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无用之用,媒介之有——读彼得斯《奇云:媒介即存有》有感

收到好友、复旦大学邓建国教授寄来的译作《奇云:媒介即存有》,这是他自《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之后翻译的彼得斯的第二部专著。什么是传播?什么是媒介?这是困扰传播学者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约翰·杜翰姆·彼得斯 John Durham Peters美国当代著名的媒介史家、传播理论家和传播哲学家,有“美国传播学界的稀有动物”之称,享有很高声望。除了以上两部之外,还著有《取悦深渊:自由言说与自由传统》《撒播知识:历史 中的信息、图像和真理》。彼得斯的书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涉及知识极其广泛,好在邓建国的翻译能够深入浅出、通俗流畅,为该书的读者减少了不少阅读障碍。

我认为读书有三类:第一类是有用的书,这个“用”是指实用,这类书主要指各专业的应用教材和专著;第二类是无用的书,主要是指那些形而上的理论书籍,如哲学和一些基础理论的学术专著;第三类是无字的书,即社会实践。《奇云:媒介即存有》属于第二类,这类书其实并非真的没用。数学里有一个分支叫数论,是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任何应用的的数学领域,但世界上仍有许多数学家去研究它,如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就因攻克数论中哥德巴克猜想而成为科学楷模。一位数学教授给我解释,虽然研究数论没有任何实际应用价值,但研究数论中发明的方法和工具,对于研究其他数学领域不无启迪和帮助。或许这就是无用之用吧。

其实,我并不推荐所有的人都来读这本书,但研究传播学的,尤其是要做理论研究的,这本书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奇云:媒介即存有》全书近50万字,除绪论和结论,内容分为七章:
第一章 理解基础设施型媒介
第二章 论鲸类和船舶;或,我们的存在港湾
第三章 一场关于火的布道
第四章 苍穹中的灯光:天空媒介Ⅰ(时间)
第五章 时代和季节:天空媒介Ⅱ(时机)
第六章 “脸”与“书”(铭刻型媒介)
第七章 上帝和谷歌
结论:意义的安息日
自1964年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提出“媒介即信息”以来,传播学从不停下探讨“媒介是什么”的脚步,媒介即关系,媒介即数据,媒介即环境……媒介即XX,传播学者一直在努力发掘和丰富媒介的内涵与外延。彼得斯在该书绪论一开始就写道:“媒介并不只是各种各样的信息终端,它们同时也是各种各样的代理物,各自代表着不同的秩序。(P1)他进而指出:”我们从广义上理解媒介,它不仅进入了人类社会,而且进入了自然世界;不仅进入了事件,而且进入了事物本身。(P3)彼得斯的论断与我的判断是吻合的,早2010年我就开始物联网的研究,2020年我在一个年会论坛上作了题为《从人类社会到物质世界——智能传播研究的时空穿越》的演讲。在正在到来的智能传播时代,彼得斯的书正当其时。
人文学科背景的传播学往往十分注重传播中的意义传达,但彼得斯却认为:“如果我们将媒介理解为”意义的传达手段“,那么在它的下面则还存在着一种更为基础的媒介,这些基础性媒介沉默无言却意义重大。”(P2)“数字媒介的意涵主要不在”意义“,而在”权力“和”组织“。”(P9)这对我们理解社会化传播非常有用,我在《构建社会化传播理论的思考》一文这样定义:”社会化传播是指在互联网连接的虚拟与现实的空间里,任何个体和组织都会形成传播行为,通过各种媒介平台和传播工具的关系转换,进而引发社会资本流动和各种传播活动。“社会化传播的背后是社会资本的流动,而这种流动正是”权力“和”组织“作用而成。比如说政府四部门约谈马云。再比如BAT三巨头,其媒介组织形态是媒介平台,微信是社交平台,淘宝是电商平台。
针对当今传播学界关注的身体传播,彼得斯认为;“社会性媒体的出现和流行邀请我们从全新的角度思考”在场“的各种传播可供给性以及人类身体的各种被中介化。”(P7)他还说:“人的身体也并非独立慧,而是深植于一个巨大的网络之中。”那么,人与媒介,到底谁是传播的主体谁是传播的客体?彼得斯指出:”人类是一种对主客体既不可能分割、又不可能不分割的生物。“(P11)可见,绝对性是彼得斯的论述中不存在的。而更重要的是他在这本书中还力图打破人们对主客体以及各种事物之间关系的认知,他引用了康拉德的一句话:只有在我们都认命于某种毁灭性力量的时候,我们才能活出精彩。也就是说在当今这个日趋复杂多变的互联网时代,”变“才是唯一的不变。
在第一章“理解基础设施型媒介”中,彼得斯首先梳理了前人的媒介研究,麦克卢汉、古尔汉、列维-斯特劳斯、西蒙栋、勒姆和维纳。其实每一个媒介研究者都有不同的视角,E.卡茨把媒介研究划分为三类类型,则分别把媒介视为”信息提供者“、”意识形态提供者“和”社会秩序提供者“,彼得斯把自己的研究定位为第三个视角,可以说彼得斯是一个社会构建论者吗?他认为”媒介对于整个世界都具有杠杆作用。“(P25)例如,新闻头条如果报道某位候选人在政治辩论中胜出,这条新闻不仅”报道“了此事件,同时还会”塑造“此事件。谷歌和脸书也已经具有这种决定生死的巨大能力。”(P25)特朗普的“社交”已印证了他这句话。
现今所谓的新媒介已经将媒介具有 的“后勤型功能”推到了舞台的中心。(P26)彼得斯受德国媒介理论影响较大,力图从“元学科”、“后领域”这些维度去理解媒介。“只有那些能被整合进网络或能被插入集成电路当中的人和物,才可以为被视为存在的。”(P31),如此说来,纸媒可以休矣。传统的人文学者往往把技术排斥在研究领域以外,但彼得斯认为:“广义而言,各人文学科是技术的家园。”从技术到设施,基础设施是彼得斯最关注的。“基础设施”原是一个工业用语,中国是一个基建大国,现在又提出“新基建”。新基建是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新媒介自然也成为新基建的一部分。
要研究媒介不能只研究媒介本身,但我们将媒介研究的对象弄得太广,也会导致我们弄不清到底什么是媒介。对此,彼得斯花较多篇幅来讨论基础设施和基础设施主义。“基础设施可以被定义为:各种大型的、具有力量放大的能力系统,它跨越巨大的时间和空间将人与机构联系起来;或者还可以定义为:大型的、附用的和运行良好的系统或服务。”(P36)能让人忘记其存在是所有 基础设施具有 的关键特征,彼得斯甚至指出:“本体论只不过是被人们忽略的基础设施而已。”为了深化这一概念,他还梳理和比较了几组相关概念:“存有与物”、“经验与自然”、“媒介和自然”。
有人说这本书写得比较拖沓,也有人认为作者东拉西扯、“掉书包”,其实这是一种理论思辨方式。概念是研究的逻辑起点,如何辨析一个基本概念?一方面需要寻根溯源,对这个概念的词义、起源进行考察,它是来自英语或德语或拉丁语中的哪个词,原义是什么?另一方面需要与相邻或相近词汇进行意义比较,从而确定这个词的真正涵义,因为有些相似词汇之间差别是很小的,而且翻译和理解也有问题。比如我们对“传播”一词的翻译和理解都有变化,先是Spread,意指传送或散播;后是communication,包含着“通讯、通知、信息、书信;传达、传授、传播、传染;交通、联络;共同、共享”等更丰富的意思。
彼得斯的思考似乎在一种矛盾纠结中前行。他一会儿说:“我在本书中要维护一个立场是,在那些使我们“人之为人”的范本中,技术具有不可或缺的中心价值。”(P58)一会儿又说:“我在本书中强调人类的技术属性并不必然意味着我也支持技术人员技术的工程师文化。相反,我是要通过承认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人与海洋 、天空和地球之间的联系来更好地把握人的境况。”(P61)彼得斯就是这样“浮游于多舟之上”,让读者看糊涂了。在这章结尾彼得斯说:“我们都已经被中介化……我们自己了是人造物。”我们到底是人还是物?最后回到一个根本问题:什么是人?或许这是彼得斯下一章要论述的吧。(未完待续)

经典阅读心得:

【读书笔记】难读的书怎么读?——《对空言说》读后感

【读书笔记】想法如何被传播——读彭特兰《智慧社会》有感

【读书笔记】交往在云端,传播在人间

【读书笔记】《菊与刀》何以成为经典著作?
【读书笔记】里夫金的未来社会
信息之所以成为资本——读曼纽尔·卡斯特尔信息时代三部曲有感
为什么它还没有过时——重读《失控》
世界正迈向 “零边际成本社会”
【读书笔记】在疫情中读《真相》
从人类历史看新闻传播史——读《人类简史》有感

谭天的文旅世界

头条号东行漫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