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有涩味经络畅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题图  凌氏水浪拳翻江搅海 演示者:晓希
团队工作日益增多,肖力行老师希望尽快完成对我、晓舟、国燕三人的这一轮水浪拳指导,虽然上周在凌氏拳艺读书研讨会上,作了近4小时的长篇发言,疲劳尚未恢复,意外受伤的右脚也未痊愈,今天还是坚持来到了源深教拳。为了内家拳的传承,老师在所不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如既往,老师根据学生此时此刻的表现,给与适时适当的指导,高度就在一个“时”字。多年来老师教拳,总是因时因人制宜,循序渐进,不说重复的话。今天的拳课,又听到老师关于拳、关于艺术的很多高妙见解,闻所未闻,大开眼界。其中老师说“涩“,令我触动最深。
云横雪拥后,右臂伸展向东,然后转身朝南,同步转手臂,到无用之用。我每次跟老师打拳,这个转身转手臂的过程,总是打了比老师快。我有意放慢速度,还是会快过老师。今天听老师指点国燕师姐,终于明白了一点原因。因为我打的时候,手臂的转动顺滑无阻力,一下就转过来了。而老师打的时候,手臂一路转,一路克服摩擦力,手臂中蓄积了很多力量。此时如果出手进攻,肯定是老师比我劲道大很多。因为要对抗阻力,因为在蓄力,所以老师打了慢。
老师说,这样打拳,拳就有了“涩“味,这是拳打到高境界的表现。
中国人总结味道,是酸甜苦辣咸五味,老师认为还少了一味:涩。
涩,不滑也――《说文》里这样解释。我们在饮食中都有体会,比如喝绿茶,比如吃柿子。
老师进而说,涩在书法里的表现,就是中锋逆笔。每一笔出去,都不是一个方向从头到底,写横,欲右先左。写竖,欲下先上。也就是制造阻力,然后克服阻力,写出来的字,就透出力道,看上去就有精气神。当然,这是功夫的表现。真正的书法大家,写字不是靠蛮力,而是以意导气,心到手到,控制裕如,和打拳道理相通,他们都是得气的。为什么功夫不到的书者一定要找表面毛糙的纸张来写字?因为他要借力,给他光滑的纸,他的笔就停不住,写出来的字就轻飘无力。功夫深的人,无论什么纸,都可以驾驭,都可以写出中锋逆笔。
老师经常从古人的书法论著中寻找灵感来支持拳的理论研究。老师认为书法艺术的论述,是艺术描写中的最高形态,为何?书法延续几千年,无数文人学者浸淫其中,不论为了生存还是为了艺术,一生在使用。从古至今,没有哪一项艺术有如此庞大的基数,有如此长的时间。这种环境下脱颖而出的书法家,一定真正具有极高水平。很显然武术没有这样的条件,练武的人本来就少,有文化会写文章的练武者就更少。艺术到高境界,都是相通的,以书法艺术,反证拳艺,触类旁通,让我们通俗易懂,以简驭繁,拳非至臻者不能为也。
拳打出涩味,外观有厚重感,内在更有力量。拳毕竟是技击术,力量更大,就意味着有更多的胜算。所以这是一个普遍的要求,水浪拳几百记拳,都应当要打出涩味,只不过有的拳行拳距离长,更容易体会到,比如贴纱垂帘、枕流逆袭等的摩擦感会比较明显。老师说,最好到微微有风的环境里打拳,那样会帮助你体会到摩擦感。当风向跟你的运动方向相反,你的手还可以体会到反风向的微风,这就给你明确的感觉,你的手克服了风的阻力。
老师还提醒道,要注意区别“滞”与“涩”。
滞,是不流畅的,是停了动不了,是不畅通。是违反拳理的。
涩,是流畅的,是一直在动的,只是动了有阻力。
如果过度追求涩,容易把拳打成了滞,就偏离了正道。
其实涩味不需要特别去求,按照老师的教导,保持日常的练习,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就会到达那个层次。老师说,按你们三人目前的程度,我今日加以点拨,你们很快就能打到了。
下课回家,马上练习,脑子里反复回放老师打拳的身姿和老师的教导,一遍又一遍,逐渐有点感觉,手臂转的时候,手掌之下有摩擦,似有清风徐来。感恩老师倾囊相授。我知道,距离打出“涩”味前进了一大步。晓希2021年7月4日 晓希、任敏编辑王国燕荐读

武术自由谈

武术是我们活动的平台

武术是我们联系的纽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