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方剂』 驱虫剂 : ◎布袋丸◎(名称由来)

出处;《补要袖珍小儿方论》

本方由夜明砂、芜荑、使君子、白茯苓、白朮、人参、炙甘草、芦荟诸药组成。用于小儿虫疳,症见体热面黄,肢细腹大,发焦目暗者。有驱蛔消疳,补气健脾之功。

“布袋”,依其制法而名。其法是:以上诸药共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以生绢袋盛之,须用精猪肉二两,同药一起煮,候内熟烂,去袋,将所煮肉并汁令小儿食之,所悬之药,第二日仍依前法煮食,只待药尽为度。本方既能驱蛔,又能健脾,攻补兼施,标本同治,宜于虫积而脾胃虚弱者,乃治小儿虫宿之要方。因其用布袋贮药煎煮的方法比较特殊,所以名曰“布袋丸”。

(0)

相关推荐

  • 会阴外切伤口硬结

    ​硝黄粉[药物] 生大黄1份,芒硝4份.[用法]分别研为细末,混匀,用软 布缝2个布袋,每个约6X5厘米大小,将药末分别装入布袋封口.先将1个药 袋敷在会阴侧切口硬结处,用月经带固定,待药袋内的药未变 ...

  • 硫磺——自渡子

    <硫磺>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硫黄粉.硫黄花.石硫黄.石流黄.天生黄.黄硇砂.昆仑黄.黄牙.将军. 药科--硫族自然硫或含硫矿物加工制得 ...

  • 全蝎——自渡子

    <全蝎>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蝎子.全虫.蛜蚚.伏背虫.奎.虿.虿尾虫.主簿虫.杜伯. 药科--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全体. 产地--分布 ...

  • 『常用方剂』 驱虫剂 : ◎化虫丸◎(名称由来)

    ◎化虫丸◎ http://www.100md.com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鹤虱.槟榔.苦楝根皮.炒铅粉.枯矾诸药组成,面糊为丸,温米汤下.用于肠中因诸寄生虫(如蛔. ...

  • 『常用方剂』 驱虫剂 : 布袋丸(常用方剂)

    布袋丸      [组成] 夜明砂10 芜荑9 使君子10 云苓15 白术15 人参6 炙甘草6 芦荟3 [功用] 驱蛔消疳,补养脾胃. [主治] 儿童虫疳.表现有面黄目暗,肢细,体热腹大等. [方解 ...

  • 『常用方剂』 驱虫剂 : 布袋丸(驱虫方)

    [方源] <补要袖珍小儿方论>:治诸疳疾,面黄腹大,饮食不润肌肤. [组成] 夜明砂(拣净 二两) 芜荑(炒 去皮 二两) 使君子(二两 ) 白茯苓 去皮 半两 白术 无油者 去芦 半两 ...

  • 『常用方剂』 祛痰剂 : ◎温胆汤◎(名称由来)

    出处:<备急千金要方> 本方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生姜.甘草诸药组成.用于胆经虚热或痰热上扰所致之虚烦不得眠,惊悸.胸闷.口苦.呕吐等症.有燥湿化痰,清热除烦之功. 本方名为" ...

  • 『常用方剂』 祛痰剂 : ◎二陈汤◎(名称由来)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半夏.陈皮.白茯苓.炙甘草,加生姜.乌梅等组成.用于湿痰咳嗽之痰多色白,胸膈胀满,恶心呕吐,头眩心悸,脉滑等症.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 本方为治湿痰之 ...

  • 『常用方剂』 驱虫剂 : 驱蛔消疳-布袋丸

    [来源]<补要袖珍小儿方论>. [组成]夜明砂 芜荑 使君子各60克 白茯苓 白术 人参 甘草 芦荟各15克 [用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以生绢袋盛之:次用精猪肉6 ...

  • 『常用方剂』 驱虫剂 : 仿三丰伐木丸愈血虚一例(名医医案)

    史××,女,51岁. 初诊:1977年5月10日. 主诉:头晕.全身无力已四年.患者原有"先天性心脏病.萎缩性胃炎.胃下垂.子宫肌瘤"史,于1973年患"急性肠胃炎&qu ...

  • 『常用方剂』 驱虫剂 : 伐木丸(中药标准)

    伐木丸 http://www.100md.com大众医药网 中药名称 伐木丸 拼音名 Famu Wan 标准编号 WS3-B-0924 全文 [处方] 苍术(炒) 800g 六神曲(炒) 100g 皂 ...

  • 『常用方剂』 驱虫剂 : 调肝理胃驱虫-伐木丸

    [来源]<本草纲目>卷十一引<张三丰仙传方>. [组成]苍术1千克(米泔浸二宿) 黄酒曲120克(同苍术共炒为赤色) 皂矾500克(酣拌晒干,入瓶火煅) [用法]上药为末,醋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