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职业剧能追上二十年前的水平吗?
(这条评论总结得非常到位)
(尴尬的是,黄轩之前一部备受吐槽的职业剧,也是安建导演的作品)
(病人在手术前还在挑衅paul,paul回了他一个小眼神)
理论上,世界并不存在真正的“职业剧”。因为倘若编剧真的进行深入调研然后硬核地聚焦在如何表现“真实的职场”,那么绝大部分观众都会被挡在专业门槛之外——当主角配角们热火朝天地聊起宏定义与使用、最终制霸成为C语言王者,娱乐性就无从谈起了。
但这也并不是说“专业门槛”与“大众语境”之间就无法产生交集,人物刻画就是其中的关键。人物是具象化复杂的专业理论最好的载体,人物所产生的戏剧冲突、人际纠葛也能更好地帮助编剧规避专业门槛内晦涩的一面,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架构内,表现出职场最具魅力的一面。
简单来说,人物设定是否合理、精彩、表达出怎样的行为准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职场剧的上限。
人物立意过于套路刻板,是《安家》被吐槽最多的问题。类似于樊胜美和苏明玉,房似锦也有一个非常不幸的原生家庭,导致其养成较为极端的性格,并通过一句颇有“中二味道”的台词表现出来:
“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当然这也是日本原本女主的口头禅)
这样的设定是否有合理性这里不做过多讨论,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查查相关的心理学论述。但这样的人设如何反馈到剧情当中,特别是如何反馈到剧情内核(即“职场”)就显得非常关键了。
在原版日剧中,女主这样特殊的性格实际上是成就了一个守序中立的上帝视角,通过对不同客户需求、喜好的观察,在给予客户们合理解决方案的同时,高效地带动了团队的业绩;房似锦虽然也通过这句台词彰显着她独一无二的业务能力,但过度的原生家庭(重男轻女)氛围渲染,让这句台词更像是对职场之外的整个社会舆论喊话。
再加上配角们不食人间烟火的设定,我们似乎还能看到从苏明玉、樊胜美身上延伸下来的另一个刻板偏见:
仿佛只有在家庭中备受打压的女性,才会在职场上积极向上发挥狼性精神。
《完美关系》中江达琳的塑造,也脱胎于对富二代的刻板印象,比如留学海外、家世优越、外形良好,也毫无保留地继承了过往公众舆论对于海外留学高材生的刻板印象,比如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却有能力肩负起一家公关公司的领导工作,最后还能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有声音认为这样的人物刻画某种程度上是必须的:考虑到社交网络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载体,相较于电视、电影有相对零散的一面,因此充分借用公众刻板印象来完成与观众的快速握手,要么就通过夸张的设定来进行感官刺激。包括刘震云就用“我是中国说话最绕的人”进行“自我检讨”,认为自己并不是“优秀的编剧”。
但归根结底,人设是为了让剧情更加饱满、由角色撑起剧情的代入感,而不是替整个剧情查漏补缺、增加理论上的传播爆点。
《妙手仁心》中Gilbert的人设就非常适合拿到今天来进行复盘。
同性恋、与父母断绝联系的家中幼子、HIV感染者,即使没有社交网络这些标签也是天然自带话题性的,无需编剧“太绕”就能被观众们顺利接受。但编剧却没有对这个角色进行刻板的“娘化”塑造,而是巧妙设计使其爱上女性,再仔细展现其内心的斗争和纠结,来探讨社会中少数群体的问题。
让Gilbert作为医务人员感染当时社会中最具有话题性的绝症,这个设计就更值得细品了。剧情中,良好的教育经历让Gilbert在治疗病人时表现出了超高的自律、勇敢和担当,但在面对自身疾病时他则还原为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的普通人,需要在专业知识之外寻求家庭关系、朋友关系来缓解焦虑。
(同性恋+HIV感染者,在当时是非常大胆的人设)
这其实很容易让人想起《编剧部的故事》里,葛优扮演的李冬宝和吕丽萍扮演的戈玲,作为不婚主义者(起码是晚婚、拒绝催婚主义者)在当时的传统语境中显然很容易成为部分观众反感的对象,从而在舆论上引起不小的争议。
但与Gilbert的人设相同,李冬宝并没有过于极端地展现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探讨、个人思索等形式,分布式地论述了自己的观点。
总之人物不能成为吸引眼球工具化成为模型零件,毕竟从刻意切割到自我阉割,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安家》们已经很难获得《妙手仁心》那样理想的创作环境了,即使香港影视业有著名的“飞纸仔”传统,也同样无法与《安家》所需要面对的创作环境相提并论。
1997年《妙手仁心》播出时,互联网还是个新名词。2020年,网络营销已经成为电视剧宣发中的主要手段,“热搜”、“讨论度”也成了衡量一部剧是否“优秀”的指标之一。就算你根本没看过《安家》,也能从各种社交媒体、网络平台上窥见这部剧集的些许片段。
据电视剧官博数据,《安家》开播不到五天热搜登顶,开播不到一个月,就喜提热搜101,仅#安家#一个话题,就有300多万的讨论。相比之下同档期的《我在北京等你》成绩就惨淡得多,热搜屈指可数,排名也十分靠后。显然,《安家》在创作的时候,就充分考虑了社交网络传播的因素。
片方的精准营销+中国人感兴趣的房产题材,片方利用社交媒体和观众的舆论,已经达到了通过链接当下社会痛点为剧作造势的目的。上一部通过相似方式出圈的电视剧是《都挺好》,正午阳光在尝到樊胜美带来的话题效应后,又在苏明玉身上收割了一波话题红利,同时还为其他的从业者开启了一个宣发新模式,相信这样的操作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主流。
值得一提的是,某种程度上这也成为了“职业剧徒有其表”的一个正当理由之一:观众环境就这样,剧情取悦观众大环境有什么错?
但在营销中如何拿捏方向、尺度和边界,依然值得商讨。尤其是在社交网络传播充分支配现代人注意力、开始大范围影响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方式时,过分地放弃自上而下、需求高专业门槛成本的思考、将内容主动权让渡给大众舆论,营销存在的意义就更值得思考了。
探讨社会现象,其实是文艺创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但《安家》的表现方式,却显得粗糙,有哗众取宠之嫌。比如和其他中介产生矛盾,双方开打;打算卖房治病老太太被侄子辈为难,最后把房产捐给国家,年轻人找到房似锦,一言不合就开撕;帮小三置业,男方原配妻子二话不说就是一巴掌……
工作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挨打这种情节,明显就是为了话题而进行的尴尬铺设,披着职场剧的外衣,内核还是人民群众喜爱的老娘舅,噱头满满却难以指向职场剧真正的内核——职业的讨论,可以说是本末倒置。
优秀的职场剧还应该具备的一点,是贴合国情。大陆制作方热衷国外已经成功的作品来进行复刻和改编,但总是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洋相百出。《安家》如此,靳东的《精英律师》也是如此。黄磊版的《深夜食堂》更是被无死角嘲了个遍,交出过高分台剧《痞子英雄》的导演蔡岳勋攒了黄金阵容,却成功把口碑IP搞成了四不像。即便后来影帝梁家辉牵头再度翻拍,依旧逃不开“魔改”的评价。
诚然,我们需要正视由于国情不同,同样的IP进入中国市场后需要改动——比如限制级、涉及政治、法律法规等内容——以贴合中国社会情况。但现状是,引进IP后,本土编剧并不懂如何在好的内容上锦上添花,反而一再用过时的模式去填充剧本。导致出来的作品漏洞百出,水平降级,披着职场剧的外皮,但却不知如何对于职业的解读和展现。
IP汉化能力差,本土剧本创作又不给力,当然,这也跟目前大陆编剧生存现状有关。相比于日韩或英美剧中,以编剧为核心展开的制作模式,在中国大陆,编剧往往是影视行业中势力最单薄的一环,编剧能写什么样的本子,完全取决于资本和制作方。
因为当产业化的进程突然加快,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片方会选择投入产出比更高的作品进行制作——比如不需要太多精力打磨的网文改编剧,甜宠小言剧等。而想要写好职场剧,不仅需要编剧拥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也需要足够的时间去调研行业内幕,去体验真实的职场生活,显然在当下的生产模式里,这种前期需要大量投入的剧本,是不受资本欢迎的。而这样循环下去的结果,就是职场剧产出越来越少,其中优秀作品更是凤毛麟角。
行业寒冬再加上疫情的影响,此次影视市场大伤元气,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当一切恢复如常时,未来影视行业将何去何从,不得而知。但希望在未来,当观众提起中国优秀的职场剧时,除了TVB的《妙手仁心》,我们还能有新的优秀作品进入大众视线。
虎嗅年度十佳作者
十年广告创意工作者
本文来自微信订阅号“互联网指北”(hlwzhi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