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显黑胶魅力的进阶产品 Acoustic Solid Solid Machine

Solid Machine的模样相当好看,而且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调整也很容易,整体重达35公斤。

  Acoustic Solid创立于1997年,在众多唱盘厂牌中,算是很晚才加入市场者。不过,来则早不如来得巧,1997年进入市场刚好要迎接黑胶复兴,显然这个时机拿捏得很准。当开始时是以E.Wirth Partership之名营销,后来这家公司的创立者之一自己在自家地下室与父母的车库中打造黑胶唱盘,这个品牌才算真正开始建立,此时创立者则是Karl与E Wirth。

Solid Machine的Platter重达15公斤,轴心以工具钢制成,底部有一个陶瓷小圆珠,用来与轴套底部的铁氟龙接触。

切入时机恰当

  由于事业正式开始,所以在1999年,他们就开始寻求适当的地点建厂。2000年在位于邻近地区Altdorf市找到一块地,秋天就开始动工,2001年完工迁入。同时在2000年,他们成立Wirth Acoustic Engineering GmbH,也到香港开拓业务,就这样开始了AcousticSolid的事业。2006年他们因为产能需求而扩厂,同年也是他们备感光彩的一年,因为德国经济部长,以及Baden-Wurttemberg的自由民主党魁都曾来参访工厂。

Solid Machine的底座以35mm厚度铝合金制成,黑色的轴套是以树酯材料制成,降低轴心与轴套的摩擦。

  2010年,Acoustic Solid的业务持续扩大,于是买入CNC机器,开始在自家工厂内制造金属部件,2011年再度买下邻近土地扩厂,为了因应厂能需求,又购入更多CNC机器。今天,Acoustic Solid的黑胶唱盘营销全球35个国家,其中亚洲是最大市场。

  从以上的简述看来,好像制造黑胶唱盘大卖是很简单的事,实际上并非如此。AcousticSolid能够开创出黑胶唱盘事业,应该是得力于德国坚实的传统工业水平。德国虽然没有台积电,没有鸿海,但是德国的传统工业实力深植民间,要做出精密的黑胶唱盘轴心与Platter并不困难。只要售价不是高不可企,成功的机会很大,AcousticSolid就是如此。

这是用来调整水平的脚座,原厂附有大扳手,只要轻松扭动就能改变水平。

产品型号众多

  Acoustic Solid的产品线很简单,分为Aluminium Line与Classic Line。所谓Aluminium Line就是底座采用铝合金制成;而Classic Line就是采用木制底座。Aluminium Line共有五型,最贵的是Solid Royal,再来是Solid Edition,接着是Solid Machine,再往下是Solid Machine Small R,最便宜者是111 Metall。而Classic Line共有12型,显然价格比较适中。这12型唱盘中,只有Solid111 Poliert采用压克力底座,其余都是木底座,由于型号太多,我就不说了。

黑胶唱盘的水平很重要,所以要用水平仪每个地方都量测,务必都能达到水平为止。

四个面向

  我常说,要挑一部黑胶唱盘,可以从四个面向去看。第一是设计合理。第二是结构简单。第三是制造精密,第四是调整容易。如果能够符合这四个条件,即使平价产品也会有不错的声音表现。反之,若是不符这四个条件,您所花的钱就有很多是用在不必要的花俏设计上,而且往往可能会有反效果。

  一部唱盘设计如果违反物理或机械原理,无论做得再花俏,文宣说得天花乱坠,最好还是远离,因为您付出的钱有很大部分是在买故事。而在结构方面,一定是越简单越好,因为越简单,所需要的部件就越少,出错的机会也越少。有些设计往往为了改善某一个小地方,但却必须用更多复杂的方式与部件,如此一来出错的机会反而升高。所以,我认为结构越简单越好,黑胶唱盘不就是让它能够以精准的转速稳定转动,而且要求轴心摩擦震动越低越好吗?

Solid Machine的马达是根本体完全分离的,保证马达的震动除了透过细细的带子之外,没有其他方式传入Platter。

制造精密

  制造精密绝对是关键,同样的精密要求,结构简单者绝对比结构复杂者更不容易出错。一部黑胶唱盘能够有精密的Platter与轴心,再外购一个精密的马达,差不多就成功了,至于黑胶唱盘的避震留给消费自己处理就好。想要彻底避震,我建议工业用主动式避震台,奈米级的仪器都用这种主动式避震台,有哪种黑胶唱盘的避震措施会胜过它?如果不想买主动式避震台,您当然可以用各种别出心裁的方式去避震,但效果如何就有待求证了。

  最后一项要求是调整容易。有些黑胶唱盘光是调整水平就要花好大的功夫;有些则在组装调整上必须十分小心;有些则需要二人合力组装调整。不是说组装调整复杂就不好,但是如果能够以简单的组装调整就能达到相同目的,何者为优呢?

Solid Machine采用同步马达加上微处理控速调整,微调转速时要要耐心,慢慢调。

不要过度设计

  除了以上四个面向之外,有时还要注意是否「过度设计」?例如,Platter的重量理论上越重越好,因为重量可以产生飞轮效应,让Platter在转动时能够更稳定。不过,Platter越重,也代表轴承(Bearing)负担越重,摩擦力可能越大,轴心转动时的震动也越大。所以,Platter的重量适可而止,过与不及都不好。Platter如此,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让我们先从上述四个要求来看SolidMachine。SolidMachine属于硬盘设计,没有以弹簧悬浮或避震,转动的转盘部分与底座是分离的。所谓的底座就是一个以金属管构成的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端各有一个角座,角座上有凹孔,这三个凹孔就是要崁入转盘部分的。为何要以金属管构成三角形底座呢?用整块铝合金去削切出底座不是更威吗?整块金属的底座虽然很威很重,但不要忘了,整块的金属底座所蓄储的震动能量会比三角金属管还大。站在降低震动的角度来看,SolidMachine的三角金属管底座效果更好。何况,三角金属管底座的成本应该也比整块金属底座还低,可以降低售价。

这是原厂所附的唱臂,是跟Rega所订制,调整很简单,但也没有提供更精密的调整。

Platter重15公斤

  再来我们看Platter本身,Solid Machine的Platter以铝合金制成(掺入铅),重达15公斤,厚度60mm,这么重的Platter主要用意是产生飞轮效应,让Platter在转动时更稳定,同时也降低马达的负荷。Platter重达15公斤,一定要有一个够重的底盘撑起这个Platter。没错,Platter的底盘也是一块跟Platter一样材料制成的35mm厚圆形底盘,底盘中央安置轴套。使用时先在轴套内注入一些原厂所附的润滑油,再把Platter轴心小心对准轴套放入即可。

  而底盘向外伸出三支脚,这三支脚可以调整高低。使用时先找个扎实的音响架或某处把SolidMachine放好,再以水平仪量测SolidMachine的Platter处与三支脚处,如果水平仪的气泡无法维持在正中,要以原厂所附的大型扳手转动那三支脚,务必让水平仪在上述四个地方量测起来都是水平的。这项调整水平的过程也很简单,调整好之后再以原厂所附的「盖子」盖住那三支脚就可以,不必锁也不必旋转,真的简单。

请注意唱臂管的位置是否太偏外了,如果太偏外,黑胶唱片最后一轨可能会无法播放。

轴心设计精良

  Solid Machine的轴心设计并没有别出心裁,还是依循传统许多厂家已经使用的方法,那就是在工具钢轴心底部镶一个陶瓷小圆珠,另外在轴套底部垫一块铁氟龙,轴心转动时小圆珠与铁氟龙接触,摩擦力很小。在轴套内部还有一层树酯材料做成的内轴套,工具钢制的轴心就与这树酯材料的软内套接触,可以吸收一些轴心的震动。加上轴心有注入润滑油,更进一步增加轴心的润滑度与降低摩擦。这样的设计没有花俏,却很实用。

Solid Machine的转速可以调到很精确的数字,不过要有耐心。

马达分离

  Solid Machine的马达跟唱盘本体完全分离,放在唱盘旁边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只是不要让硅胶带绷得太紧即可。这样的设计也没有花俏,但完全免除隔离马达的繁复工序。与Platter的接触只有那条细细的硅胶带,马达本身的震动透过细细的硅胶带,能够传导到厚重Platter上的震动也就极其轻微。在马达转动时,我用手触摸马达筒,可以清楚感受到马达的震动,显然马达跟唱盘本体完全分离是对的。

  Solid Machine的马达采用一般惯用的同步马达,所谓同步马达就是转速跟市电的频率完全同步,台湾的市电是60Hz,欧洲是50Hz,只要电力公司的供电频率不变,马达的转速就不会改变。不过,由于硅胶带总会有松弛的一天,此时就会影响转速,所以SolidMachine还提供一个电源开关与33/45转切换器,上面可微调转速。这个电源切换开关也是与唱盘本体分离的,想要放在哪里就放在哪里,完全不会干扰到唱盘本体。

  唱盘一定要有电源才能转动,SolidMachine的电源供应也是分离的,不过并不讲究,只是一个类似笔记本电脑的那种小小电源供应器而已。老实说这种「渺小」的电源供应器看在音响迷眼里很不「卫生」,不是说电源供应是好声的关键吗?为何只用这么小小一个电源供应呢?我猜这是AcousticSolid的务实之处,他们认为只要能够维持马达精确稳定的转速就够了,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成本。

这是唱臂与唱头整合之后的共振频率,图中是水平共振频率,能够维持在8-12Hz之间,相当不错。

图中是唱臂与唱头整合之后的垂直共振频率,同样也是能够落在8-12Hz之间,这样就没问题。

附带唱臂与唱头

  Solid Machine的造型就是一个圆形转盘,所以理论上可以装三支唱臂,原厂只提供一个唱臂座,如果想要装三支唱臂,必须事先跟此间代理商预定,原厂才会开好三个唱臂座固定孔,以及内附三个唱臂座。由于唱臂座是可以移动的,所以我相信9吋臂、10吋臂安装起来都没问题,至于12吋臂可能就要事先问清楚。此间代理商送来Solid Machine时,已经在上面安装看起来像Rega RB330的唱臂,唱头装的是Ortofon Quintet Red MC唱头。这支像Rega RB330唱臂其实是Acoustic Solid跟Rega购买的,改编号为OEM 303,还附有这支唱臂的安装说明与尺标纸板(AlignmentProtractor)。您知道吗?购买SolidMachine时,出厂时已经装上这支唱臂与Ortofon这个MC唱头,售价也包含唱臂唱头在内。不过每批Solid Machine出厂时,所附的唱头型号可能会有不同,不必惊讶。这样的做法其实很好,省却用家安装唱臂的繁复工作,毕竟不是人人都懂得安装唱臂。

这是抗滑数据,这张图是抗滑轨一开始所测得,此时抗滑是摆在0的位置。

双层唱片垫

  Solid Machine还有一处与众不同之处,那就是原厂所附的唱片垫。原厂附了二张唱片垫,一张是以真皮制成,要垫在底下。另外一片是以透明压克力制成,放在上面与黑胶唱片接触。会采用这二种不同材质的唱片垫一起使用,是因为不同材质可以阻断细微震动的传递;而把压克力垫放在上面是因为压克力材料类似黑胶的特性,让压克力跟黑胶接触可能有助好声。可不可以将真皮那张放在上方与黑胶唱片接触呢?我也试过,老实说听不出有什么不同。不过,有鉴于真皮那张唱片垫很容易积蓄细微的落尘,我建议还是用压克力作为上面那层,它比较容易清理。

这是唱针唱到抗滑轨中段时所测得的数据,唱针越往内圈,数字就会越高,要注意的是左右声道是否仍能维持很接近的数字。

注意事项

  您看,在SolidMachine的整体设计中,已经简化到无法再简化,身上也没多余有的没有的东西,唱臂的安装很简单,调整转速也很容易,可说完全符合我的四点要求。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精密、调整容易中,已经可以确定三项,唯有制造精密这项无法以肉眼观察得知,尤其是轴心的精密度,必须以测试片加计算机软件来测测看其轴心转动时的安静程度。

  使用SolidMachine前,有几件事情要注意:第一、轴心一定要注油,原厂有附润滑油,注入的油量不要太多,五、六滴即可,油太多轴心放入时会满出来。用过几年之后,可以用干净的布卷成小卷,塞入轴心把脏油吸出,再灌入新油。第二、唱臂原厂已经装好,但是请注意唱臂的臂管是否装的太偏外了,请把臂管用手举起往内移,看看能否唱完最内圈?如果不能,就表示唱臂管装得太向外了。此时将原厂所附的六角螺丝起子(大支的)插入唱臂座后方的那个六角螺丝内,那个螺丝就是锁紧唱臂轴的螺丝,也就是放松唱臂调整VTA角度的螺丝。先用手小心握住唱臂,扭松螺丝,把整支唱臂的角度往内移,再小心把唱臂的高低先调到整支唱臂管能够与唱盘表面平行,这是初步的VTA角度调整,再把螺丝转紧。

这是唱针唱到抗滑轨最末的地方,此数字已经比前二者还高很多,但是左右声道的数字还是接近,表示抗滑状态相当好。

微调转速要有耐心

  第三、启动转盘的On/Off时,指示灯会闪烁,如果最后不闪了是绿灯,那就是33转;如果不闪了之后是红灯,那就是45转。第四、微调转速要有耐心,因为按左右箭头无法一次就达到正确转速,必须慢慢按,慢慢才能获得正确的转速。假若您有测试黑胶,请用3150Hz转速那轨来测试,一直到接近3150Hz为止。如果只是用测速盘,那就要调到测速盘的条纹不会动为止。第四、放置黑胶唱盘的位置尽量远离喇叭,而且要放在稳固实心的表面上,或扎实的音响架上,否则容易引起共振。

  第五、一般唱臂都会有一条地线引出来,这条地线要接在唱头放大器的背板地线端子,否则会引起哼声。不过这张OEM303并没有地线,所以与唱头放大器连接时,也不需要另外接地线。即使我把前级音量开到比正常音量还大,在座位上也没有听到哼声,靠近喇叭听只有细微哼声。第六,由于OEM303只能以放松唱臂轴心螺丝来调整唱臂的高低,也就是VTA(SRA)角度,所以必须耐心地反复调整VTA,让它能够达到AnalogMagik的最低失真点。而OEM303无法调整Azimuth,所以只要看唱头可以装得很正,不会左高右低或左低右高就可以了。

这是Wow&Flutter数字,0.0651%不是最优的表现,属于中庸,但也已经不差。

抗滑要注意

  第七、依照OEM303唱臂的说明,抗滑数字调得跟针压数字接近即可,亦即如果针压2克,抗滑就放在2的位置。由于所附的唱头建议针压在2克以上,而抗滑数字最多只是2,所以理论上就把抗滑放在2的位置即可。可是,当我用AnalogMagik来量测时,却发现把抗滑数字放在0的位置时,所量测得到的抗滑性能最佳,不知道这到底是唱臂设计使然?或AnalogMagik量测误差所致?

  第八、当您把针压、抗滑、VTA大致调好之后,要放几张唱片来验收。我建议可以用「Duets」B面第三轨听听看最后一声拔尖往上唱时,是否不会有杂音或跳针?如果听起来很正常,第一关过了。再来用Analogue Productions那张「The Wonderful Sounds of Male Vocals」A面第二轨,听听看是否只有一点杂音出现?如果是,那大致是正确的。如果杂音很大声,或者会跳针,那就是不正常,还需要调教。最后可以找几张女高音或钢琴黑胶唱片,专门听听看最后一轨,看是否不会有明显杂音或破声。如果都很正常,恭喜你,调整得相当不错。如果有明显杂音或破声,请再回头调起。

只调一个点

  第九、原厂所附的OEM303唱臂有一张量规,请按照说明所指示,针尖要能放在那个十字交叉点上,超距才是正确的,此时唱头本体应该跟量规上的线条平行。以原厂所附Ortofon唱头来调整,锁唱头的螺丝要退到长条孔的最末端,而且唱头本体角度还要比唱头盖更大,才能符合量规的要求。请注意,OEM303并未要求符合AB二个零点(Null Point)做调整,而只是要求一个点的调整,这是刻意把唱臂调整简化了,并没有什么不对。事实上二个零点的位置也有好几种不同版本,差别只在于循轨角度误差最小的地方落在哪里而已,并非二个零点调对了就没有循轨角度误差,所以不必太在意。

  聆听SolidMachine的场地在我家开放式大空间,搭配的唱头放大器是ASRMini Basis Exclusive MK III,前级SpectralDMS 20SS,直入ATCSCM 100 ASL双主动式喇叭。ASRMini Basis Exclusive MK III可以调整多档的MC唱头放大匹配阻抗,也可调整增益,搭配起来很顺手。我另外还有AudioValve Sunilda真空管唱放,二相比较之下,我认为OrtofonQuintet Red MC唱头跟ASR比较搭,小提琴听起来细致委婉,甜美润泽;人声也够饱满,但不粗犷;低频量感多而软,整体音乐听起来不会有突出的频段,没有侵略性,十分舒服。

AnalogMagik检测

  虽然这部黑胶唱盘的唱臂原厂出厂前就已经装好,但我还是从头检查过一次,发现原厂其实只是把唱臂、唱头「锁上」而已,并没有精确调整,所以用家还要从头开始一项一项检查。安装调整完成后,我还是以AanlogMagik计算机软件整个测过一遍。我先用True Note App来检查它的转速是否正确,这种测黑胶唱盘转速的软件是免费的,去AppStore下载就有,使用时它会让手机的灯变成每秒闪动60次,也就是60Hz,Solid Machine内附一片测速片,搭配起来使用很方便。虽然用测速盘与频闪软件调过正确转速,但是播放测试片3,150Hz时,仍然可以发现转速还是有相当误差,所以最好的测速方法还是要用3,150Hz来做检测。

Solid Machine的Wow & Flutter以AnalogMagik量测起来是0.0651%,这样的数字不是最好,也不是差,算是中等。或许用更精密的测试工具来做测试时,数字还会更低。而在OEM303唱臂方面,这是一支素有好评的唱臂,性价比很高,但没什么可以进一步调整的地方,只能说是不过不失的唱臂。至于OrtofonQuintet Red MC唱头,这是一个售价一万多台币的唱头,虽然不是顶级唱头,但已经可以充分享受音乐。以这样一套黑胶系统来听音乐,应该都可以满足了。

循轨能力不错

  实际聆听时,我发现这个唱臂与唱头的组合循轨能力相当好,因为可以通过「TheWonderful Sounds of Male Vocals」A面第二轨与「Duets」B面第三首的考验,而且内圈唱起女高音或钢琴都没有问题。不要以为这是简单的事,有些MC唱头是无法通过这几项考验的。

  除了循轨能力之外,这套黑胶系统听小提琴也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例如我听密尔斯坦那张德弗札克与Glazounov的「小提琴协奏曲」时,小提琴的甜润委婉与光泽都可以让我满足,琴音细致但不至于单薄,管弦乐丰满,低频基础雄厚,层次也相当好。

海飞兹好听

  听海飞兹演奏的布鲁克「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以及莫扎特「第四号小提琴协奏曲」时,海飞兹纳把小提琴的美声也能够呈现出来,不会尖锐、不会单薄,反而是具有甜味而且相当柔软。而伴奏的管弦乐听起来虽然没有顶级表现的层次分明,但以二十几万一套的黑胶系统而言,已经可以让大多数人都满足了。

  听Solti指挥那张「Venice」时,整张唱片充满动能,但又不会过冲,强音处也不会太粗犷,虽然没有极高的解析力与透明感,但整体听起来舒服,没有侵略性,这表示整套黑胶系统已经处于相当平衡的状态。要知道,这张黑胶唱片的音乐动态范围非常大,小声时很细致,大声时又很猛烈,强弱之间的对比拉得很大,如果唱臂唱头调整得不好,很容易让音乐听起来尖锐粗糙。这套黑胶系统的唱臂唱头虽然属于平价,但表现能力却相当好。

动态范围大

  再来听HughMasekela那张「Hope」,铜管的厚度与光辉表现得很真实,既有金属质感,也不失温暖,是相当好的表现。低频厚实,脚踩大鼓与Bass的能量与冲击性都很好,整体音乐很饱满,充满能量与弹跳感。尤其最后一首「TheCoal Train」的能量更是强烈,大声与小声的对比都能充分呈现,听起来很过瘾。

  听JoanBaez那张「Diamondsand Rust in the Bullring」,钢弦吉他与JoanBaez嗓音听起来不会尖锐,不会过于刺耳,不会过于明亮,而是清晰中还能保有温暖与润泽,而且还有清甜的甜味。而几首曲子的低频量感与重量感也表现得很好,现场的空间感与观众的声音让音场显得宽广深远。

大提琴好听

  最后听史塔克所演奏的德弗札克「大提琴协奏曲」。大提琴的声音让我相当惊讶,因为听起来温暖又宽松,还带着很适当的嗯嗯鼻音,一点都不生硬,也不粗犷,这样的表现老实说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的意思是:这套唱臂与唱头的组合售价不贵,但竟然能够把史塔克的大提琴展现得那么好,谁说一定要昂贵的唱臂与唱头才能呈现黑胶之美呢?只要细心调校,丑小鸭也有机会变天鹅。

尽显黑胶魅力

  听黑胶唱片,对于新进音响迷而言是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看似古老,但却蕴含许多声音回放的秘密。想要让肉眼几乎看不到的针尖从沟槽中挖出够多的音乐信息,您必须先做功课,了解黑胶系统的基本原理。再加上细心与耐心,应该就能享受到与数字音乐世界完全不同的快乐。AcousticSolid Solid Machine不能说是入门级黑胶系统,而是已经能够尽显黑胶魅力的进阶产品,对于早已过了初阶而想要进阶的黑胶迷而言,AcousticSolid Solid Machine绝对是值得投资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