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意识到底是从哪来的?来自于大脑还是其他地方?
我是谁,是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哲学问题。我们都知道“我就是我”,可是谁也没法解释出来“我”到底是什么。
“我”指的到底是我占据的这个身体呢?还是一个意识呢?还是无数个瞬间的“我”抑或它们构成的一个整体呢?
说得太哲学了,这个问题就永远也说不完。我们不妨仅仅考虑科学的部分,那么“我”应该就是一个意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的意识到底从哪来呢?面对生活中的事件,意识是怎么指导我们的行为呢?
根据我们现在的认知,人类的大脑掌控着一个人的主要思维(此外还有菌群等,今天我们不做讨论)。也就是说,你想要做什么,有什么样的性格,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你的大脑,通过大脑的思考来做出反应。
可是,我们的大脑只能控制我们摇头,走路,摆手,可是究竟是谁控制我们的大脑发出摇头,走路,摆手的指令呢?那就是意识。意识和行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比较玄一点的话说,就是灵魂和肉体的区别。
那么,意识为何会出现,它为何能够让你在刚才选择点开这篇文章,它为何能够控制你用手指再继续翻动呢?
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塔姆·亨特和乔纳森·舒勒十年磨一剑,提出了他们的理论:意识与振动有关。
在宇宙中,振动是无处不在的,不论是波,粒子还是看起来静止的物质,其实都处于振动的状态。比如两种不同频率振动的物质,放在一起,就会逐渐变成同样的频率,也就是共振。这个振动并不仅仅是我们认为的那种震颤,甚至包括月球和地球的潮汐锁定所导致的月球只有一面朝向地球,也是属于另外一种形式的振动。换句话说,他们所说的振动,是大量个体在一个整体环境下实现协调的现象。
他们认为,人类的意识,归根结底,也是一种振动。
亨特与舒勒认为,在我们体内的各个部分,其实都处于这样的振动状态。它们各自有各自的振动,产生的结果叫做“微意识”,无数的微意识再实现共振,最后形成了我们的意识。
还有另外一支研究团队,曾经对意识进行了另一方面的研究。
他们通过对被试者的大脑活动进行研究后发现,被试者在进行某种下意识的活动之前,他们的脑部似乎早就有相关的活动痕迹。
比如在对某一件事摇摆不定的时候,被试者的大脑会对两种选择都进行一遍思考,最终更强大的那个选项最终会提升大脑活动,最终决定这个人的选择。
这与前面的说法没有密切的关联,但是二者之间也并不完全矛盾。
总之,对于意识究竟是怎么产生的,科学家们依旧还是无法完全找到答案。说起来,这也确实是个哲学的问题:即使我们找到了意识产生的原因,那么那个原因又是怎么出现、为何出现的呢?
只能说,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也许从更高的维度上来看,我们认为的所谓终极难题,可能都是小case。
宇宙是如此的神秘,或许我们还需要很久很久的时间,才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