点,我不能否认,也同样认同。但是反观今年的整体涨幅,未来的空间是大还是小,大家心里要有一个足够的考量,并且在大周期向上的同时,中途也会出现长时间的调整,甚至是剧烈波动。
这样说可能还不够直观,三季度前最热门的沪电股份,如果你们统计下从11月以来的涨幅,仅有3.46%,与此相对应的宁德时代,涨幅是52.99%,如果大家明年遇到这种情况,科技的信仰还会在吗?我很好奇。
留言里记得来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