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常识:钱荒 2024-08-04 16:24:52 现在来看,金属货币流通,相比较当今信用货币,有两个劣处:一是货币供给缺乏弹性,二是钱不够用。由于古代经济增长缓慢,况且天灾人祸的影响,往往是经济减量,灾难后的社会经济迅速增长,也只是恢复性质,古时候较少长期的快速的经济增长表现。所以,古时候经济总量及其波动有限,社会经济对货币供给弹性的要求,不是太高。金属货币供给机制缺乏弹性的弱点没有更多地暴露出来。金属货币流通史上的主要矛盾,就是钱荒。所谓钱荒,就是钱不够用。北宋神宗时期张方平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宋史·食货志下二》)中国历代“钱荒”,都是指流通中铜钱的匮乏,但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流通中仅限铜钱一种货币,另一种情况是流通中有多种货币。事实上,不存在绝对的第一种情况,即使存在,由于市场规律的作用,在“钱荒”情况下也会迅速地过渡到第二种情况。中国货币史上,作为货币金属的铜,长期供应不足,“钱荒”问题常常困扰商品流通。如形成于唐贞元年间“钱荒”,历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六帝,持续了五十多年。当时“钱荒”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通货紧缺,货币购买力直线上升,物价急剧下跌,绢每匹自四千文跌为八百文,粟米每斗自一百文跌到二十文,米每斗自二百文跌到五十文。五代时期,“钱荒”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但与以前情况不同的是,市场中出现了几种弥补通货不足的办法。一是降低铸币成色的盗铸,在币材上杂以铅、锡,由于铸钱工艺简易,“大率铸钱杂铅、锡,则其液流速而易成。”二是江南恶钱的流入。(同光二年)三月,知唐州晏骈安奏称,市肆间点检钱帛,内有锡镴小钱,拣得不少,皆是江南商人挟带而来。三是后晋天福三年十二月颁布放铸令,造成恶钱充斥市场。两宋时期的“钱荒”更为一个突出问题。清代“钱荒”问题也较明显,“银贱钱贵”,法律规定“钱千准银一两”,但实际在清代前期以及中期大部分时间内,纹银一两兑换铜钱数目均在千文以下。概括地讲,早期的“钱荒”表现为通货的缺乏以及物价的下跌,即现代意义上的通货紧缩。而自五代以后,“钱荒”只有流通中铜钱缺乏的意思,不代表流通中通货的缺乏,否则无法理解一方面钱少,另一方面物价却不停上涨的现象。两宋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良心皇朝,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应当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成就的一个高峰。在经济社会管理上,两宋皇朝不论理念和做法,都是极高明的。就钱荒而言,他们大抵不会不知铸造不足值铜钱可以解决钱荒问题,没有这样去做去想,说明当时人们的操守,也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高峰。北宋时期的钱荒较具代表性。一是北宋政府管理铜钱比较严格。政府控制铸币权,且严禁所谓的“细小杂钱”流通,要求市场上通用铜钱,“每千钱须重四斤”,“每贯须重四斤半以上”。市面上流通的都是好钱。二是史家公议宋代所铸铜币为历代之最,宋太宗至道年间铸钱80万贯,宋真宗咸平三年增至125万贯,景德中183万贯,至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北宋时代的铸钱达到了顶峰,元丰三年为506万贯。(举个参照,开元盛世时,唐代玄宗天宝年间铸钱仅31.7万贯)严格的货币流通管理,大量的钱币供应,钱仍然不够用,社会经济民生饱受钱荒之苦。原因是铜钱流通的激励结构出了问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83》记载了北宋沈括与宋神宗之间关于“钱荒”的一次对话,较准确地概括了“钱荒”原因。宋神宗问:钱币匮乏的过失在哪里?沈括回答说:原因有八个。一是人口和经济总量的增加带来对货币需求的增加;二是铸币的自然损耗;三是(王安石)解除铜禁,铜的商品价格高于其作为货币的价钱,铜钱被销熔做铜器获利;四是盐钞信用损坏,“劣币驱逐良币”,坏钞充斥市场,铜铸币退藏;五是金银没有作为货币进入流通;六是大量铜钱储存于常平仓,没能进入流通;七是铜钱外流严重;八是西北铁钱太多为患。从这八条原因来看,所谓“钱荒”,当指流通中的铜钱量少。彭信威《中国货币史》谈到,“在熙宁元丰年间,物价没有大的波动(其意指上涨,笔者注)”。汪圣铎在《两宋货币史》中也谈到,“钱荒”情况下,铜钱的购买力却没有相应提高。说明“钱荒”只是流通中的铜钱少,而非通货缺乏。在整个宋代,在铸造钱币数量居历代之冠的情况下,“钱荒”与铜铸币的销熔、外流以及窖藏并存,只能说明流通中铜钱缺少,不能理解为通货缺乏。沈括总结的第一个原因是金属货币流通情况下无法解决的问题,即社会经济发展对货币数量增长的要求,会遇到货币金属自然法则的约束。从现在的货币学知识来看,(当时)流通中的铜钱少,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劣币驱逐良币”,相比盐钞及铁钱等,铜铸币当为良币。同一市场多种货币流通条件下,劣币充斥市场,良币退藏(窖藏),符合经济规律。有一事例说,南宋秦桧当政时,曹泳尹天府,民间以乏见镪(成串的钱)告,货壅莫售,日嚚而争,因白之桧。秦桧深知其中原因,召来文思院官,告以钱法将变,命铸新夹锡样钱,尽废见镪不用,传闻于外。“富家闻之大窘,尽辇宿藏,争取金粟,物贾大昂,泉溢于市”(《桯史·卷三》)。富人害怕现行货币废而不用造成损失,所以贮藏的货币就流向市场,市场由缺钱一变而为“泉溢”。可以看出,所谓“钱荒”与货币贮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二是铜钱外流。熙宁七年取消钱禁,《宋史·食货下》载,“以此边关重载而出,海舶饱载而回。……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沈括在应对宋神宗钱荒问题时谈到“四夷皆仰中国之铜币,岁阑出塞外者不赀。……而牛羊之来于外国,皆私易以中国之实钱。如此之比,泄中国之钱于北者,岁不知其几何。”苏辙说“臣等窃见北界(辽)别无钱币,公私交易,并使本朝铜钱。沿边禁钱条法虽极深重,而利之所在,势无由止。”(《栾城集·北使还论北边事札子》)铜钱外流,亦经济规律使然。当货币流通超出其所在市场范围(或王权管辖范围),货币竞争遵循的规律就变为“良币驱逐劣币”,即只有好的货币(足值的货币)才能被不同市场间的交易者接受。宋代铜钱显然为良币,在当时国际贸易中使用宋朝铜钱,合乎交易各方利益。《日本史》所述镰仓幕府积极与南宋贸易的主要原因是获取南宋的铜钱,因为那时日本自己不铸造铜钱,国内流通的主要货币是宋铜钱,可为印证。三是销熔。文献记载宋神宗在位时期铜钱铸行量比以前增加一倍以上,史家公议宋代所铸铜币为历代之最,此种背景下流通中铜钱缺少,民间销熔应为一大原因。唐代也是如此。白居易曾谈到,官家采铜铸钱,成一钱破数钱之费也,私家销钱为器,破一钱成数钱之利也。铸者有程,销者无限,虽官家之岁铸,岂能胜私家之日销乎? 此所以天下之钱,日减而日重矣。(《白氏长庆集》)概括上述三个原因,“钱荒”的根本原因是铜钱流通的激励结构出了问题,铜铸币“物超所值”,在货币金属作为商品的属性与其作为货币的属性二者之间竞争中,毁钱铸器有利可图。戴振辉在《五代货币制度》一文中谈到,早在五代时,因铜器价钱好,民间多销铜钱制铜器出售获利。南宋高宗时大臣们说,“百姓以十文钱销熔得铜一两,铸为器皿可得钱一百五十文”(《群书考索·后集卷六》)。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人们对毁钱铸器趋之若鹜,政府铸造再多的铜钱也无济于事。历代应对“钱荒”的办法,首先是禁蓄钱。货币为流通之物,流通使用当为其本性,然古代民众误以货币为财富,故多有货币窖藏。古代中国金银窖藏为常态,铜钱窖藏多发生在铜钱为良币、禁铜以及战乱时。特别是经济发展不均衡,货币向少数大地主、大商人集中,由于信用金融事业的缺乏,窖藏货币(或铸器)也有不得不为之的一面。中国的统治者较早就发现了窖藏给市场交换和经济发展带来的不便,历史上多次实行禁蓄钱政策。唐代即实行禁蓄钱政策。元和三年宪宗下诏说,“泉货之法,义在通流,若钱有所壅,货当益贱”。元和十二年颁布《禁蓄钱令》,规定私贮现钱不得超过5000贯,超过的限一月内买物收贮,如钱数过多,则不得超过两个月。违犯的按不同身份定罪,平民要痛杖处死。文宗大和四年又规定蓄钱以7000贯为限,超过的,1万-10万贯的限一年内,10-20万贯限两年内处置完毕。五代时也多有禁蓄钱(公元924年后唐)、禁止私铸铜器的规定。《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八二绍兴二十九年六月丙申记载,有人指出,当时富家积钱,多的累百万巨,少的不下数十贯,要求予以限制。户部奏准民户积钱不得超过1万贯,官户不得超过2万贯;超过两年不用来买物的拘捕入官,告发的有赏。与禁蓄钱类似的,是历代的禁止民间私铸铜器的规定。西汉文帝时期,贾谊反对私人铸币,提出了“禁铜七福论”:“何谓七福?上收铜勿令布,则民不铸钱,黥罪不积,一矣。伪钱不蕃,民不相疑,二矣。采铜铸作者反于耕田,三矣。铜毕归于上,上挟铜积以御轻重,钱轻则以术敛之,重则以术散之,货物必平,四矣。以作兵器,以假贵臣,多少有制,用别贵贱,五矣。以临万货,以调盈虚,以收奇羡,则官富实而末民困,六矣。制吾弃财,以与匈奴逐争其民,则敌必怀,七矣。”唐代多有禁止民间私铸铜器的规定,多次禁铸铜器,反复宣布禁令,比如,玄宗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文宗太和三年(公元829年)的大规模的铜禁。宋代就不用多说了。明代也是如此,李洵《明史食货志校注》记载,明皇室对铜的使用严加限制,成祖初,“有销新旧钱及以铜造像制器者,罪比盗铸”,但少有成效,原因似乎正如给事中殷正茂言:“两京铜价太高,铸钱得不偿费”。铜禁律令之严,首推清朝。顺治初年即令民间将旧有私钱、旧钱输官改铸,“限三月期毕输,逾期行使,罪之。”雍正时曾下旨禁止民间铸造铜制器皿。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正月户部建议:除乐部等必须用黄铜铸造的器皿外,一律不许再用黄铜制造;已成者,当作废铜交官,估价给值,倘有再造者,照违例造禁物治罪;失察官员,买用之人,亦照例议处。雍正批准实行(参见《清世宗实录·卷四十》)。同年九月再下令,惟准三品以上官员用黄铜器具,其他一概禁止;现有铜器一律要在三年内交清。十二月,雍正帝特谕京城文武百官满汉军民人等交售铜器。但收效甚微。乾隆朝铜禁更甚,先有“官非三品以上者不听用”,“旧有铜器三年输官”,后又“惟一品始听用,余悉禁止,藏匿私用,皆以违禁论”。(《清史稿·食货五·钱法》)历代依靠禁蓄钱和铜禁取得成效值得怀疑。事实上也是如此,禁蓄钱和铜禁都没有改变铜钱不足用之事实。法律和行政措施的作用,可以在短时期缓解问题,不能长时期与经济运行规律相抗衡。解决经济问题,还是从经济规律着手,关键是矫正激励结构,让市场的力量引导经济行为指向正确的方向。而不是任凭主观热情蛮干。对付流通中铜钱不足的办法,还有增加流通中货币种类。一是政府主动增加货币种类,如唐代强令钱帛兼行,宋代在特定区域行用铁钱,以及以金银特别是白银为支付手段,如神宗元丰初年,黄金岁课收入10710两,白银岁课收入215385两(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还有纸币进入流通等。二是市场自动出现可替代的货币,如私铸恶钱,南宋临安府使用过的“准伍百文省”的“临安府行用”铜牌,元代流行使用的代币木牌、竹牌以及酒牌等。各种代用货币的出现,在方便了商品流通的同时,多种代币的竞争,必将带来了货币流通的混乱。 赞 (0) 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货币形式演变及制度发展丨参观辽宁博物馆记 前言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产物.中国早期货币以海贝为主,商周时期贝币的使用达到鼎盛期,无文铜贝是中国最早的金属铸币.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各国铸刀.布.圆钱等多种形式的货币.秦统一六国,半 ...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8)巨量货币与社会钱荒的关系 目前中国如此巨量的货币流通,社会上却发生了钱荒,这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因为我们大多缺乏相关知识,只是按固有的理念想当然. 当然,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加快的话,钱荒会得到缓解的,但也只是缓解,最终还是要靠补 ... 我这里整理了一个关于中药剂量的一个常识的简介,分享给各位朋友。 关于度量: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但是通过中医的学习会发现度量衡还是很混乱,半斤八两,那么一两是多少呢?还有论钱论厘的,有的说一小勺,有的说一小杯,有的说一小碗,你怎么弄?我这里整理了一个关于中药 ... 突遇电梯故障,这些自救常识要掌握! 如今 电梯在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它 但电梯安全问题必须重视 最近 福建福州就发生一起悲剧 一小区电梯故障 13岁男孩在自救过程中坠落身亡 5月3日,福建福州一名13岁男孩带着雨 ... 母亲节|送你一份女生春季养生小常识 母亲节|送你一份女生春季养生小常识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常识之楚辞 在各种考试中,一般都会涉及一些人文常识的题目,考查方式主要以识记性为主,但由于考察内容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例如一些文学著作知识,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部分题目还是比较难.现就文学著作中的楚辞的部分知识梳理如 ...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赵晓东:投资越久,越看重人,越敬畏常识 股神巴菲特在投资一家公司时,对公司管理层极为看重,多次表示"我们只愿意与我们喜欢并尊重的人一起工作."赵晓东对此深以为然.在他看来,在买入一家上市公司时,短期看估值,中期看业务,长 ... 常识积累:发芽的土豆为什么不能食用? 常识积累:发芽的土豆为什么不能食用? 全球通胀来了?货币流动性泛滥,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同比大增30.8% 自去年3月份以来,为应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全球多国开启了货币政策宽松浪潮,为市场提供了"无限"货币流动性.其好处是多国经济在经历了最严重的衰退后,逐步回暖,走上了快速复苏的道路. 全 ... 警告:购买加密货币应“做好血本无归准备!” 随着比特币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全球各大金融机构接受比特币在内的各种加密货币,虚拟货币的爆炒浪潮再度袭来. 英国央行(BOE)行长贝利(Andrew Bailey)对加密货币投资者发出严厉警告,若你买入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