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理之勇和浩然之气 2024-06-20 19:36:37 壹儒家非常重视勇德。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成就仁德,可以不顾生命。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为了维护道义,可以不顾生命。这就是儒家之勇。勇可分为不义之勇和道义之勇。孔子指出:“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这里的君子以位论。君子不义而勇,就会造反作乱;小人不义而勇,就会堕为盗贼。道义之勇即义理之勇,与血气之勇相对。朱熹说:“血气之怒不可有,义理之怒不可无。”(《朱子语类》)义理之怒即义理之勇,指仁者之勇,是辅之以智慧、植根于仁义的勇敢,是建立在通达事理、易理、性理基础上的勇敢。荀子把“勇”分为狗彘之勇、贾盗之勇、小人之勇、士君子之勇四种:“争饮食,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强,然唯利饮食之见,是狗彘之勇也。为事利,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振,猛贪而戾,然唯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荀子荣辱篇》)大意是说,争夺饮食,没有廉耻,不知是非,不知逃避死伤危险,不害怕众人的强大,贪婪的只看到吃喝,这是猪狗之勇。为了牟利,争夺财物,没有辞让之心,果断狠毒,唯利是图,这是商人和盗贼之勇。轻视生命而又暴虐,是小人之勇。坚持正义的立场,不倾慕权势,不贪图利益,把整个国家给他也不能改变他的观点,重视生命,坚持正义,不屈不挠,这是士君子之勇。四种勇的共同点是无惧,区别在于,前三种勇是以饮食、利益等为对象的冲动,都是小人之勇和血气之勇,唯第四种士君子之勇是义理之勇。荀子又把勇分为上勇、中勇和下勇:“有上勇者,有中勇者,有下勇者。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同苦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岿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礼恭而意俭,大齐信焉,而轻货财;贤者敢推而尚之,不肖者敢援而废之:是中勇也。轻身而重货,恬祸而广解,苟免,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期胜人为意:是下勇也。”(《荀子性恶篇》)大意是说,勇可以分为、上等之勇、中等之勇、下等之勇。天下有中道,敢于挺身捍卫;先王有王道,敢于执行他们的原则精神;上不依顺乱世的君主,下不混同于乱世的人民;在有仁德的地方不在乎贫苦穷厄,在不仁的地方不屑于富裕高贵;天下人知道他,就要与天下人同甘共苦;天下人不知道他,就岿然屹立于天地之间而无所畏惧:这是上等之勇。礼仪恭敬而心意谦让,重视中正诚信而看轻钱财,对于贤者敢推荐而使他处于高位,对于不贤者敢把他拉下来罢免掉:这是中等的勇敢。轻贱生命而重视钱财,随意闯祸又多方解脱,苟且逃避罪责;不顾是非、正误的实际,把希望胜过别人作为自己的心愿:这是下等的勇敢。上等、中等之勇都属于义理之勇,下等之勇则是血气之勇、匹夫之勇。苏轼《留侯论》论及匹夫之勇和豪杰之勇:“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匹夫之勇即血气之勇,豪杰之勇则属于义理之勇。贰对于君子之勇、义理之勇,理解体会最深透的是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下》,孟子把勇分为大勇和小勇、王者之勇和匹夫之勇。齐宣王自称“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劝他:“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接着孟子介绍了文王之勇和武王之勇。“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大勇和王者之勇即义理之勇。在孟子“知言养气章”里,孟子比较了不同的勇的不同培养方法:“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大意是说,北宫黝的勇气培养法:肌肤被刺不退缩,双目被刺不转睛。他以为受了他人一点小委屈,就像在大庭广众中挨了鞭打。既不受普通百姓的侮辱,也不受大国君主的侮辱。把行刺大国君主看得跟行刺普通百姓一样。毫不畏惧诸侯,听了恶言,一定回击。孟施舍的勇气培养法:他说:“对待不能取胜的敌人与对待能够取胜的敌人一样。如果估量了势力相当才前进,考虑到能够取胜再交战,遇到大部队一定畏惧。我哪能做到必胜呢?能够无所畏惧罢了。”孟施舍像曾子,北宫黝像子夏。两人的勇气不知道谁强谁弱,论勇气培养法,孟施舍可谓守约。从前曾子对子襄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经在孔子那里听到过大勇:反省自己理亏,即使对普通百姓我也不欺凌;反省自己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孟施舍的守气,又不如曾子的守约。北宫黝和孟施舍的养勇之法,共同点都在于守气,不同在于北宫黝是向外求必胜,孟施舍唯求内心无惧,以此代替求胜之心。故孟子说孟施舍是守约。但孟施舍的守约只是守气,守住一股无畏的勇气,仍然属于血气之勇。不如曾子的守约,以理义的曲直为断,通过道德理性的反省而决定自己的行为。这才是真正的守约,才是义理之勇,义勇。圣贤君子都有义勇。钱穆先生晚年在给他的研究生上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对学生说:“我授课的目的不是为了教学生,而是要招义勇兵。看看有没有人自愿为中国文化牺牲。”钱穆先生自己就不愧为中国文化义勇兵。义勇者必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孤往精神。熊十力先生说:“凡有志于根本学术者,当有孤往精神!”凡有志于追求真理、弘扬正义、内致良知、外致良制者,都应该有这种精神!东海庚子杂诗二五三曰:千霜万雪岂迷津,欲唤春归自有春。鬼狱佛堂无所碍,独来孤往自由神。孟子接着介绍了义勇的培养法:“持其志,无暴其气。”坚定心志,保持住道德理性的统帅作用,不要妄动意气。公孙丑问孟子的不动心与告子的不动心有何区别。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不动心和勇德,前提是知言和善养浩然之气。叁浩然之气有没有、足不足,是判断一个儒者大小高低优劣乃至真伪的一大关键。孟子如是介绍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公孙丑上》)那一种气,最伟大最刚健。用直道去培养而不要伤害它,就会充满于天地之间。那一种气,与道和义配套。没有道义相配,就会丧失。那是正义不断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所能取得的。如果有一件事有愧于心,就会丧失。孟子这段话介绍了浩然之气的特色、表现和培养方法。浩然之气要直养,直如以直报怨的直,指直道。人之生也直,所以要直养。具体办法是集义,不断积累仁言义行,积聚善德正义。说真话说真理,做善事做正事,都是集义之法。无害就是不要伤害它。任何不仁之言、不义之行、不善之德,都会对浩然之气造成伤害,必须力戒之。孔子说:“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礼记-表记》)如果失足、失色、失口于人,即举止不得体、仪表不庄重、言语不慎重,都会有害于浩气,遑论其它。所以,养气功夫的提高有赖于相当的自律能力的支持。这股气的功效之大,超乎很多人的想象。孟子不移不淫不屈,勇于息邪说、距诐行、辟杨墨,就是仗着这股气。历代圣贤君子或择善固执嫉恶如仇,或当仁不让见义勇为,或守死善道以身殉道,或勇于“非非”“恶恶”“贱不肖”,在事君时勇于“责难于君”,所凭仗的就是这股气。这股气,就是儒家勇德的根本,大丈夫精神的凭依。关于大丈夫精神,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所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这股气,是儒家的基本精神,历代圣贤君子身上都有。文天祥《正气歌》中列举的十二位忠臣义士的壮烈之举,就是浩然正气的充分体现,他自己成仁取义的生命实践,更是以身作则地作了伟大的榜样。这股气成了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如《正气歌》所唱:“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是道义和植根于道义的这股浩气,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文明绵绵不绝地延续下来,历劫不死,万古长青。肆古来气功师和养生家好将孟子的浩然之气理解为呼吸养生方法,这当然是牵强附会和狭隘化的理解。不过,浩气正气确实有助于养生,文天祥就是最好的例子。其《正气歌》序言写道:“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一首。”作者描写了牢狱中的“七气”的交织和环境的恶浊,而自己身体本来孱弱,但在“七气”夹攻之下,竟然安好无恙,是因为胸中自有浩然正气。有了这股正气,就可以抵御所有的邪气浊气。作者在诗中历数了史上十二位忠烈之士,来体现这股正气。最后说到自己兵败被俘,处在极其恶劣的牢狱之中,但坦然面对自己的命运:“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意谓在这种环境里过了两年,各种致病的邪气恶气都自行退避了。这个低下阴湿的地方对我来说不啻安乐国。并非有什么妙法奇术使得阴阳寒暑变化和各种疾病不能侵害自己,只因心中充满正气,不屑于富贵,不屈于威武。可见这种植根于道义和三纲的精神性、道德性之气,大有助于祛病养生。儒家以成仁取义、以身殉道为人生最高追求,但健康长寿却成了仁义道德的副产品。历代大儒大多健康长寿,可谓求之不可得,不求而自得。以身殉道即“道屈则身与俱退”(朱熹语),不一定要牺牲生命;取义成仁即坚持义路、成就仁德,不一定要杀身舍生。但也不排除牺牲生命杀身舍生。必要时儒者勇于杀身舍生而以此为荣。本文开头提到孔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教诲。注意,杀身舍生与爱身重死和明哲保身都不矛盾。孟子说:“可以死,可以不死,死伤勇。”(《离娄章句下》)可以不死的时候,应该爱身重死,明哲保身;可以死的时候,则应杀身舍生,以此取义成仁。可以死、可以不死如何判断,有赖于智。仁者智勇双全。故勇可分为智者之勇和莽夫之勇。莽夫之勇是“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论语述而篇》)无论可不可以死,有没有必要死,动辄一死了之,属于血气之勇。智者之勇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不打无把握之仗,即使不得不牺牲生命,也要让牺牲的价值和意义最大化,这才是义理之勇。“临事而惧”的“惧”是担心误事的谨慎,与“勇者无惧”不矛盾。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赞 (0) 相关推荐 《孟子》卷3公孙丑章句上诗解2志壹动气气壹动志 题文诗: 公孙丑问:倘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 由此霸王,虽不异矣.如此然则,动心否乎? 孟子曰否;四十不动.曰若是则,远过孟贲. 曰是不难,告子也先,我不动心.曰不动心, 其有道乎?孟子曰有;北 ... 《孟子》研读第8讲:公孙丑(上)解读1 <孟子>研读第8讲:公孙丑(上)解读1 教学内容:公孙丑(上)解读1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认识和理解"行仁政而王"的理想及"乘势 ... 中国名言大辞典:待人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语出<书·秦誓>.别人有了本领,就像自已有本领一样:别人有才能,有崇高的道德,就从内心喜欢他.技:技艺,本领.彦:有才德的人.圣:指道德崇高.完美 ... 孟子:想“不动心”先"养勇" "浩然之气"由心着手 傅佩荣 儒家谈人生,首重修养.在这方面,孟子的体验可谓深刻.他描述自己如何做到"不动心",并且培养了"浩然之气",还指点了人心修养的具体步骤.这些体悟与见解,对 ... 阿勇眼镜 给自己设计一套卖货方法,一个广告词能使普通的产品,从丑小鸭变成天鹅,几个要点,第一,不管卖什么产品,一定要突出产品的功能,第二介绍,本产品与其他产品的不同之处. ,第三把重点,放在质量和价格上做了对 ... “小诸葛”白崇禧如何评价白先勇的性取向?让他能一生爱得坦荡? 1992年的盛夏,55岁的王国祥突然陷入昏迷.面对全身插满了管子的王国祥,白先勇心如刀割,一向坚信人定胜天的他终于向命运屈服,听从了医生的建议:不再使用电击刺激王国祥的心脏,他的爱人已经无法再承受那样 ... 三国将领武力排行(二)夜袭曹营的铁血斗将、愈战愈勇的任城威王 8. 甘宁 甘宁年少时便有威名,在黄祖帐下时曾射杀孙权的校尉凌操.后又投奔孙权,在曹操率四十万众剑指濡须口时,亲率百骑夜袭曹营,斩得数十首级.而后在皖城之战中,甘宁奋勇先登,俘获太守朱光.孙权曾夸赞甘 ... 秦朝历史人物——项羽(中国古代十大勇将) 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祖籍项城.本姓"芈",<史记>说:"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羽少有 ... 世界纪氏家园著名文史作家纪晓辉传记文学“平叛勇将纪成斌” 作者:纪晓辉 大清帝国建国后与西域各少数民族之间曾经发生了多年的武装冲突,这些冲突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大清帝国与中国西部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冲突,事实上,这些冲突中有许多都有沙皇俄国分裂中国的西藏.新疆.蒙 ... 【广州诗歌】No.81253期B版||赫章樱桃红 文/石勇 广 州 诗 歌 欢迎阅读 <广州诗歌>平台自创建以来旨在发展平民文学!大众化阅读,大众化创作,展示平凡心灵最美好的一面.我们努力为华语文学贡献力量.欢迎您的阅读!愿您记录自己奋斗历程中的点 ... 陈国勇国画山水精选 笔墨丹青新视角2020-02-04 04:20:00 民国时期国民革命军晋绥总司令阎义勇奖章一枚 民国时期国民革命军晋绥总司令阎义勇奖章一枚,黄铜质,极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