耵 耳

耵  耳
    [概述]
    概念  耵耳为耵聍堵塞耳道而致。耵聍俗称耳垢、耳屎,其状或如麸片,或如油状。
耵聍系耳间津液,有濡润、保护外耳道的作用。少量耵聍碎屑常可随下颔关节的运动自
行脱山,不引起任何症状。若耵聍过多,凝结成核,阻塞外耳道,致成耳窍不通.引起
症状者,是谓耵耳。故临床上以量之多少及是否引起症状来区分:量少、不引起症状者
为耵聍;量多积堵于耳道.引起耳聋、耳鸣等症状者为耵耳.即耵聍栓塞。
    历史源流  耵聍之名最早见于《内经》。《灵枢.厥病》说:“若有干耵聍,耳无闻
矣。”确立了耵聍的名称,指出了干耵聍的主要症状是耳聋。
    隋代《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中说:“耳耵聍者,耳里津液结聚所成,人耳皆有之。
轻者不能为患,若加以风热乘之,则结柳或丸核,塞耳,亦令耳暴聋。”明确指出耵聍“人
皆有之”,乃人之正常生理现象。同时也指出了耵聍栓塞的病因病机和症状。病因为风
热乘之,病机为结柳成丸核,塞耳。症状为暴聋。唯此书对该病尚未记载治疗方法。
    到了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下》中有治耵聍栓塞的外用方三首。其中有用药汁
软化耵聍栓塞.用手术方法挑出的最早记载。并且借助盐的消毒杀菌能力,来预防由于
挑取耵聍时可能造成的皮肤破损而继发的感染。后世医家多宗此法,拟出许多治疗耵聍
栓塞的外用方。
    宋代,《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五》中.记载有治耵聍方五首。其中三首都是干耵
聍核之软化剂。如“治耵聍塞耳聋,强坚不可挑,塞耳。猪脂膏方。”《仁斋直指方。耳
论》说:“劳役伤于血气,淫欲耗其精元,瘦悴力疲,昏昏聩聩,是谓劳聋。……热气乘
虚.随脉入:耳,聚热不散,脓汁出焉,谓之脓耳,入耳间有津液,轻则不能为害,若风
热搏之,津液结聊戈核塞耳,亦令暴聋,谓之耵耳”。故耵耳一词首先见于《仁斋直指
方》,本书举出耳聋发生的多种原因,耵耳亦是其中之一,并始把造成耳聋的耵耳,与
正常情况下不造成病证的耵聍,从概念术语上明确区分开来。
    金元时代,《丹溪心法》也记载有用猪油调葱汁灌入耳中,以湿润耵聍栓塞,然后用
手术挑出来的方法。说明这种治法自唐代以来沿用已久,并已为众多医家所采用。
    明代,对此病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上无大进展。《普济方.卷五十五》在耳耵聍附论
中说:“夫耳者肾之候,心之寄窍。风热搏于经络,则耳中津液结聚,如麸片之状。久之
则丸结不消,或似蚕蛹.致气窍不通.耵聍为聋,”并载有六方。其立论和治方大致与宋

代《圣济总录)相仿。    、
    到了清代,对此病的认识不论在病因病机或治法上,都有较大的突破。如《杂病源
流犀烛.卷二十三》对于耵耳有较详细的论述,将耵耳病因及辨证分为风热搏结经络,
风温上郁:阴虚挟暑风;暑热上郁;少阳相火上郁:阴虚风温相触等六个方面,并各列
出其症状与治疗方药。本书对此病的另一新认识是:描述了耵聍栓塞合并外耳道炎及中
耳炎的病证。并清楚地记载了耵聍栓塞与咳嗽之间的病理联系。这与现代医学所发现的
耵聍栓塞严重时.引起的外耳道炎及刺激迷走神经耳支,常会发生反射性咳嗽非常吻合。
可见至清代,对耵聍栓塞一病的认识,已渐趋完善。
    [病因病机]
    一、外因  风温、风热或湿热邪毒外犯耳窍,与耵聍搏结扭集,结硬成块。或外邪
侵犯耳道皮肤,皮肤粗糙,耵聍不易向外脱落,逐渐形成在外耳道的堆积阻塞。
    二、内因  少阳相火上郁,或由体阴素虚,虚火上浮,循经蒸腾,煎炼耳窍津液,
耳道皮肤失其津液荣养,皮肤脱落过多,并与耵聍粘液扭结,集成硬块,阻塞耳窍。
    三、局部原因  由于外耳道瘢痕形成,或外耳道狭窄,或外耳道高度弯曲.或外耳
道内有异物,或外耳道内生肿物,妨碍耵聍向外排出。
    [临床诊断]
    症状:因耵聍的大小和所处位置不同而异,小块或碎片状者,可随头部及下颌运动
而摩擦耳膜,产生耳鸣;较大耵聍,阻塞外耳道则产生耳聋;耵聍压迫耳膜及外耳道或
风热外邪上扰可使耳鸣、耳聋加重及产生眩晕、咳嗽等。若耵聍遇水膨胀时或肝胆火热
上攻则可引起外耳道皮肤湿烂、肿胀、疼痛,甚至发热、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
    检查:可见黑褐色或黄褐色软硬不等之耵聍块堵塞外耳道,或硬如蚕蛹,或软如脂
膏。听力检查,患耳可呈传导性耳聋。若并发外耳道炎者,则耳道可见红肿、溢脓、牵
拉:耳廓或压迫耳屏时耳痛增剧。
    另有一种油脂性耵聍,并末形成耵聍核,俗称“溏耳朵”或“油耳朵。”检查时可见外
耳道内有黄褐色粘稠度不等之油脂状物。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无须治疗。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外耳道异物相鉴别。外耳道异物多见于小儿,常于耍戏时塞入。
成人外耳道异物多在挖耳时不慎将异物掉在耳中。还有是患者用药不得法乙使粉剂药物
在外耳道内堆积所形成。但不论何种原因造成之外耳道异物,都有异物入耳的病史.详
细地询问病史与认真细致地检查,则不难鉴别。
    [辨证论治]
    一、辨证
    证候:耳窍堵塞,耳鸣耳聋,耳内疼痛,头重眩晕,或取出耵聍后见外耳道皮肤红
肿、糜烂、掀痛,或兼发热,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
    病机分析:耳窍堵塞,耳呜耳聋,乃耵聍结聊,壅塞耳窍所致。耳内疼痛,头重眩
晕,外耳道皮肤红肿、糜烂、焮痛或发热者乃肝胆蕴热,郁热上攻耳窍,或风热之邪侵
袭,搏结耳窍,加之耵聍压迫窍道,令脉气不通所致。发热.脉弦,舌苔黄,皆肝胆湿
热之象。
    二、治疗
    (一)外治法  耵聍较小,位置较浅而松动的.可用镊子或耵聍钩取出。虽小而部饨

较深者可用冲洗法冲出,较大而坚硬者可先用596碳酸氢钠液或番油(麻油)滴入耳内,
每日2-3次,连用2~3曰,浸泡令软,再行夹取或冲洗。操作者动作务必谨慎小心,
切忌粗暴从事,以免损伤外耳道皮肤,甚至耳膜,造成感染,当耵聍取出后用7595酒精
涂外耳道。如有皮肤破损,可用小棉条蘸2%石炭酸甘油或黄连滴耳液纳入外耳道中,预
防感染,次日将棉条取出。
    (二)内治法  适用于耵耳有局部染毒或全身兼症患者。如见外耳道红肿、糜烂者,
以清泄肝胆湿热为主,可用栀子清肝汤。方中栀子、柴胡、丹皮清泻肝经火热;当归养
血维护肝阴;黄芩、黄连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消肿止痛;菖蒲、牛蒡子通窍聪耳;甘
草调和诸药。若染毒较甚,外耳道溢脓流水,疼痛剧烈,可选用龙胆泻肝汤。若见耳窍
堵塞,耳鸣耳聋,头重眩晕,外耳道干燥、粗糙,脉弦细者,可用六味地黄汤加沙参,
百合以滋肾养肺。
    [转归及预后]
    本病预后良好。但可反复发生。耵聍取净一个时期以后,仍可再出现耵聍栓塞。大
而坚硬的耵聍块,压迫外耳道,使外耳道宽大。压迫耳膜,使耳膜内陷。在游泳、洗头
时外耳道进水,或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可引起外耳道炎。
    [预防及护理]
    1.定期检查外耳道,及时治疗外耳道炎及脓耳,戒除挖耳习惯。
    2。游泳、洗头时,勿使污水进入外耳道,以防染毒。
    3.取出耵聍块后,外耳道有损伤,应进行治疗.以防染毒.
    [文献资料选述]
    古代资料分析
    (一)有关耵耳的病因病机分析  关于耵耳的病因病机,概言之,有单从外因侵袭立
论者,有从内因立论者,有从外因和内因结合发病而立论者三种。
    从外因立论的,如《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认为是由于“风热乘之,则结柳成丸核。。
这一观点二直沿用到明代。《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五》说:“风热搏结于经络,则耳
中津液结聚,如麸片状,久则丸结不消,或似蚕蛹。。《仁斋直指方.耳论》说:“风热搏
之,津液结柳,成核塞耳。”《普济方.卷五十五。耳耵聍附论》说:“风热搏于经络,则耳
中津液结聚,如麸片之状,久则丸结不消,或似蚕蛹。”诸家所论雷同。
    从内因立论和内外因结合立论的,如《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中较详细论述了耵
耳的内因、外因。其除依据《诸病源候论》“风热乘之”的观点之外,在外因为病方面又增
加了“风温之邪土郁”、“暑热上郁”两端。同时又提出了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致病观点。
从内因立论方面,则认为“少阳之火上郁”也是造成“耳耵胀”的原因。从内外因相结合立
论方面,提出了“体质阴虚,挟受暑风,上焦气郁”和“本阴亏,风温相触.未经清理外
因,伤及阴分.少阳相火陡起”.以及“劳伤气血,热气乘虚,入子其经,随郁而成耵耳”。
都是致成耵耳的原因。
    归纳上述,历代医家对耵耳的病因病机主要从外因、内因两方面加以论述。外因以
风热外袭为主,内因则为少阳之火上郁或体质阴虚。由于肝胆经热盛.或素体阴虚.复
受风热之邪上袭,则内外邪热搏结于耳窍经络,致使津液结聚而为耵耳。
    (二)有关辨证沦治的分析  在唐代以前文献中,尚未见有论述耵耳的治疗方法。自

唐代到明代治疗耵耳均为外治法。古代文献中,对内治法有详细纪载的,见于清代《杂
病源流犀烛》一书。该书对耵耳病辨证分为六种类型:①风热搏子经络:症见耵聍结
块,耳聋,耳痛,或出脓水。用柴胡聪耳汤治之;②风温之邪上郁:症见耳耵、耳胀。
用马勃散治之;③素体阴虚,夹受暑风:症见耳耵痛,舌白脉数。用辛凉轻药治之,如
菊叶、苦丁、山栀、飞滑石,连翘、淡竹叶;④暑热上郁:症见耳耵作胀,咳呛。用清
气分热之药治之,如六一散加杏仁、连翘壳、淡竹叶、川贝母、白沙参;⑤少阳相火
上郁:症见头重、耳耵胀。用辛凉清解上焦之法治之,如羚羊角汤;⑥阴虚火旺、风温
相触:症见耳耵胀痛,咳嗽,延绵日久不愈,入暮厥痛愈剧。治法当先清降火邪,后育
阴。清降火邪用益元散加菊花、苦丁、川贝、金银花、绿豆衣、鲜荷梗叶。本书对耵耳
内治虽尖于繁琐,但其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三)耵耳的局部用药和外治法分析  耵耳的外治法及局部用药发展较早,且被历代
医家广泛采用。外治法和外用药中,总的来看分为两类。一类是治疗干耵聍,用药物软
化后,以手术的方法取出来。另一类是用外耳道塞纳药物的方法,使耵聍块溶解.自行
脱出。
    软化耵块,用手术方法挑出的,如《备急干金要方。卷六下》曰:“治耳聋干耵聍不
可出方:捣自死白项蚯蚓,安葱叶中,面封头,蒸之令熟,并化为水,以汁滴入耳中,
满即上止,不过数度,即挑易出。”《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五》中,治干耵聍以“地龙湿
者五、七条。右一味,研,取汁数滴,入耳中,挑即臼出。”《丹溪心法.卷十二》中载:
。生猪脂、地龙、釜下墨等分.右件细研.以葱汁和,捏如枣核,薄绵裹,入耳令润,即
挑出。”这种方法治疗耵聍栓塞最为可靠。
    用药物塞纳或灌入耳中.待耵核溶解,自行脱出的,如《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五》
载:“生猪脂一合,釜下墨半两,研。右二味调和成膏,捏如枣核大,绵裹塞耳中。”又
方为:“葱汁三合,细辛去苗叶,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分。右三味,捣罗细辛、附子为
末.以葱汁调令稀,灌入耳中。”这里都没有提到耳内用药后再挑出耵块的问题。这种方
法不如前种方法完善可靠。
    为预防术后引起染毒,古人早巳注意到耵聍块取出后的局部处理。《备急千金要方.
卷六下》记载,挑出耵核后,要以“发裹盐塞之,。很有科学道理,可惜为以后医家所忽
视,未有再提及者。应该重新提出,供临床参考。
    有些外治法是用来治疗耵耳合并症的。《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说:“耵耳,或出
脓水者,……外吹红棉散”,就是治疗耵耳合并脓耳的。总之,外治法在耵耳的治疗上占
重要地位,为古今医家所广泛采用。
    [小结]
    耵耳,其病因有外因,  内因和局部原因三种。它们可以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也可
单独致病,形成耵聍核,阻塞外耳道,使人耳聋。治疗上主要是将耵聍块取出,对外耳
道进行局部消毒即可。如兼有他证.可配合内服药物.辨证治之。本病预后良好.但治
疗时应遵守操作规程,不要因其病“小”而忽视之。
    第九节  耳胀耳闭
    [概述]

概念  耳胀耳闭是以耳内脓闷堵塞感为主要症状,伴有听力下降的耳窍疾病。耳脓
与耳闭是同一个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耳胀多为病之初起,以耳内作胀为主,或兼疼痛.
又称耳胀痛,并常兼有耳鸣,妨碍听觉。因起病较急,常令人突然发生听力障碍,故属
。卒聋”范围。由于多因风邪侵袭而致,故又属“风聋”范畴,相当于急性卡他性中耳炎。
耳佣多为病之久者,以耳内堵塞感为主,听力明显下降。耳闭多因邪毒滞留,耳窍经气
闭塞,故属于“气闭耳聋”范畴,相当于慢性卡他性中耳炎。    ,
    历史源流  查阅历代文献并无耳胀病名。因发病急,常有突然听力障碍等症状,故
在有关风聋、率聋、耳聋的病证资料中,可以找到与耳胀有关的论述。在一些医籍中,
亦有关于耳胀症状的描述。如隋代《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中的“耳聋候”就有:“手少阳
之脉动.而气厥逆而耳聋者,其候耳内辉辉焯焞也,手太阳厥而聋者.其候聋而耳内气
满.。的描述。在“耳风聋侯”中又谓:。足少阴,肾之经,宗脉之所聚,其气通于耳,其
经脉虚,风邪乘之风入于耳之脉,使经气痞塞不宣.故为风聋。”提出了气逆,风邪入耳可导
致耳内气满,使经气痞塞而引起耳聋。宋代《太平圣惠方。第三十六卷》有关于。上焦风热,
耳忽聋鸣,宜服茯神散方尸,以及对风邪入耳致耳卒聋的病机描述。《圣济总录.卷一百
一十四》亦有类似的论述。《丹溪心法。卷四》中除了继承前人的理论以外,还总结了风
聋。必有风痛之证。。明代《保婴撮要。卷四》有:“耳……或胀痛,或脓痒,邪气客也。。
《疮疡经验全书.卷二》载有耳胀痛的外治。清代《续名医类案.卷十七》载有耳内不时
胀痛的医案。《外证医案汇编.卷一》亦载有耳胀的医案。及至近代《大众万病顾问.下
册》始立耳胀病名云:。何谓耳胀,耳中作胀之病,是谓耳胀。”并列举了病源.症状及治
法。    ,    .    ,  ,
    《内经》最早论及耳闭。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
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在其他篇章里也有不少关于气厥耳
聋、暴聋的论述与耳闭相似。在《灵枢.刺节真邪》有耳咽管吹张法的最原始记载。耳闭作
为病名,见于明代《医林绳墨。卷七》,曰:。耳闭者,乃属少阳三焦经气之闭也。。又说:
。或有年老气血衰弱,不能全听,谓之耳闭。。在《景岳全书.卷二十七》中,详述了几种
耳闭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并记载了鼓膜按摩法,一直沿用至今。到清代,对耳闭的病因,
症状的论述较为明确,如《杂病源流库烛。卷二十三》曰:。有气闭而耳聋者,……亦有
不致无闻,但闻之不真者.名为重听。其症之来,或由风气壅耳”。指出了耳闭在程度上
的差别。《临证指南医案.卷八》中载有耳胀欲闭的医案。  ’    .
    [病因病机]   
    耳胀多为病之初起,多由风邪侵袭,经气痞塞而致,耳闭多为病之久者,由邪毒滞
留而致.与脏腑虚损有关,往往又为虚实挟杂之证;其病因病机分述如下:
    一、风邪侵袭.经气痞塞  手太阴肺经之结穴在耳中,若风邪犯肺.结穴受病.耳窍
经气痞塞;或风邪扰乱肝胆之气机,上逆于耳,均发为耳胀。
    二、肝胆气逆.湿聚耳窍  少阳经脉循耳,与肝经互为表里,若七情所伤,致肝胆
经气不舒,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循经上结于耳窍。或肝气横逆犯脾,致脾胃受损,运
化失健,水湿内停,湿浊上干,停聚耳窍而为病。
    三、邪毒滞留,气血瘀阻  由于脾、肾素虚,抗邪能力减弱,遂致耳胀反复发作。
或病情迁延日久不愈,邪毒滞留于耳窍.阻于脉络,窍络闭塞而使精气不能上奉耳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