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胸锁乳突肌肌瘤治验-摘

陶xx,男孩,57天,1990年10月26日初诊。其母诉: 患儿为第1胎,足月顺产,出生时无窒息,体重4kg,出生后第10天给小孩洗澡时,偶发现右侧颈根前有肿块,局部无红、肿、热和触痛。出生后患儿未患感冒、黄疸,无咳嗽、发热、盗汗、呕吐、发绀及皮肤出疹或炎症病史,亦无外伤史。1周前西医诊为“婴儿先天性右侧胸锁乳突肌肌瘤”,嘱家长暂不需治疗,注意观察肿瘤的大小变化,如发现增大迅速时方考虑手术,因家人不放心而来诊。诊见患儿发育正常,神清,面白,唇稍淡,头向左歪,右侧根肿胀,皮肤不红,于右侧胸锁乳突肌下1/3处可扪及如成人拇指头大(2cmx2cmx2.5cm)的肿块,质硬如馒,活动度差,无压痛,婴儿头向右转受限,仅20度左右,头向左转基本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咽不红,扁桃体不大,心肺正常,腹平质软,无包块,肝脾未及,舌淡红、苔白腻,指纹淡紫滞,脉症合参,诊为脾虚失健,痰湿凝结所致,治宜健脾除湿,祛痰散结。处方: 丹参、云茯苓各3g,柴胡、白术各2g,淮山药、夏枯草、党参、浙贝母各5g,风栗壳8g,甘草1g,葛根、生牡蛎(先煎)各10g,7剂,2碗水煎成半碗分次喂服。

11月2日二诊: 右侧胸锁乳突肌肌瘤外观变化不大,触诊肿瘤明显变软,大小与初诊时相似,头颈活动有所改善,舌淡红、苔白略腻,指纹略滞,药症合拍,守方再进7剂。

11月26日三诊: 查原右侧胸锁乳突肌肌瘤消 失,颈根无肿胀,头不歪,头颈活动自如,与健康婴儿相同,舌淡红、苔薄白,指纹淡红,疗效显著,守方加减以巩固疗效。

1991年1月4日及1992年底,患儿曾因感冒分别来诊2次,检查原右侧胸锁乳突肌肌瘤已不存在,原病无复发,头颈活动和生长发 育均正常。

按: 本例临床较少见,原因有三: 年龄幼小,出生10天即发现,这与患儿先天不足有关,如《灵枢·逆顺肥瘦篇》曰:“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而致气血凝结,此因其一; 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脾虚气弱,失其健运,水液运化失常,聚成湿浊,故见患儿面白,唇稍淡、舌淡红、苔白腻,指纹淡紫滞,此为其二; 湿浊凝聚,炼液为痰,邪蕴于少阳经络,则见头颈活动障碍,颈根肿胀并触到质硬如馒的肿块,此乃其三。据上述病机,治当补气健脾,祛痰活血散结为法。方中党参、云茯苓、白术、甘草补气健脾,脾健旺而湿浊自除; 浙贝母、夏枯草、生牡蛎、风栗壳、丹参软坚活血,散结祛痰; 柴胡、葛根引药入少阳经 络,能起药到病除之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