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要的是葫芦”反思教学中的“以终为始”
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课上学过一篇课文叫《我要的是葫芦》,故事主要内容是: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上学时对这篇课文的印象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太傻了,只关注结果,不看过程,最终葫芦没有了。我对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批判的,对故事所讲述的道理是认同并坚定的认为自己不会犯类似错误的。
回想一下自己在教师培训中深深受到“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培训中向参训教师主张要以终为始,心无旁及,紧紧围绕学习成果或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我一直认为这样的理念是正确的,对参训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帮助的。但是直到在一本书中看到一个案例,让我对自己所主张的模式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案例如下:
每个秋季有两个礼拜,所有三年级的学生都参加以“苹果”为主题的单元。
他们参加与主题相关的各种活动。
在语言艺术课上,他们阅读有关苹果佬约翰尼的故事,并观看这个故事的插图幻灯片。
他们每个人都编写了一个充满创意的有关苹果的故事,燃火通过蛋彩画的方式来讲述他们的故事。
在艺术课上,学生从附近的苹果树上收集树叶,然后用树叶做成了很大的拼贴画,挂在三年级教室走廊附近的布告栏上。
音乐老师教孩子们唱关于苹果的儿歌。在科学课上,他们用自己的感官仔细观察和描述不同类型苹果的特征。
在数学课上,老师向学生演示了如何按比例制作苹果酱,并为三年级的全体学生做了足够多的苹果酱。
(该案例摘自《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P2,【美】格兰特 维金斯,闫寒冰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第1版)
这个案例从内容描述上看,有丰富的学习成果产出。语言艺术课上创编苹果的故事,艺术课上做拼贴画,音乐课上唱关于苹果的儿歌,科学课上感受苹果特征,数学课上制作苹果酱。每个学科都以终为始,以学科成果产出为目标,看起来还是蛮有价值的教学设计。孰不知这个案例出现了跟“我要的是葫芦”一样的错误,只关注结果,忽视或者不关注对学生完成成果的学习过程的引导与关注,即使有这么丰富成果的产出,这也都是基于学生原有知识技能基础之上的,没有学生在教学中知识和技能发展的空间,因为只关注学科成果产出了,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
所以反思自己所倡导的以终为始的教学理念,是不是更应该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发展过程,而并不仅仅只要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