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奏响新时代“黄河交响曲, 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

这是第1266篇分享

规划群已建立,根据文末提示进

正文共计2167字,阅读预计7分钟
昨日在郑州举行的全市文物局长会议,全面回顾“十三五”时期全市文物工作发展成就,安排部署2021年重点任务,为“十四五”时期全市文物事业谋篇布局。
01

全市已开放和新建生态遗址公园41处

“十三五”期间,郑州市立项研究课题、开展科研项目200余个,成功举办“中国首届考古学大会”“中国考古·郑州论坛”(论坛永久设于郑州)“亚太地区都城遗址与历史城市保护研讨会”等十多个系列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启动全域文物保护利用核心示范区规划建设,重点推进商代王城、黄帝故里、河洛汇流、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荥泽古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大运河文化带、黄河文化遗产廊道项目建设,打造郑州黄河文化国际交流的“世界名片”;
高起点谋划以构建沿黄文化带、环嵩山文化带和中心城区文化板块构成的“两带一心”城市文化总体格局为抓手,发挥郑州历史文化反映中华文明起源的优势,构建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不断提升黄河文化的全球吸引力、辐射力和感召力。全市文物系统还积极探索“生态保遗”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开放和新建生态遗址公园41处,建成各类博物馆68家。

倪小保  摄影

02

文物考古前置改革成效明显

五年来,郑州文物考古前置改革成效明显。市政府2018年研究出台《关于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改革的实施方案》,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试点实施考古前置改革的做法,先后得到国家文旅部、国家文物局、国家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充分肯定。
市文物局与市公安局持续联合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侦破各类文物犯罪案件5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1名,其中公安部重大文物案件A级通缉逃犯2名、B级通缉逃犯2名,缴获涉案文物200余件(片),对文物犯罪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每年执法巡查数量200余次,巡查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388余处。
马健 摄影
03

全市建成各类博物馆68家

五年来,郑州文物文化活动更加“鲜活”多彩,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建成68家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二、一级博物馆达到10家,馆藏文物65万余件,珍贵文物10万件。相继推出《古都郑州》《君子四艺——琴棋书画艺术展》《天工追梦——郑州古代科技文物展》《千秋二七》等精品展览560个,累计接待观众4300万人次。
04

三大项目列入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重点项目

去年,郑州黄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高质量推进,巩义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世界大河文明论坛、黄河国家博物馆三个项目列入党中央、国务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重点项目。
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国仰韶文化博物馆)列入全市“十大文化工程”。市委市政府研究成立夏文化研究专班,国有土地出让考古前置改革被省深改委评为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考古重大发现新闻入选“国内十大考古新闻”。
张为涛 摄影
管城区商代王城保护一期工程完工,中原区二砂文创园首期项目建成开放,二七区百年德化历史文化片区二七纪念塔、原日本驻郑领事馆旧址本体保护完成修缮;启动实施“大博物馆体系改革”。
郑州博物馆新馆竣工试运行,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陈展加快推进;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开工建设。全市博物馆纪念馆去年举办各类主题宣传社教活动500场次,受众覆盖面达500万人。
05

到2025年

“两带一心”文化大格局初具规模

会议还研究部署了“十四五”时期全市文物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到2025年,构建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郑州市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郑州市全域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总体规划》项目全部启动,“两带一心”城市文化大格局初具规模,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主体建成,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黄河国家博物馆、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相映成辉,系统研究、展示、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夏文化研究、革命文物、石窟寺保护专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全市文物资源状况全面摸清,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重要安全设施齐全、人员机构健全;
文物考古力量明显增强、文物保护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具有郑州地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之都”日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和社会教育作用更加彰显;
馆藏文物利用效率明显提升,文博创意产业健康发展。
06

全力打造一批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

“十四五”时期,全市文物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为:

全力打造黄河国家博物馆、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一批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举办2021年第九届“博博会”、2022年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

“两带一心”规划建设初具规模、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地位和作用显著;

百处生态保遗项目和百家博物馆建成质效全面提升;

郑州区域夏代遗存系统性考古研究和夏文化研究传播工作形成一批成果;

全市考古能力和考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文物勘探考古前置改革实现全域覆盖;

文物安全智慧监管平台投入使用;

郑州国际文化知名度、美誉度、向心力和凝聚力全面提升;

郑州基本建成世界级黄河文化旅游带、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互鉴的综合基地、探寻体验黄河文明的重要窗口、世界华人寻根拜祖圣地的标志性文旅强市。

本次分享结束 信息综合郑州发布及网络编辑而成
文中规划图 版权属原单位及作者拥有
(0)

相关推荐

  • 梦凡的“人文修养”之路

    非常感恩我们云味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给我的学习机会,感恩我们马帮主给我给我的人生礼物,感谢李军老师的引导与鼓励,感谢庚午班同修的陪伴与支持. 在三个月的学习中,我最大的体会有以下三点: 1知晓" ...

  • 小长假出游灵感,试试神秘考古游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在考古工作者坚持不懈地调查.勘探与发掘下,神秘的三星堆遗址终于"上新"了!据悉,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中,已陆续 ...

  • “2020年郑州市首届十佳地标打卡地”出炉 商代都城遗址、郑州博物馆等上榜

    2020-11-19 08:01:51来源:中原网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成燕) 昨日,"2020年郑州市首届十佳地标打卡地评选结果"颁奖仪式在郑州电视台演播室举行.郑州商代都 ...

  • 2021年兰州大爆发!一大波“新地标”即将面世!这次绝对不忽悠...

    兰州兰州(lanzhoulz8)--讲述兰州今日头条,倾听金城人情世故!在这里,只有兰州人自己的故事...数万人订阅的专属于兰州人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兰州兰州"免费关注. ...

  • 河南当之无愧的无价宝地,有人问有没有假货,当地人瞬间变脸!

    来到一个城市旅游,如果想彻底了解这个城市的文化,那最好去博物馆去转一转!正值假期,河南郑州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遇到了一件哭笑不得的事情,竟然有游客怀疑博物馆文物的真实性! 郑州市博物馆文物藏品丰富,共收藏 ...

  • 东方博物馆之都,看其它地方不可能有的博物馆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我们去不同的博物馆或许可以看到不同的展品,但是到洛阳可以看到与众不同的博物馆,洛阳有着各种类型的博物馆,洛阳是朝着东方博物馆之都的目标来建博物馆的.洛阳有很多博物馆的名 ...

  • 郑州博物馆新馆4月30日开馆 5月1日面向公众开放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成燕 通讯员 任梦薇 文/图)一个全新的文化地标即将在郑州西区绽放华彩.记者昨日从郑州博物馆了解到,位于文翰街的郑州博物馆新馆将于4月30日正式开馆,5月1日面向公众开放.届 ...

  • 从双槐树 看五千年前的黄河文化走廊

    来源:河南日报2021-04-15 09:29 X 伊洛河与黄河的交汇处是河洛文化中心区域,"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洛地区向来被视为中华文明的腹心地带. 在此不远处双槐树遗 ...

  • 都市圈高品质发展推动城市更新,郑州如何实现三级跳?

    地盘说 城市建设的细节不是一张蓝图看着美观就可以的纸上谈兵,而是一砖一瓦不容空想的真实累积. ✍️撰文| 秦楚 ☞ <地盘>特邀撰稿人 郑州,正经历一场空前绝后的蝶变. 金鸡百花电影节才刚 ...

  • 三星堆为啥神秘?汉服最早何时出现?考考你!

    说到传统文化 你最先想到的 是红墙绿瓦的庄严肃穆 还是霓裳羽衣的温婉悠扬? 不过近些年以来 传统文化也学起了网上冲浪 这些固定的视角 也在被更"网红"的画风取代 越来越具" ...

  • 郑州市积极推进博物馆建设

    郑州市积极推进博物馆建设 队伍壮大日争新 精品迭出特色浓 郑州多家博物馆丰富多彩的展览活动让市民陶醉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 本报讯(记者 成燕 通讯员 王羿 文/图)博物馆是一座城市重要的文化符号.202 ...

  • 《唐宫夜宴》为什么能火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2-22 03:13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崔志坚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杜倩 光明日报通讯员 刘少乡 "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