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冬
这是大女青2020年第 (总 )篇原创
楚:
见字如面
大晴了快一个月,今儿终于下雨了
这是冬天来的前奏吧,包括但不限于:
东后街路两边银杏耀眼养眼的金黄树叶掉光了
天府门口对面每天有装着大白菜、红薯、成捆大葱售卖的货车
早晨的车前窗有薄水雾
其实早已备好了靴子、厚衣服,我喜欢冬天一层一层的混搭穿法,多出不少乐趣来。
这也是多年以来面对冬天养成习惯的健康心理建设方法之一,同样包括但不限于:
吃很多肉食
买靴子
乐于呼朋唤友下雪天喝酒
一个人的冬天,当然要积极地为自己保暖取暖守暖,好能够储蓄到足够的热量能量力量,供来年新生。
和你视频,看到你们在宿舍里用功学习,虽然我口头戏谑,心里头还是很佩服赞叹的:
你们已然在飞速发展的强国环境下,早早被教育体制侵染到:大学更不可以放松,否则毕业后出路在哪里?
成功学俨然强势霸道地占领所有领域。连你大妈妈退休都不肯享闲,让自己学点东西忙起来才心安的样子。
我并非懒于给你写信,而是生怕自己又不知不觉像一个鸡汤导师,输出给你谆谆教导。
所以干脆就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不预设不构思不琢磨:
我的大学专业是丢给爪哇国了,副产品是:读了很多闲书,利用假期去了不少地方,和你爹谈了场恋爱。
会遗憾自己没有把专业学好吗?也没有了。“每一步都算数”的网络流行语是真的。
读的书,谈的恋爱,去的地方,这些东西给我的教益影响不亚于专业。
就算专业并未让我学以致用,但因为专业而迄今为止联系甚密的、像知己姐姐一样的主课老师、一众亲爱无间的大学同学,何尝不是这大学几年的收获呢?
可是上大学时并不知道,多的是焦虑啊:
我记得自己缺席系里组织的外语版话剧;因为我这个中学英语生学俄语,水平和中学学俄语的同班同学比都差很多,更别说系里其他班。
自卑得独来独往,不想和人说话。图书馆里可以闷一天,课本在手边,看得却是大部头的俄罗斯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做校电台主持,普通话比赛惜败,竟然只得了二级播音员。(该死的前鼻音后鼻音不分,至今改不了。你懂的)
也很气,不晓得处理自己的坏情绪,虽然很爱很爱播音,但会故意请假缺播两次。有没说过话的同学忽然来问我,怎么不去播音了?
年轻的时候,自己的情绪是天大的事啊!处理好它们简直难于上青天。
很小很小的事都会生自己的气:
有次穿条绒背带裙,秋天凉了,添了长筒袜,于是走路的时候裙摆吸腿,经过高年级女生的宿舍门口,觉得她们一定会笑话我。生自己的气,竟然边走边掉了几滴眼泪。
哦啊,可贵可爱可笑的青春啊。
一去不回的青春啊。
那是一个不伸展的、一面自恋另一面更自卑、轻易就会被旁人、外界、环境影响的、患得患失、敏感又傲娇、思虑过重、不快乐但又那么纯粹、简单、性情的自己。
每个年龄段都有那个年龄段的特征吧。
前几天咱俩视频我夸你那天漂亮,你立马就移开镜头,不肯也不习惯接受表扬,我虽然在这边“无情”地继续笑话你,其实何尝没看到在你这个年龄更狼狈的自己?
大二的夏天穿白色连衣裙,嗯,怀旧片里那种裙裾飘飘的样子:在学校东区碰见一个男的拦住我,他很诚恳地说,自己在汉口开有服装店,觉得我可以去他店里做兼职的穿衣模特。留了地址电话给我,并问怎么联系我。
之后他开始来找我,社会上的人,没上大学就工作了的,倒并不是登徒子,但一回两回之后,才晓得他怕是对我有好感,想追求我。可我已然有你爹这个男盆友了啊,当然拒绝了他。
说这个事是要讲什么呢?
是说我那个时候更加不会处理别人对我的表扬,所以这个男的夸我有气质可以做他店里的模特,我就信了。不知道他其实是另有所图。
傻气的有一批哈。
前几天读《自我关怀的力量》,心头激起剧烈回响,它很多地方都描摹到青春期的自己,比如这一章:
有时候,发现自己的优点反而比发现缺点更难,因为人们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爱慕虚荣,即使偶尔想想自身的优点也会让我们感觉不自在,正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几乎很少接受他人的称赞。比如:“玛丽,你真漂亮!我喜欢你这件衬衫。”“哦,谢谢!但是我身材不好,身材丰满的人穿起来会更好看的!”可见,赞美会让我们感觉不舒服、难为情,并且这种反应通常是无意识的。当然,恭维比侮辱感觉好多了,又有多少人会真正接受别人的赞美并悦纳它呢?很多实例表明,我们在听到别人的称赞时,往往会认为这是一出恶作剧而不是出自内心的赞美,这种感觉通常源自于上述的畏惧心理。
畏惧的表现之一就是防止别人建立过高的期望值。对自己的优点轻描淡写意味着我们可能会带给大家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而不是让别人失望。假如你在足球周赛之前反复地跟大家强调,你是一个多么垃圾的球员,如果你意外地踢进了制胜一球使你们队获胜,你的队友们会非常惊讶:“我不知道你竟然这么厉害呢,太棒了!”同时,如果你在比赛最后错失了关键球,大家也会关怀地跟你说:“你已经很努力了!”相反,假如在足球周赛之前,你对自己的球技过于自信并表现得洋洋得意,那么此时大家就会对你反唇相讥:“喂,我可记得你曾说你是学校足球队最优秀的运动员啊,哪所学校?难道是瘸腿驴学校?”
畏惧的表现之二是我们恐惧将自己内心的邪念释放出来。如果我们习惯于看扁自己,那么意识到自己的优秀品质会让我们觉得非常不适应。个体对自我的认知通常融入了缺憾感,使得我们害怕承认自己是杰出的、有价值的人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某种程度上这种感觉就像死亡对我们的威胁一样,消极的自我认知反而会使个体奋起。
第三个畏惧表现是如果自己在团体中一枝独秀会影响自己的发展。毋庸置疑,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的时代,需要不断地表现出过人之处,才会感觉良好,然而高处不胜寒。一些心理学研究发现,越优秀,爬得越高,就意味着与他人越疏远。尽管我们希望自己具有高自尊,但本能会告诉我们这样会导致他人与我们疏远,从而变得孤独。如果我承认我的优点,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比你更优秀,咱们两个不能再平等地进行交往了呢?这种渴望与畏惧的两极效应使得高自尊并不会带给我们丝毫的舒适感。
托马斯是一个技术公司的会计,当有人赞扬他的时候,他总是感觉极其尴尬和不自在,比如,有人称赞他的工作做得好,他会出于礼貌迅速回答“谢谢”,然后尽快地转移话题。当人们向他致以积极的关注时,他感觉自己像是一条被拎出水面的鱼,令他反胃。他并不知道在接受他人赞美时应该如何表现,或者说如何悠然地享受他人的赞赏。同时,他对他的上司害怕得要死,因为他的上司梳着大背头,常以为自己是最了不起的人物,虚荣而且傲慢,他可不想让自己也成为上司那样的人。其中的原因是,我们通常喜欢银幕上谦逊、不爱出风头的英雄,而不喜欢那些骄傲自大的人。除了自恋狂自己,没有人会喜欢自恋狂。如果我们肯定自己的积极品质并且为之高兴,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以自我为中心了呢?以自我为中心是不讨人喜欢的呀,难道不是吗?这多少有点纠缠不清、进退两难。如果我们承认我们自身的优点,就意味着我们的品行不好,所以为了让自身感觉舒服点儿,我们不得不关注自身的缺点。荒谬!难道不是吗?然而,我们所有人平时可都是这样做的呀!
那么,如何才能既为自己的优良品质而欢呼雀跃,又不掉进自我中心的陷阱里呢?我相信答案仍然是自我关怀,尽管方式有所不同,我习惯称之为“自我欣赏”。在承认所有人都有优点和缺点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尽情地陶醉于自身的优秀品质当中,而不会唤起骄傲自满、优越感以及自负等情绪体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写道:“人类最深的本性是渴望被欣赏。”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在没有他人的帮助下就体验到被欣赏的感觉,并且可以坦诚我们很漂亮,不是因为我们真比别人漂亮,而是因为我们表现出了人类本性中最漂亮而且美好的一面
那天我把书里的另一段诗摘发给了你:
我们最深的恐惧,
不是我们无能。
我们最深的恐惧,
是我们的强大超出自己的想象。
让我们害怕的,
是我们的光芒,
而不是我们的黑暗。
我们总是问自己:
“我是谁?竟如此光芒四射、才华横溢?”
事实上,我们又不是谁呢?
放低自己,并不能帮助这个世界。
一味羞涩,也不能让周围的人感到更加安全。
我们是可以闪闪发光的,
就像所有的孩子一样。
当我们允许自己的光芒散发出来,
也会不经意地允许别人也这样做。
当我们从自己的恐惧中解放出来,
我们的存在自然也会解放其他人。
——玛利安妮·威廉森(Marianne Williamson)
《回到爱中》(A Return to Love)
Shining monment :
重塑
微习惯
形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