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三藩反王”的下场

午读梅毅《清~矛盾重重的王朝》,读到《留取红颜照汗青》~以吴三桂为首的“藩蕃起事”这一节,感叹万千。这几位哥,出尔反尔,反复无常,降了又叛,叛了又降的“三藩王”,到最后,没有一个是好下场的。

吴三桂第一次降清,“借兵复仇”借清兵去打李自成,为已经灭亡的明朝复仇,演变为“藩王相报”,吴三桂降清,带着清兵一路追杀李自成军。在山海关大败李家军,抢回给李自成挒走的崇祯的太子。“兴高采烈的北京士民争先恐后出城,大排皇帝法驾,准备迎接太子入城为君,重复大明之天。”

然而,明朝子民大喜过头了,尘灰落定,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却是“身骑高头大马,脑后拖着大辫子的清兵清将。”,迎来的是“新主”,但不是朱家王,而是在草原上骑马的主。此时此刻,吴三桂是清军入关的最大功臣。吴三桂受命清廷,进军云、贵,统一西南。

西南平定后,吴三桂封为“平西王”。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反清。

康熙下令撤了平南王尚可喜、竫南王耿精忠两藩王,同年十二月十六日,下诏书削除吴三桂的平西王,并宣布“逆贼吴三桂”,吴三桂死后,其孙吴世璠在岳父郭壮图的扶持下登基。

康熙二十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吴氏集团昆明老窝被清军攻破,吴世璠自刹。吴氏集团从自灰飞烟灭,彻底覆亡。

康熙灭绝吴氏集团后,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剩下的两藩了。

先动手铲除的是竫南王耿精忠,“耿精忠在康熙十五年冬投降”,康熙“大仁大义”,“既往不咎”,恢复了他的“竫南王”,耿精忠感涕泪横,主动请命追随清军清剿台湾郑氏在福建的余部。

耿精忠做梦也没想到,他的部将徐鸿弼、刘延庆等人背着他,暗中联名,向清廷揭发他归顺后再次想意图逆反,他的兄弟耿昭忠为了自保,也向朝廷揭发。

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十九日,清廷对耿精忠定下凌迟处死。

轮到平南王尚之信了,尚之信是尚可喜儿子,继位了平南王。

清廷派出刑部侍郎宜昌阿,以巡视为名到广东,将参加平叛广西回来的尚之信拿下,尚之信的罪名是:不忠不孝,罪大恶极,念其曾授亲王头衔,最后“从宽赐死”。

凌迟处死,是怎么样的刑罚呢?令人恐惧呢?小时候,母亲就经常对我说,不忠不义不孝之人,会遭刀子割肉乃(块)。读了很多关于明朝和清朝的书,知道了凌迟处死是怎么样一回事,就是把犯人绑在柱子上,除了衣服,拿凶利的小刀,一块一块地割着犯人身上的肉。

凌迟处死的人,大多是大奸大恶卖国之人。清朝用得最多,全是用在那些明朝降将身上。

吴三桂的孙子取名吴世璠,意思大概是世代相传璠王,代代富贵昌盛,这就想到秦始皇的“万世”了,以为可以传万世,谁知还没到二世就完蛋了。

耿精忠,精忠精忠,忠哪一朝?名字是取对了,生得也逢时,国有灾难,正是耿精忠报国之时,然而他不是报国,而是卖国。取了个名字耿精忠,不是天大笑话吗?

尚之信,一个卖国贼子,哪来信义?真可笑。

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不忠不义,时降时叛,处心积虑搜刮来的庞大家财,最后还是给别人掠抢,并且横遭灭族的厄运。这仨位哥的下场都不得善终,身败名裂,留下万世骂名。

聊到这里,记起读过《缨络经·有行无行品》中的“随其缘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2019-9-1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