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游狮城(1)圣安德烈教堂
在新加坡的中心城区屹立着一座洁白如雪的哥特式教堂,高高的尖顶直指蓝天,每一位过客都会为之停留、瞻仰和赞叹。这就是新加坡最著名的一座教堂—圣安德烈教堂(St. Andrew's Cathedral)。
圣安德烈教堂是新加坡规模最大的圣公会教堂、新加坡教区的主教座堂。这座新加坡最珍贵的历史建筑之一,与国家的历史和发展紧密相连。早在1819年斯坦福.莱佛士爵士登陆星洲,新加坡迈开了近代化的步伐,现址就被定为建设教堂的保留地。1834年,作为新加坡圣公会的第一座教堂,圣安德烈教堂举行奠基礼,1837年落成并开始使用。后因两次遭雷击,教堂于1852-1856年间关闭,1857年在原址重建,1909年成为新成立的新加坡教区的主教座堂。1942年,新加坡沦陷为日本占领区前,这里还被用作救死扶伤的紧急医院。1973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物。现在,圣安德烈教堂作为新加坡地区最有宗教影响的教堂之一,也成为自由行观光客的优选景点之一。笔者前几年漫游狮城,也来过教堂,但属走过路过,未曾细看,这次便专程乘地铁前往,以了夙愿。
我搭乘EW线地铁(东西线、绿线)在EW13政府大厦站(City Hall Interchange)下车。这里也是NS25站,也就是说搭乘NS线(南北线、红线)也可以到。顺便说一句,狮城地铁站称为 Interchange 的,是两线或多线的换乘站。下车后走B出口,左转,沿着桥北路(North Bridge Rd.)走到哥里门街(Coleman St.)的十字路口,左手边就是圣安德烈教堂的花园西大门。
圣安德烈教堂坐东向西,位于整个花园的中央。那引人注目的尖塔,正是它西面正门之上的塔楼,高63.1米。教堂的外墙雪白亮丽,据说是将贝壳磨成粉,加入蛋白和糖调成糊状,再拌入浸泡到柔软的椰子壳,制成一种实用、美观的石膏,涂在建筑的表面,不易裂缝,而且洁白有光泽。肌肤胜雪,就成了圣安德烈教堂最傲人的特点。它就像一片隐藏在热带阳光和椰林中的雪花,洁白无瑕、晶莹剔透,在喧嚣的人世间营造出一方纯洁、安宁、美好的净地。
圣安德烈教堂的建筑平面一如基督教堂的惯例是十字形的,十字形的长轴是大厅,有中殿、圣坛、边廊等,短轴是南北边楼,有耳堂、牧师礼堂、图书馆等。大厅的西端是塔楼,东端是山墙,南北边楼的端面都是山墙配两座尖塔高柱,具有浓厚的新哥特式风格。
走进教堂的正门,首先看到的是大厅中殿入口处的洗礼盆。基督教入教仪式时,主礼者口诵经文,把水滴在受洗者额部,表示赦免入教者的“原罪”和“本罪”,并赋予“恩宠”和“印号”,使之成为教徒。
教堂的大厅进深55米,宽16米,挑高22米,给人以高大、肃穆的感觉,使得进入的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的渺小。深蓝色的地毯铺在大厅正中的走道,从西端的大门直到东端的圣坛。走道两边整齐地排列着深棕色木质桌椅。大厅的两边是成排的立柱和门拱组成的白色隔墙,而隔墙外面的边廊,也排列着礼拜用的桌椅,边廊墙上的尖拱形大窗精致而又明亮。
大厅东端的圣坛是整个教堂的核心。圣坛后面墙上的三幅彩色玻璃长窗,将整个教堂的精美和华丽推向高峰。这些彩窗立于1861年,分别绘着三位新加坡俊杰人士的盾徽,中间的窗是纪念新加坡开埠者、新加坡总督(1819-1823)斯坦福.莱佛士爵士,左面的窗纪念新加坡常驻司令(1823-1826)约翰.克哥弗德医生,而右面的窗是纪念新加坡总督(1843-1855)威廉.巴特沃思少将。
东面窗户下面是1905年产于意大利的雕饰屏风,由石膏和马赛克制成。屏风上描绘的是牧人敬拜刚刚降生于伯利恒的基督。屏风前是基督降生堂,是举行小型聚会的礼拜堂。
圣坛的右侧,靠着一座洁白立柱的是一个全木质的布道讲台,1889年制造于斯里兰卡。讲台后的墙上有一个十字架,名为“考文垂十字架”,是用1940年被德国空军炸为废墟的英国考文垂座堂的两根铁钉组成的。它提醒人们,所有基督教的道理都是建立在基督的死与复活的基础上。
圣坛的中央,摆着一个长方形的圣餐桌。在举行圣餐礼时,基督徒聚集在圣餐桌前领受圣餐饼和葡萄酒,以纪念耶稣基督。圣餐桌是圣坛的中心和焦点。
圣坛的左侧立着一座金色的雄鹰展翅雕塑,装有放书的架子和一盏小电灯。原来这也是一个讲台,被称为“读经台”,是在礼拜时宣读圣经的地方。脚踩地球的金鹰,象征着“上帝的话语当昭告天下”。
笔者端详着圣坛的装饰和布置,分不清这是天主教的,还是基督新教的。正在无解之时,耳边突然响起一声“Hello”,回首只见一位老太太模样的教堂工作人员,拿着一叠资料问道:“English,or Chinese ?”。我自然回答:“Chinese”,她立刻笑着说:“哦,中国来的,欢迎来参观哦”,然后给我一本中文的游览图。我这下正是乐从其中来,正好把自己的问题请教她。她告诉我这里是圣公会教堂(Anglican Church,基督新教三大主流教派之一,也称为安立甘会或英国国家宗教),接着引我到圣坛的左面,指着圣餐桌左后方的一张椅背足有2米多高的宽大木椅说:“主教的座位,因为有它,所以这是座堂”。一个教区里只有一座教堂设有主教主礼崇拜时的座位,该教堂即为主教座堂,简称座堂(就像海军舰队的旗舰一样哦)
我翻了翻游览图,不知其上“基督显现堂”在何处,再问这位老太太。谁知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我中文不大会说”,显然是没听懂“基督显现堂”。于是把图指给她看,问题就解决了。我的小女婿曾告诉我,新加坡在1965年建国之前是没有中文教育的,因此许多新加坡老人不会说中文,李光耀原来也不会说中文,据说直到其逝世前一天还跟家庭教师练习中文呢。老太太接着又为我指点了几处宗教设施,不过都是指着图来的,基本没说中文。笔者这些年数次出国游,在看过的各国著名教堂里,就规模大小、奢华程度来看,圣安德烈教堂是排不上号的,但是参观效果却是名列前茅的,在这里获得的宗教知识也是最多的,不是因为其免费参观,也不是因为其允许摄影,而是因为这里的管理水平及其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
现在回过来说说基督显现堂,这是位于教堂东南角的一个小礼拜堂,里面有好几个教堂初建时的纪念碑。在左边的墙上还有一个圣餐具橱,是为行动不便的病残教友储藏圣餐饼和酒的。
在圣坛前,看教堂主要入口--西大门,尖拱形门框是典型的哥特式风格。
西大门上半部的彩色玻璃窗描绘了四位福音书作者:马太、马可、路加、约翰,并纪念教堂1857年重建的建筑设计师麦克弗森上校。
西大门门廊的楼上是管风琴画廊、钟楼以及尖塔。这里的管风琴是十九世纪末期建造的,最初置放在圣坛的北边楼,后来移到现位。由于阁楼潮湿,受气候影响,管风琴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停止使用。2007年后进行了修复,并装上了电动的音量控制部件。现在,传统的管风琴和着现代的电子乐器,必将为教众协奏美妙的乐曲。
教堂大厅的墙壁上嵌着一些石碑、浮雕、金属牌,纪念重大宗教事件或人物。
教堂的桌椅色泽深沉,虽然陈旧但很整洁,桌屉里放满各种文字的《圣经》和赞美诗。桌子下方的地上,摆放着一个个小垫子,给人们跪拜时所用,上面描绘着各种宗教图案。
今天教堂里来参观的游客没几个,中殿里有三五位静坐的人士,也许是信徒。那位曾为我指点的老太,此刻正在圣坛前为两位年轻人讲解,说着英语,滔滔不绝。
参观教堂后,来到教堂花园,看到其东北部靠近桥北路(North Bridge Rd.)的地方有一个半椭圆形的下沉式露天剧场。露天剧场的半椭圆边是阶梯式座位,直线边则是一幢地上一层、地下两层的建筑。建筑上标着“座堂新圣殿”(Cathedral New Sanctuary)。其地下层包括一个800人的崇拜大厅、一个祷告厅。地面层则是一个小礼拜堂和一个访客中心,分别通过有顶盖的连廊与教堂、地铁政府大厦站相连(这也让我发现了从地铁站到教堂的最短捷径)。原来这是教堂采用现代风格的扩建,联想到刚才在教堂大厅里看到几乎所有柱子朝向座位的一面都挂着电视显示屏,虽然与传统气氛不搭,但也体现了当地与时俱进的务实精神。
访客中心里开设了一家咖啡店,为市中心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可歇脚的场所。
圣安德烈教堂的花园是一块面积约2.5万平方米的方形大草坪,大树成荫,芳草萋萋,鱼翔浅底,碑立绿地。记得前两年曾见花园的围栏上有一面白底黑字的巨大横幅,上面写着《马可福音》中的一句经文:“耶稣说:你们来,同我暗暗地到旷野地方去歇一歇。”在寸土寸金的繁华都市,如此一方幽静地,真可算是旷野之地了,远行客在此歇一歇,卸去一身浮尘,尽享一片安宁,实属可贵。
每到星期日,教堂里做礼拜,教堂花园就成了市民聚会、野餐的公园,教堂边楼还专设了凉棚供人们休息。
教堂西南的哥里门街(Coleman St.)上搭设了彩色的长廊,遮阳避雨,地面上还有曲线形的彩色石坛,本是艺术设计,星期日却成了人们聚会的桌椅。我在长廊里走了一个来回,穿梭于席地而坐的人群中。他们围成一个个圆圈,有的在享用自带饮食,有的在聊天说笑,还有的在弹唱娱乐。据说这些多为保姆、建筑工等外来务工者,辛苦一个星期后在此聚一聚,闲聊解闷,交流信息,彼此也有个照应。狮城最繁华的乌节路,我在星期日也见到好几批马来西亚、印尼保姆聚在街头巷尾,成为一道风景。不过,在狮城从未看到流浪汉和乞丐。
最后,补充一个信息,圣安德烈教堂每个星期日全天都有礼拜活动,游客仍然可以进入教堂,但是必须保持肃静,并且不能摄影。因此,想要参加或观摩基督教礼拜仪式的,可以在星期日前往,想要拍摄教堂内景的,请在平日里前往。
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