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风景:修搓板儿

现在家里洗衣服都用洗衣机,省力又快捷,一按电钮,就都不用管了,只等洗净晾晒,甚至还有烘干机。这在几十年前,想都想不到。在那时,洗衣服可是家务劳动中很费力气的苦活计。最早洗衣服,是用一种植物叫皂角的荚熬水,用这皂角水先把衣服泡透,再用棒槌把衣服放在大石板上捶打。皂角水可以除污渍,就相当于现在的洗衣液。

  后来人们发明了搓板儿,这是一块两厘米厚,二十多厘米宽,六十多厘米长的木板,用刀子刮出近一厘米深的沟槽子,足足有二三十条。把搓板儿斜放在洗衣服的大木盆中,再把浸透皂角水的衣服,放在搓板儿上,用双手攥着,上下揉搓,这比用棒槌击打省力得多,而且还洗得干净,所以搓板儿就成为各家必备的洗衣工具。那时,白塔寺、护国寺庙会上都有专卖搓板儿的摊商。走街串巷挑担子卖锅碗瓢盆的也兼卖搓板儿,价格也不贵。

  木质的搓板儿使用时间一长,沟槽的木牙子就会被磨平磨圆,脏衣服在上面打滑,使不上力,衣服也就洗不干净了。那时候一般的老百姓都很贫穷,日常生活十分节俭,能修复的绝舍不得扔,于是修搓板儿这一行儿应运而生。

  干这一行儿的家伙什儿很简单,一条长凳,一个布口袋,里面放着几种型号的半圆形刮刀,有的还放几块木板备用。他们肩扛木凳,身背布袋,走街串巷,一进胡同里,就扯开嗓子大声吆喝:“修理——搓板儿!”前两个字悠长,拖半天腔,后几个字短脆。我们这些在家门口玩儿的孩子,都会跟在后面起哄,他喊“修理——”拖长声时,我们就一块喊“搓板儿!”半条胡同好不热闹。

  当有老太太或小媳妇儿拿出搓板儿修理时,他接过来夹在两腿间,用刮刀把沟槽挨着个儿刮一遍,磨圆的地方又有了棱角,木屑滚落一地,整旧如新,按讲好的价钱收费。

  木板儿也就两厘米厚,修理过几次后变得很薄,实在不能用,只能换新的。修搓板儿的包里带有木板儿,按主顾要求,可以重新起槽儿,做新的。刮新搓板儿不仅费力,而且要量好尺寸,沟槽的宽窄、距离都要均等,这可是个技术活儿,修搓板儿的都会干。做搓板儿的木料质地要结实,用起来硬中有柔。现在有用硬塑料制成的搓板儿,只有硬度,没有柔性,搓洗衣服时,好像在用坚硬的牙齿咬衣服,这样衣服也会磨损得快一些。

  如今洗衣机已成各家的生活必备品,但搓板儿并非完全无用。我家就还保留着它,放在洗衣间里,用它随手洗一些小件的东西很方便,比如洗抹布、洗擦手毛巾等小物件儿,抹上肥皂,在搓板儿上揉搓几下,比洗衣机洗得还干净,而且节水节电。当然,洗大件的床单、窗帘、外衣等,还是洗衣机功劳大,能让人省大力气啊!

  随着社会发展,物质越来越丰富,就是家里有搓衣板儿的,也是用旧了就扔,换新的,这个行业自然也就消失了。孩子们想接那个“修理——搓板儿!”的下茬儿,也只能在爷爷奶奶的讲述里实现了。(何大齐)

(0)

相关推荐

  • 农耕博物馆(三)——论搓衣板的重要性

    又见乡村 我们还有更多丰富有趣的话题,点击关注哟! 搓衣板 搓衣板源于何时,不可考.在搓农板大量使用之前,人们多用木杵捣衣.木杵,也称棒槌,古称"捶衣杵",俗称"打板&q ...

  • 波轮洗衣机修理

    洗衣机的出现,为我们省去了很多时间和精力,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好,洗衣机行业也越来越发达.家用洗衣机的种类有很多,有滚筒洗衣机和波轮洗衣机,今天给大家详细介绍波轮洗衣机.如果我们没有注重平常的保养,那么 ...

  • 老北京风景:修雨伞

    北京一入暑伏,就进入了雨季,出门在外,雨伞也就成了必携用具.现在的雨伞五花八门:轻巧的,能折叠几折放口袋里:功能多的,说不仅挡雨还能防紫外线辐射?真是林林总总,眼花缭乱.可是我小时候,老北京的伞大多都 ...

  • 老北京风景:修笼屉

    老北京人都喜欢吃面食,面做的食物又以蒸食居多,例如窝头.馒头.包子.花卷.懒龙等等,而且都是自己蒸.所以家家都备有铁锅和笼屉.那圆形的笼屉是用柳木和竹片做的,一般都有两三层,柳木做帮,竹条做底儿,每层 ...

  • 老北京风景:照相

    摄影技术是西方人十九世纪中叶发明的.在这之前,人要想留下身影容貌,只能求助画师,那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所以中国历史留下的肖像很少,能画得如本人真貌的就更少了.清代末期,照相开始逐渐传入中国,在广州. ...

  • 老北京风景:放话匣子的

    我小时候,胡同里时有来"放话匣子的".这个人背上背个大喇叭,前面包袱里是个方形的大盒子,这就是木制的"话匣子",他手上还提一个小包,里面是胶木唱片儿.有人招呼的 ...

  • 老北京风景:端午节吃粽子

      包粽子 卖粽子 我出生在北京,小时候端午节是家家要自己动手包粽子的.我家是个大家庭,人口多,每到端午节前一两天,妈妈就去买上好的糯米,再到菜市场买芦苇叶子.小枣儿. 粽子叶在南方是用竹叶,北方一般 ...

  • 老北京风景:湃西瓜

    老北京的夏天酷热难耐.一入夏,品种多样的西瓜就陆续上市了.西瓜性温凉,有很好的清热解暑的作用,在高温时日,吃一块凉凉的西瓜,那真是"甜汁入口清肺腑,玉液琼浆逊此公". 我小时候,市 ...

  • 老北京风景:荷叶粥

    时间进入农历六月."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宋朝杨万里的诗句,表现的是夏季荷花盛开的美丽景象. 宋朝的理学家周敦颐<爱莲说&g ...

  • 老北京风景:打冰盏儿

    北京的夏季酷热难耐,在过去没有电冰箱的年代,能使人入囗暑消的饮品,也当属冰镇酸梅汤了.于是,伴随夏天的来临,"打冰盏儿"的也在街头胡同,庙会闹市活跃起来了. "冰盏儿&q ...

  • 老北京风景:鹅毛扇

    在老北京有一首戏谑流传的民谣:"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立冬."虽是玩笑话,从中却也可以看到旧时京城百姓,在酷暑难耐的夏天对扇子的依赖了.那时没有空调.电扇等降温设备,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