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教父的B面:李嘉诚、赌王等巨贾不光彩的致富道路

2020年的5月,赌王何鸿燊去世,各路媒体报道满天飞,吃瓜群众也是看了好些天热闹,大家一边感慨有钱人的遗产可真多,一边吃瓜遗产分配的大戏。

除了何鸿燊,来自港澳地区,经常出现在媒体聚光灯下的富豪,还不少。

前些年,“李超人”李嘉诚也是连连登上各大新闻版面。想当年我写作文的时候,可没少拿他的励志故事来举例子。你看,多好的素材啊!从小辍学、一无所有,全凭自己一双勤劳的双手,白手起家、创业有成。

更加难得的是,在成为香港首富以后,他还是不改勤俭节约的本色,坐拥百亿资产,却只给自己开区区一万港元的月薪。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他手上戴着的手表,甚至比记者戴的手表还更便宜。

如果您还没被机场成功学洗脑,您会不会好奇,这些富豪们真的就像他们表现出来的,那么正面、那么无可挑剔吗?李超人他们真的就是白手起家创业成功的吗?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亚洲教父》,就是来满足各位的好奇心,专门起底东南亚,包括香港地区的这些富豪们的。

1.教父的产生

早在17世纪,也就是明末清初的时候,就有不少中国人到东南亚去打工、经商,甚至全家都搬到那儿去。这在历史上,叫做“下南洋”。

随着航运技术的发展,还有清朝的一次又一次的社会动乱,越来越多的华人选择来东南亚谋生。华人移民越来越多,这就给东南亚政府出了个管理难题。他们想到一个方法:用华人来管华人。

初期的东南亚华侨,自己就有一套管理的组织,就有点类似于古代的“乡绅自治”,还有现在的村委会、居委会之类的基层自治,由几个有名望的人带头,自发地组织起来,进行自我管理。

李嘉诚家族

这样一来,原来在经济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华人,慢慢地也在区域管理方面有了更多的权力和责任。

作为交换,他们也从当地手里,拿到了更多的经济特权,甚至是鸦片、烈性酒、烟草之类的征税权。就这样,当地政客手握政治权力,华人精英掌握经济命脉,两方密切配合,形成了运转有序的合作模式。而这种合作模式,一旦形成,就好像有了惯性,渐渐地反倒成了一种默认的历史传统。

聪明的东南亚政客早已意识到,只要能利用好这些善于经商又有政治依赖性的华裔富豪,对于巩固统治实在是好处多多。这才有了如今这一个个响当当的“亚洲教父”。

2. 教父开银行,自制“提款机”

可能是因为和政治权力关系太密切,而东南亚的政局又太动荡,一直以来,教父们都很难从欧美的银行贷到款。

怎么办呢?不少教父们就看准了东南亚国家在银行监管上面的漏洞,另辟蹊径,琢磨着自己来开银行。

东南亚地区有个类似的特点,那就是高储蓄率,老百姓普遍勤俭节约,有点积蓄都往银行存。

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十年里,银行存款平均每年递增20%以上,另一方面,政府对于银行的管理却十分宽松。比如90年代中期的印尼,只要你交个1200万美元的入会费,就能办一个自己的银行,吸纳存款。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教父们几乎可以在零监管的环境中开银行。

开了这个银行,就好比自己家搁了一台自动提款机,老百姓源源不断地往里面存钱,而教父们只用付一点点存款利息,就能把这些现金拿来自己用。你说吓人不吓人?

邱德拔

比如新加坡的前任首富邱德拔,他就跑到马来西亚去开了一家银行,短短六年就开了一百多家分行,这其中大部分的钱,都贷给了他自己。后来,马来西亚政府意识到了问题,强迫他放弃控制权。邱德拔就转移阵地,又跑去文莱开银行,继续给自己贷款。就这样,一直持续了20年,直到文莱苏丹的儿子,也就是文莱的太子来查账,他的行为才被曝光。

3.教父的“奴隶”经理人

在东南亚,教父们最主要的工作经常是在高尔夫、“红白喜事”、请客吃饭中完成的,处理好人际关系、政治势力,搞定关系到核心现金来源的许可证才是头等大事。

至于公司的实际管理和具体事务,就交给经理人处理,这些人才是真在拼命工作的人。

用作者的说法,这些帮教父们拼命工作的经理人们,就是教父们的奴隶,而里面最重要的那些左右手,就是“奴隶头目”,每天要做大大小小各种事,把教父们的指示上传下达,保证完美地执行完毕。

像金龙鱼老板郭鹤年,他的前任“奴隶头目”理查德·刘,有时候工作着工作着,眼泪就掉下来了。为什么?压力太大。最后,2002年的春节,他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国际机场猝死了。

说起来也是让人唏嘘。这些“奴隶头目”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忍受着教父高强度的工作要求,可是在公司的管理经营上,始终没有太大的话语权。工资可以给,股票期权也能给一点,可公司的未来,总归会被教父传承给自己的后代,至于经理人们想要分一杯羹,那是痴心妄想。

如果说在教父们大权独揽的财富王国中,这些“奴隶头目”还算是融入了教父生活的身边人,那么大多数的管理人员,基本上就只能算是圈外人了。

赌王

对于教父们来讲,这些人就像随从一样,有些确实有专业的才能,但还有很多人被聘用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怎么讲道德,能帮教父们处理掉一些不够体面的事。

对教父的财富帝国来说,最重要的永远不是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或者管理系统的先进与否。无论是“奴隶头目”还是外国随从,都不过是价格不同的劳动力而已。从这点来说,无论教父们一手打造的财富帝国有多么庞大,它和那些充分竞争的跨国企业,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4.教父的B面

虽然在我们这些老百姓看来,这些教父们一个个风光无限的。可面对政治权力,归根结底,他们只是依附者。

比如菲律宾商界的传奇人物陈永栽,在1965年菲律宾的独裁者马科斯上台以前,只不过是个看门的而已,却凭借和马科斯的关系,一跃成为东南亚的“烟草大王”,业务涉及到银行、地产、航空、咖啡等等众多领域。

可是,东南亚政局的特点是什么?不稳定。你依附的那棵大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倒了。

在这个过程中,怎么树立一个正面的公众形象,洗白自己,就成了教父们的必修课。

于是在媒体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白手起家、勤俭节约的创业故事。像李嘉诚面对采访时,会谈到自己不到15岁辍学,每天工作16个小时。可是他不谈的是什么呢?是他娶了有钱舅舅的女儿,他所经营的事业是在岳父生意的基础上扩大发展,这才是真正对他日后成就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

香港大学的前校长王赓武,在接受本书作者采访的时候就说了:“我从未见过一名苦力出身的商贾。”

邵逸夫

邵逸夫,上海纺织富商之后;李兆基,先辈是成功的银庄主人;郑裕彤、董浩云、吴光正、苏海文,哪个不是娶了个有钱有势的妻子?所谓的草根阶层,白手起家,大多不过是为了粉饰自己的故事罢了。

可做人哪能天天演戏呢?那可多累啊。教父们心里有不安,有患得患失,可偏偏又没有什么推心置腹的朋友,社交生活也是枯燥乏味,于是内心也经常感到孤独和不安全。

如果一个人感到很孤独、极度没有安全感,那么会怎样呢?要不就是极度渴望别人的认同,要不就是产生极度的控制欲,要不就是用声色犬马来麻痹自己。

而在教父们的身上,这三样都占全了。

很多教父们特别执着于一个虚名,什么名誉博士、皇家爵士、太平绅士,来者不拒,而且越多越好,甚至还要多方钻营、千方百计地去争取。像赌王何鸿燊就总是坚持要下属用英语称呼他为“何博士”。他们就是想从这些荣誉和头衔里头,找到一种自己被认可的感觉。

再一个,大部分教父总是紧紧地控制住他们能控制住的东西,给自己更多的安全感。之前我们说到,教父对自己的财富王国是大权独揽。

而在家庭生活里,教父们也一样是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对自己的子女常常是既严格又吝啬。很多教父的孩子们已经人到中年,可不管是公司开会,还是宴会闲聊,只要有老人家在场,也照样是噤若寒蝉,不敢随便发表意见。

刘銮雄

而说到教父们平日里用来排忧解闷的方式,那就更好猜了。

一个是养情人。像香港富商刘銮雄,人称“女星狙击手”,像洪欣、蔡少芬、关之琳、李嘉欣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大美人,都曾经和他纠缠不清。

再一个是赌博,用书里面一个亿万富豪的说法,他认识的富豪圈里,除了何鸿燊和霍英东,其他个个都是大赌棍。

其实,亚洲教父的故事,是东南亚这个地区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理解教父可以让我们看见更真实的东南亚。希望读完这本书,我们都能更好地认识这群邻居们的过去和未来。

编辑|凉山

排版|凉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