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勉】为什么临摹100遍还是一个原样?请别做“无用功”了

关于临摹

临摹是有差异的,表现在理念上和技法上的差异性。古人云:“功到自然成”。功如何到?缺乏思考的临摹相当于做无用功。功到了如何成?书法需要理性的思考,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不再多花时间机械地模仿,应该多对点划进行解剖。

比如:曾有个人临摹圣教序临了100通,请教老师,他临得怎么样?老师请他把第1通和第100通的临摹作品比较一下,结果发现基本上没什么变化,甚至有些点划更加走样了,由此可见,他前面所花的时间都是在做无用功,这样的结果是很悲哀的,而这种现状在书法圈里普遍存在。

因此,临帖是对线条丰富性的解剖,如:关于起笔,你是否思考过,同一个点画、同一个字、同一个结构是否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你是否有过不同的书写节奏,墨色的处理是否多样化等等,诸多因素都是在临帖时需要思考,有意识的临摹才是有效的。

吴昌硕 临《石鼓文》

临帖需要思考如何定位。如何定位?初学者以临像为目的,称为实临。第二阶段以临不像为目的,即为意临,指的是主动地临“不像”。

取法乎上。第一阶段取法要高,要学古帖,尤其是初学者不学今人。第二阶段,取法合理,经典、非经典的都是自己取法的对象,要与自己的风格相统一,要取合理的部分。所谓乎上,即是经典的,带有普遍意识的,比如大家所公认的名家名帖;所谓传统,也有经典与非经典之分。非经典指的是历史文化遗留下来的墨迹,民间书法、碑文、廊坊等不带有普遍意义,不属于名家的法帖,但同样具有时代的特征。

我们学书应定位于一个时代的书法书风特征,而不仅仅停留于一个帖,要借鉴于一个时代的风格,所谓经典不过是它的时代性比其他同时代的非经典的帖子更明显更集中。取法传统与正统有着本质区别,传统的时间较宽泛,有经典与非经典之分,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定位。因此,关于如何乎上,要确立一个价值取向,取法合理,为己所用。

王福庵   缩摹《石鼓文》砚  全形拓本  私人藏

临摹的取法对象(即为参照系)

1.关于纵向参照坐标系。纵向的坐标是指历史上最重要的风格体系,取法乎上,应追溯更早一些的古帖。横向的坐标,指的是当地名家名帖,取法有效,为我所用。

比如:隶书的取法乎上,应选汉代的名帖,如汉简、《礼器碑》等;学米芾的字要把握两头,一头是王羲之,另一头是对后代影响最直接的王铎。用米、二王的方法去写所有法帖,米芾的蟹爪钩强化了王字的一个特征,成为自己的风格,王铎最大的功绩是用墨的突破,变化多。

陆维钊    临恽南田四条屏    行书

当我们写不下去怎么办?往上突破,往下延伸,对某一个帖,某一个人先进行纵向研究,如对《兰亭序》的研究,前头是虞世南,后头是赵孟頫,王体大部分是今草和章草,写不下去后,可以在这样的纵向脉络中换一本法帖,你会有新的思考新的发现。对书法的历史纵向研究,即为一个参照系,对历史的形成研究,必须清晰。

临帖时你是否经常反省自己,你发展了法帖的哪一个部分,突出了哪一个部分,强化了哪一个部分,弱化了哪一个部分。所谓个性书法,首先要有普遍性,其次才是个性,首先继承了法帖的某些共性的特征,并发展其他自己擅长的风格部分,才会被大家所认可,即成为个性书法。

朱耷   临艺韫多材帖册   行书

2.关于横向的参照系。学当代的名家,要学他们的方法,当代人与你的价值取向一致,即可以去学。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关注社会,因此也要关注当代书法,学他人为我“铺桥”,学完后就要“过河拆桥”。比如:当代书家白蕉,他的书法体现魏晋风格,做好的一个当代书家。

临摹是要伴随我们书学艺术的终身,一只脚要踩着当代的土地上,另一只脚要踩在历史的长河中。因此我的原则是:不薄今人,与古为徒,规整自我,借古开今。对当代人要有独立的把握,不要被其所迷惑,所牵引、学古人要不断继承丰富,学今人要“过河拆桥”。

关于转化

如何从临摹过渡到转化?

集字创作、查字典是初期的一种转化方式。

临摹时就应该有转化的意识。因此,临摹时要把握字帖的基本特征,要有字组的概念,将字组作为一个单元创作,先成组,后成篇,而不能局限于字字独立,字组要体现出节奏,速度变化带来线条粗线,字形大小的变化,墨色的变化,书写状态的变化。这些变化能自然流露出来,才称之为创作,要学会将一组字看成一个字,才能自然体现情感流露,要有临摹的积累,才能自然转化。

模仿过渡到转化,要有赖于对技法的解析,总体由局部构成,宏观上要抓大放小,实现过程要从细微之处下手。以我自己为例,学魏晋书风时,收集了魏晋时期的民间书法,以章草为蓝本,继承了章草的基本特征之一捺脚,以唐人写经的形式,将所有特征集中于自己的创作当中,曾经一段时间都是以王羲之的书法特征,融入唐人写经的创作中,感悟很多。

傅山 临王羲之《伏想清和帖》轴   草书

理念决定行为,方法决定行为结果。自己学习应更多关注未来的草书,要学什么,一定要对他的所有情况进行了解,要将对他的所有认识凝集成一个点,用于自己的临摹创作。

价值取向,方法论的纵向、横向的把握,就是我所讲的模仿与转化的主题。找到自己的一个突破口,一个切入点来把握纵向、横向的取法对象,确立自己的创作风格,串成一条线来思考,才能找到自己的突破口。

来源:美术报

(0)

相关推荐

  • 书法取法的关键点

    今天,专门讲讲关于书法取法的问题. 前些天,我讲了关于对"篆隶为本"的疑惑,有朋友说,也许是受到楷法的束缚,想从篆隶找到创新的突破口吧,听起来蛮有道理,儿子解决不了,找老子,合情合 ...

  • 80后书法家,取法民间书法,泼辣的草书获国展最高奖

    余继忠是位80后书法家,从他第一次在全国书法展获奖,小编就已经和他熟悉.那是在2010年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展上,他是五位一等奖获得者其中之一,而那次展览是由我们单位承办,所以在展出的时候大家得以相识. ...

  • 书法老师:学习楷书从褚遂良大字阴符经开始的四大理由

    褚遂良是唐代的大书法家,被后人评为初唐四大家之一,是杭州人,因其曾被封为河南郡公,所以后世称其为"褚河南". 虞世南死后,李世民感叹"无人再与我论书法",于是魏 ...

  • 汉朝行草欣赏和点评(四)

    贤女帖 传东汉崔瑗书.崔(78-143),字子玉,工书,尤善章草.此作纯粹今草样式,似与汉隶书风悬隔,所以,有人认为是伪帖,但也缺乏有力证据.清王澍<淳化秘阁法帖考正>中甚至认为此作与汉 ...

  • 为什么临摹100遍还是一个原样?

    关于临摹 临摹是有差异的,表现在理念上和技法上的差异性.古人云:"功到自然成".功如何到?缺乏思考的临摹相当于做无用功.功到了如何成?书法需要理性的思考,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不再多花 ...

  • 临摹108遍还是一个原样,你为什么在做“无用功”?

    中国书法强调模仿与临摹,这是中国书法艺术特有的形式.世界上没有一门艺术像书法那么自始至终强调模仿与临摹,如二王.书谱等能至今风靡当代书坛.但模仿需要转化. 关于临摹 临摹是有差异的,表现在理念上和技法 ...

  • 对于练小楷的人,若将这幅字临摹100遍,你就超过了9成的书法家

    现代史学家陈寅恪曾经指出:"艺术之发展多受宗教之影响,而宗教之传播,亦多倚艺术为资用." 佛教自从汉明帝时传入东土,从此便与中国本土的书法艺术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王羲之是公认的 ...

  • 对于练书法的人,若将这幅字临摹100遍,你就超过了9成的书法家

    在当代,学习书法的人很多,但是对于大多数学习书法的人来讲,练习一段时间都会选择放弃,原因就是不得法,练习了很久依然没有成就感,这里面的根本原因就是方法不对. 错误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受到了一些江湖书家 ...

  • 学书法的一条捷径:你若把这幅字临摹100遍,9成的书法家都不如你

    学书法其实是有捷径的,当然也有歪路.我们先谈学习书法的3条歪路. 第一是学习今人,倘若你初学书法就学习今人的字,那么这种习气则终身难以根除. 第二不临帖,自己盲目的瞎写,这种情况最终的结果就是写成了& ...

  • 临摹3遍这套100种画法,不信你还不会画

    --- " 关注CG窝  帮助您成长"  --- ◆  ◆  ◆ 100种手的画法,全是出自素描高手之作 不会画手的童鞋,一定要看哦. 最笨的学习方式:临摹它 临摹3遍这套100种 ...

  • 作为一个书法人,你若能将这本帖临摹百遍,日后必能成大器!

    中国传统艺术有一种特殊的传承方式,那就是口传心授与言传身教,几乎每一个传统行业皆是如此.在绘画行当,旧时候的徒弟跟师傅学习,前三年一笔不教,只让徒弟抻纸,看作画的过程,而后有了感悟再量才而授. 武林当 ...

  • 这样调色!连刷100遍

    想玩胶片的友友们,快来白嫖学起来吧- 作者 | @ 白山Gavin 来源 | 微博 @ 白山Gavin 01.LR色基础调整 1.调整白平衡,给照片定调,我们这次想要的是冷蓝调,所以白平衡可以偏冷一点 ...

  • 果断收藏!近10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合集,值得孩子看100遍

    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但是选动画片也有大学问.动画片选得好,不仅仅是娱乐,还有很好的教育和学习作用. 今天给大家分享10部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让孩子看到不一样的文化传播与撞击,感受动画中的温暖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