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官员的姓名

满族人对人名的称呼上有所谓的“称名不举姓”的习俗,也就是凡公私文牍称名不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主要是名,而非姓名全称。像乾隆朝的大学士傅恒(孝贤皇后的哥哥),姓富察,傅恒只是他的名字;再如和珅,姓钮祜禄,在清代文书典籍中多称其名和珅而不是钮祜禄·和珅。

满族肇兴之初,曾大量吸收各名族成员到自己的“队伍”里,这其中数量最多的当然是汉人。汉人入旗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放弃固有的汉姓,而取满姓。归属满洲的汉族人,一般都在本姓上加“佳”或“尔佳”,例如“佟佳氏”“王佳氏”“张尔佳氏”等。据说“佳”就是“家”,佟佳、王佳,犹如民间俗称的“老佟家的”“老王家的”之意。

满清入关后,汉文化对满族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也包括对满族人取名习俗的汉化影响,这种情况在清初就已露端倪。像顺治皇帝就取了个汉族名字福临,他的姓名全称是爱新觉罗·福临,满姓汉名。“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旗人子弟逐渐地放弃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名字,从而一步步地开始改用汉姓汉名了。如康熙朝的礼部尚书顾八代,其子取名为顾俨,孙取名为顾珠,这完全是以“顾”为姓,其实顾八代的姓乃是伊尔根觉罗氏。无独有偶,乾隆朝军机大臣舒赫德之子取名为舒常、舒宁,则是以原姓舒穆禄氏之头一字“舒”为姓,并取冠舒姓的汉式名字。至乾隆中期,由于这种改汉姓取汉名的现象不断增加,且大有进一步发展之势,乾隆帝因此把保持满洲本姓提高到捍卫“满洲根本”的高度来认识。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帝谕言:八旗满洲、蒙古皆有姓氏,乃历年既久,多有弃置本姓沿汉习者。姓氏者乃满洲之根本,所关甚为紧要,今若不整饬,因循日久,必各将本姓遗忘不复有知者云云。乾隆帝为此严格要求满洲官员的姓名皆由满洲语命名,在日常生活和政务活动中如不可避免要用汉字转写满洲语姓名时,即在用汉字转写满洲姓氏时,在汉字的选择上不得取用读音与满洲姓氏相似的汉族姓氏汉字。如当时有旗人取名“陶光”,陶是常见的汉姓;又有旗人取名“郭布亨”,郭字也容易让人误解,都受到了他的申饬。

除了禁止满洲官员使用汉族姓氏替代满洲原有姓氏外,在命名规则上,乾隆帝也有要求,即不可仿照汉人命名,严禁父子间取名用同一汉字。如贵州按察使的满洲官员喜崇福进京谒见时,乾隆帝一见其名就指责说:“喜崇福三字,竟似汉人名”,即刻命改了一个满洲味十足的名字“尼堪富什浑”。有如大学士阿桂,父名阿克敦,子名阿迪斯,三代人名的首字都是阿。乾隆帝认为阿字虽不见于汉人的《百家姓》,但这样通用下去,仍有成为新姓之嫌,于是谕告阿桂,日后不准孙子的名字再用“阿”字。

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乾隆帝,以满洲官员的姓名为切入点,力图阻止满洲风俗被汉化,从而保持满洲文化和习俗的独特性。乾隆帝的谕旨政令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满洲官员改汉姓,用汉名的汉化之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