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始皇帝,败也始皇帝,秦始皇才是秦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大秦之后,废分封、设郡县、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甚至自命为始皇帝,一心想着自己的大秦万世不灭。可惜老天爷并没有让他如愿,在他死后,天下大乱。农民起义让秦朝再次陷入了战争的泥潭,不久之后盛极一时的大秦二世而亡。在后世将秦朝的灭亡归咎于严苛的秦法,但是制度旨在为人服务,所以秦朝的灭亡其实是秦始皇的主观错误的一种延续。

秦始皇在主观方面的错误主要有四点:

其一,秦始皇统治时期,过多的徭役、兵役超出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

但凡经历战争而建立的朝代,在建立之初,都会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新生的政权得到天下百姓的拥戴。但是秦朝,这个由秦国发展而来的朝代,在统一天下后,非但没有给老百姓休养生息的时间。在社会生产力没有得到恢复发展的情况下,始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征发民众修建阿房宫,修建长城,修骊山陵墓,征兵扩大疆土,与匈奴等少数民族作战,如此一来渴望休息的老百姓便对秦朝的统治十分不满。

再加上这些工程即便在现如今社会都是非常浩大的工程,在那个技术水平低下的时代,单单是为了建造阿房宫跟骊山陵墓,秦始皇就动用了七十万人服役,很多人在这一过程中累死了。号称秦国高速公路的驰道,修建难度倒还算好,奈何长度太长,再加上已经将人力投入到阿房宫、骊山陵墓当中。在没有合适的男丁的情况下,秦始皇连适龄的女丁都征用上了,史载:“丁男不足,又发丁女”。

除了徭役之外,秦朝的兵役也很沉重。军国主义帮助秦国统一了天下,却也给秦人带来了渴望战争的基因。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五路大军共50万人进攻南越。远征南越,可不像秦始皇想象中那么简单。粮草的运输,让秦始皇不得不再次征用民力去开凿灵渠、运送粮草。在打下了南越之后,为了维护对南越的统治,还强迫人口的迁入。北方边境上,与匈奴的战争同样征用了大量的兵力、民力。除了蒙恬的30万戍边将士之外,还有数十万修建长城的民力。如此一来,劳动力都在征发之中,谁还能种地?国家哪有经济来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根基的秦朝犹如没有地基的高楼大厦注定支撑不了多久。

其二,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导致宗族力量薄弱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了一个宫廷大会,当时的丞相王绾提出,燕、齐、荆等地离国都咸阳太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不如封秦始皇的儿子们,以及嬴姓宗室子弟为王,让他们带着军队驻守这些地方,以维持天下安定。但是王绾的提议被李斯否定了,秦始皇同意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郡县制相比较于分封制,有利于中央的统治,秦始皇为了建立一个流传万世的王朝,推行郡县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废除分封制却也让宗族力量,在李斯、赵高乱政的时候无力反抗、干预。而且王绾所提到的燕、齐、荆等地远离国都,不方便管理,从后来农民起义席卷全国的速度就不难看出,倘若有嬴姓宗室子弟在这些地方为王,那么农民起义也不会开展得如此之快。

其三,秦始皇在全国布置的军力不平衡

秦朝最主要的军队有三支。一支在咸阳附近,可以称为“中央军团”,它最主要的任务是保卫咸阳,同时监管修宫殿、造陵墓的壮丁和刑徒。一支军队驻守在长城边塞,可以称为“北方兵团”,它最主要的任务是与匈奴作战,同时监管修长城的壮丁和刑徒。还有一支驻守南越,可以称之为“南方兵团”,它的主要任务是镇守南越,维护帝国在岭南地区的统治。

陈胜吴广起义后,南方军团不听号令,拒绝北上。真正能够用于平叛的只有北方军团跟中央军团。随着战火在全国范围的蔓延,两支军队只能东奔西走,疲于奔命,军力部署上可谓漏洞百出。也正是因为如此,刘邦才能如此轻松地进入关中,攻入咸阳。

其四,秦始皇没立皇后与太子

秦朝灭亡的导火索是赵高的乱政。秦始皇去世的时候,赵高联合了李斯篡改遗诏,改立胡亥为帝。胡亥登基之后,一番操作直接让秦朝崩盘。如果秦始皇有设立皇后跟太子,那么在他去世的时候,好歹还有皇后来主持大局,而李斯也不敢配合赵高篡改遗诏。如果早早便将扶苏立为太子的话,也轮不到胡亥这个二世祖来毁坏国家。所以说胡亥成了秦朝灭亡的“背锅侠”,实际上秦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是秦始皇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