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表面上是管孩子,实际上会摧毁娃的自控力!

文|西红柿妈妈

“别玩手机了!快点吃饭!”

“别看电视了,赶紧写作业。”

小孩子在禁止类语句的催促下,很容易形成固定思维,甚至是养成一种习惯,通过“等待催促”来结束手里的事情。

上三年级的小皮,每次玩手机都肆无忌惮,有一回爸爸问他:“你怎么就是玩不够手机呢!明知道作业没写完,你就不会自律一点,玩一会就关机吗?”

结果,小皮却无所谓地回答爸爸:“我妈就是定时闹钟啊!如果我玩久了,我妈肯定会告诉我,不许玩了,我自然就不玩了。在此之前,我仍然可以玩个够。”

孩子无心的一句话,揭开千万个家庭的“伤疤”。

果然,很多爸妈都有这个通病,会告诉孩子“别做什么”,不许做什么

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习惯,“等待”爸妈的命令,变得越来越没自控力。

不许想那个粉红色的大象

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不许想那个粉红色的大象。

参与者被要求,不要去想房间里有一头“粉红色的大象”。可结果,却没有人成功,大家都一样,脑子里会不可控地出现粉红色的大象。

这个实验就证明了一个道理,越是不要想的事情,大脑越容易记住。同理,越是被禁止去做的行为,我们也越容易去行动。

“禁止类”语言会摧毁孩子的自控力

很多爸妈习惯用禁止类语言,来管教自家小孩,控制孩子的行为。比如:不许吃零食、不许偷拿爸妈的钱、不许上课睡觉、不许熬夜玩游戏。

但是,爸妈们却发现,越是禁止让孩子干什么事,孩子往往越干什么。这种禁止类语言,对孩子来说几乎没有用

重点要说明的是:禁止类语言,不但没法引导出爸妈想要的结果。同时,还会加速禁止行为的发生。禁止类的语言,会间接性摧毁孩子的自控力。

举个例子来说,你越是告诉孩子,你学习差,你不要贪玩自己的玩具了。结果,孩子越容易玩乐享受,疏忽了学习。

放在生活里,如果你去告诉一个孩子,考试别紧张,手别抖。也许,孩子考试时更容易紧张了,根本发挥不出正常水平,手也更容易抖。

爸妈口里的“不要做”,等同于提醒孩子“去做吧”

韦格纳做过一个著名的“白熊实验”。他告诉被使者,不要想白熊。结果,每个人都会去想白熊。

韦格纳把这个效应称为“讽刺性反弹”,就是说,孩子会重点记忆你不准去做的事情,强化记住“不要”后面的内容。

这背后的理论原因很简单:孩子的头脑只会接收指令,却区分不出指令的对错。因此,孩子的大脑接收到“禁止性”语言的时候,并不会去分析该不该做。

越是不让孩子做的事,这个语言文字,越容易留在孩子的脑子里,驱使孩子去做这件事,最终就会摧毁孩子的自控力。

爸妈要想提高孩子的自控力,需要掌握技巧和方法‍

爸妈说话时,少说“不要”两个字

跟孩子讲话时,少说禁止性语言,少讲“不要”这两个字。爸妈可以用平和叙述的方式,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

比如,爸爸看见孩子在玩手机,想告诉孩子不要玩了,赶紧吃饭。那么,爸爸可以换种平和的方式来讲话,对孩子说“饭菜凉了,现在吃饭正合适。”

孩子就会得到正向的语言输入,大脑接收到的信号是“现在做这件事,正合适”,孩子的行动就会很积极,更愿意放下手机。

2-7岁时,爸妈要积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小孩子在2-7岁时,是培养自控力的关键时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思维力、自主意识、秩序、人际关系,各方面都处于敏感期。孩子会离开爸妈,去幼儿园跟小朋友们学习生活。

此时,爸妈训练孩子的自控力,将对孩子的一生都十分重要。

比如说,给孩子制定规则,让孩子按时起床、洗漱、睡觉。然后,如果孩子哪件事情做得好,爸妈可以给孩子一定的奖励,语言上的夸赞,或是玩具上的陪玩,都能鼓励孩子继续保持自控力,培养自律行为。

与其跟孩子说“不要”做某些事情,“不可以”怎么去做,不如用这种“模板式沟通方法”:现在+如何做某件事+好处

孩子感觉到这样做的益处,对这么做有兴趣了,自然就会去做了。

您可以尝试下这样的方法,试试孩子的自控力有没有提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