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要防范肾衰竭,关于降肌酐,4个问题你不得不知道
血肌酐是临床评估肾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血生化检查就可以掌握肌酐的情况,进一步反应出病情的变化。很多时候常常把它与尿毒症挂钩,认为肌酐值越高意味着离尿毒症越近了。其实肌酐值只是反应肾病进展的一方面,不能以偏概全。有时候肾友们往往赋予它更多“意义”,造成一些误解。
肌酐升高的主要原因还是肾脏受损后,排毒能力下降,导致代谢毒素的速度变缓,因此大量毒素蓄积在血液中,包括肌酐、尿酸、尿素氮等这些代谢“垃圾”,以至于肾脏负担越来越重,不利于维持肾功能的稳定。
关于肌酐,这些问题一定要搞清楚,以免耽误病情的治疗!
- 1、肌酐稳定肌酐低都很重要
肌酐升高后很多人着急降下来,但没有考虑到肾功能的实际情况。其实保持肌酐的稳定比降下来更重要。肾功能已发生损伤不可逆转的情况下,肌酐升高是可预见的,有些患者吃很多药加速体内毒素代谢,肌酐会下降一点点,但如果不稳定住肾功能还是会反弹。
肌酐如果能一直稳定在一个水平,没有迅速的增长,一般波动范围在20%左右都可能是正常的,说明肾功能相对是稳定的,病情在可控制的范围内。所以不只要看肌酐的高低,更重要的是波动性。
- 2、肌酐高不一定都是肾功能不全
肌酐高是衡量肾功能的一项指标,但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仍需综合来看。肌酐指标受饮食、体重、日常生活习惯等影响较大,比如有些患者最近饮食结构不合理,肉食吃得较多,肌酐可能会有一定升高。
评估肾功能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检查内生肌酐清除率,有必要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情况,同时观察血压、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情况。一般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基本上可以判断肾功能不全,此时肌酐超过300以上,就要重视对肾衰竭的预防。
- 3、警惕急性因素,干扰肌酐值
肌酐值的变化与肾功能有直接关系,多数患者都是缓慢的增长,很多时候大家更关注肌酐值的一个慢性进展,却忽视了一些急性因素的预防。
一方面是突发性感染,导致肾脏内免疫炎症反应反复或加重,引起肾小球等细胞的损伤,导致整体功能的下降,血肌酐的急性升高。另一方面,误用药物或发生腹泻、剧烈运动等因素,导致血液循环差,造成肾小管间质性损害,甚至诱发急性肾衰竭,引起肌酐的迅速升高,导致病情恶化。
除了保证肾功能的稳定,一定要重视一些干扰因素,全面综合地看待病情。
- 4、保持肌酐的稳定,关键在“一稳一一排出”
处于肾功能不全早期的患者,肌酐刚刚升高往往进展比较慢,可能几年肌酐不会涨几个单位。而对于处于肾病后期的患者,肌酐上涨一般比较快,但也不要着急,加强对剩余肾功能的保护及预防并发症,对防范尿毒症更有益。
控制肌酐稳定,不仅是单纯的降肌酐。一要注意影响肾功能稳定的因素,包括尿蛋白、高血压等,二是保证剩余肾细胞的血氧供应,促进血液的流通,有助于肌酐等速度的排出,减缓肾功能的恶化。
肾病朋友们若还有其他肾脏病问题,可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