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史话七:宣公继位后的首次胜利,道出郕国迁到山东前的一故址

卫宣公姬晋,卫前庄公之子,卫桓公姬完、姬州吁的兄弟。并且,从《史记·卫康叔世家》中“迎桓公弟晋於邢而立之,是为宣公”这句话的记载来看,文中没有将公子晋称为桓公“庶弟”,很有可能姬晋是桓公的姨母厉妫后来与卫前庄公生的儿子。从血缘上讲,姬完、姬晋彼此要比姬州吁更近一些。那在桓公、州吁相继离世,又无子嗣的情况下,众臣迎回姬晋这位公子来继位,是最佳的选择了。

宣公之前的两位国君:桓公姬完与姬州吁

按说姬晋能够继承卫国国君是比较幸运的,毕竟,没有姬州吁的反叛,卫桓公便可以正常寿终并传位。真这样的话,继位之人将是姬完的子嗣,他姬晋几乎没有袭爵的可能。即使姬州吁反叛依然发生,如果他能坐稳卫侯宝座的话,姬晋同样没有上位的可能。偏偏公子晋就是受到了上天的眷顾,既让他在邢国躲过了卫国国内的动乱,还能最终继承国君之位,可谓是有福之人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福之人,继位后也是麻烦事不断,虽算不上是焦头烂额吧,但也够他闹心的了。那他都遇到了哪些麻烦事呢?

1、安葬先君卫桓公

卫桓公是在桓王元年的春季(《春秋》经文记为“(隐公)四年春王二月,戊申”),因弟弟姬州吁的反叛而被杀害的,属于死于非命。之后,由于姬州吁把控了卫国的大权,加上他又一直在胡作非为,使得卫国一直处于混乱不堪的状态,根本无暇、也无法为这位可怜的卫侯安葬。所以,到了礼制规定的诸侯停灵5月而葬的时限后,即桓王元年的夏末秋初之时,卫国并没有为桓公举办葬礼

直到卫宣公继位后,卫国终于稳定一些了,才将安葬桓公的事宜提上了日程。而从桓公下葬的时间是桓王二年四月的这个时间点来看,想必是姬晋刚一继位,就给兄长操办起来,仍为桓公停灵满5个月(上一年的十二月到本年的四月刚好5个月),算是格外周到了。为此,《春秋》特意将此事记载书中,而《左传》“卫乱,是以缓”的注释告知后人卫桓公下葬延迟的原因

《左传》中安葬卫桓公的记载

2、成功抵御强敌,但最终并未获胜

这第二件麻烦事,其实在前面的“郑国史话”中已经讲过了,就是郑庄公为报“东门之仇”,趁机入侵卫国的这件事。从《左传》记载的顺序来看,卫桓公刚刚被安葬完,郑国大军就侵入到了卫国的郊外,可见庄公姬寤生是有多狡猾了。

幸好卫宣公及其属下大臣们上下齐心、处置得当,请来了南燕国的军队帮忙抵御外敌,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可是,当郑国军队撤回,卫国之围被解除后。卫国、南燕国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竟然反攻到了郑国境内,被精于谋略的郑庄公以一场漂亮的夹击打得丢盔弃甲,卫、南燕一方吞下了失败的苦果

卫人率南燕部队反攻郑国

3、卫国应接不暇之时,东边有诸侯国趁虚而入

《左传·隐公五年》的记载中有“卫之乱也,人侵卫,故卫师入郕这样一段文字,说的就是卫国自己忙得焦头烂额之时,郕国趁机入侵过他们。那郕国趁的是卫国的什么乱呢?在下认为这里提到的卫国之乱应该指的不是姬州吁的叛乱,毕竟州吁好战又强势,他夺下政权后,郕国非但不敢轻易进攻卫国,甚至还会被州吁骚扰过。所以,所谓的“卫之乱”应该就是宣公继位后忙于桓公的葬礼,又要应付郑国的报复,这才让郕国趁虚而入了。甚至,鄙人都怀疑,国的入侵没准都是郑庄公的计谋,就是要他们从东边进攻卫国,好策应郑国的报复行动

卫国在南燕的帮助下解决了郑国的围困以后,宣公可算能腾出手来报复一下趁火打劫的郕国了。毕竟反攻郑国之时,兵力受损的主要是南燕国的部队,卫国自己只是做了那支军队的指挥和向导,并没有伤及本国的实力。既然郑国太强大了,报复不了,那就要只能拿郕国开刀了。并且,从记载中的“卫师”这个说法就可以看出,卫国这次动用的兵力相当多(“国名+师”的用法,一般指该国部队的统帅既不是国君,也不是值得记录名称的高级将领,但军队人数很多;与之相对的是“国名+人”的用法,同样非国君和高级将领出征,且军队人数也不多的情况)。正因如此,这次卫国入侵郕国取得了胜利,好好地教训了郕国一番,算是为宣公一朝取得了第一场的胜利

卫师攻入郕国取得大胜

这些就是姬晋继位以来遇到的 “麻烦事三连击”,真是给刚刚占了便宜,“捡到”卫侯头衔的他兜头泼了一盆冷水。要不是最终卫国征讨了郕国取得了一场胜利,宣公一朝的伊始都可以算是暗黑开局了。然而,麻烦事是讲完了,但这个话题并没法结束。不知大家有没有觉得这其中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其实,比较熟悉那段时期历史的朋友应该会有些疑问,即郕国在众多史册的记载中,一直徘徊于齐、鲁两国的控制之下(交替为两国附庸)。并且,杜预在注释《左传》的这段记载时特意写道:“郕,国也,东平刚父县西南有郕乡”。而“刚父县”据记载应该在山东宁阳县一带,与卫国相距甚远不说,还间隔着一些诸侯国(如鲁、齐、曹等国),他们两国是如何像邻居一样互相征伐的呢?所以,咱们接下来就要再多展开一些,简单地探索一下郕国的变迁

,各位应该并不陌生,乃是文王姬昌之子,武王姬发的弟弟叔武的封国。由于郕国留下的史料并不是很多,加上现存的资料中多记载了郕国在山东地区活动的事迹,所以最初的史学界基本认为郕叔武被分封时,国家就在山东一带(即刚刚提到的宁阳地区)。可是,随着陕西岐山一件青铜器的出土,其上铭文证明了该器的主人是“成伯孙父”,而“成”、“郕”、“盛”在古时相通,指的就是叔武的封国郕国,说明郕国最初的封地应该在岐山一带,即周朝王畿之内。之后,到了西周末年,随着西戎诸邦的进犯,以及周王室的东迁,郕国也搬家到了东部地区

岐山出土的“成伯孙父鬲”及其铭文

只不过,郕国有过一次东迁是被史学界认可了,但其后又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郕国一下子就迁到了山东地区另一派则认为郕国迁往山东并不是一步到位的,期间有过一段在中原地区落脚立国的经历。那《春秋》、《左传》中的这条记载似乎刚好证明了第二种假设,告诉世人郕国的确曾在中原一带有驻过足,还做了卫国东边的邻居。再配合《通志》“郕氏,濮州雷泽北三十里,郕国故城是也”的记载,显然濮州(即今河南省濮阳市范县一带)就是春秋初期,国的故址所在

如此看来,郕国从分封到迁至山东的整个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其国最初封于王畿之内的岐山一带,后随王室避祸东迁至濮州范县做了卫国的邻居。由于与卫国长期不睦,逐渐被卫国侵占的疆土,不得不再次往东迁徙至山东宁阳一带。为了生存,郕国只能周旋于齐、鲁两个大国之间,成为了寄人篱下的附庸。而范县、宁阳这两处郕国的故土,便成为“成”(郕国失国后,去掉右边的“邑”,表示没有了国家)姓一族两个重要的发源地

郕国由中原迁往山东的示意图

这下大家应该了解了郕国的变迁,以及“成姓”一族的起源了吧。恐怕正是因为郕国一直在搬家,没有个稳定的落脚之处,到了山东以后又同时被齐、鲁两国合起来欺负,才让他们自己的史料遗失惨重,逐渐成为历史长河中一粒不起眼的细沙。好在《左传》、《通志》等古籍为咱们留下了一些线索,才稍稍揭开了一些郕国神秘的面纱。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作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卫师入郕、宣公继位、葬桓公、抗击郑师、战胜郕国、成伯孙父鬲、郕国变迁、初封王畿、首迁濮州、再迁山东、成姓起源。

关键词云图简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