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55年,晁错向汉景帝进献削藩之策...
公元前155年,晁错向汉景帝进献削藩之策,其父连夜从老家赶来,劝晁错停止削藩。晁错笑道:“如不削藩,天子不尊,国家不宁”!晁父哭着说道:“可是如此削藩,刘家安宁了,晁家就要亡了”!而后服毒自尽,晁错不为所动,继续劝汉景帝削藩。
十几天后,七国之乱爆发。吴、楚联军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从中原向长安进发。汉景帝问计晁错,该如何应对七国叛军?
晁错说道:“陛下御驾亲征,微臣坐镇长安”。《史记》载,【错欲令上自将兵,而身居守】。汉景帝仔细一想,这不对啊!我去前线亲冒矢石,你在长安稳坐后方这合适吗?
于是又问计袁盎,袁盎与晁错素来不和。就借机发难道:“吴国、楚国来信,高祖陛下分封列国,已延续数朝之久。如今陛下听信晁错之言,取缔诸侯、削减封国,所以诸侯联合西来。只要诛杀晁错,停止削藩之举,七国之乱自然平息”!
七国之乱的压力下,素来对晁错言听计从的汉景帝动摇了。面对袁盎的提议,汉景帝沉默良久,最后说了句:“看情况再说吧,朕终不以一人之爱而乱天下”!《史记》载,【顾诚何如,吾不爱一人谢天下】。
对于汉景帝的动摇,以及对老师晁错的抛弃。《汉武大帝》一剧中塑造了个经典镜头:纷落的雨中,晁错与汉景帝诉说着师生之情。晁错说自己第一次到太子书舍,教景帝读书时也是一个雨天。景帝感叹,一转眼二十年就过去了。
景帝敬了晁错一杯酒,而后说道:“老师,您曾教过学生错的就是错的,对的就是对的。但自从学生做了皇帝,却发现有时候对的也是错的,错的也是对的。明明是错的事,有时却不得不做;明明是对的事,有时却又偏偏不能去做”。
望着景帝熟悉的面庞,晁错只是感觉分外陌生,沉默良久后说道:“可臣依旧觉得:到头来,对的还是对的,错的还是错的”!
师徒二人相顾无言,最终又是景帝打破了这一瞬宁静:“老师曾教学生,毒蛇吮指、壮士断腕。朕贵为皇帝,为天下大事计,当不念一人之生死,不以一人之爱而乱天下”。
晁错起身说道:“陛下不必多言!晁错不敏,侍奉陛下二十年,知遇之恩没齿难忘”。
“雨过天晴,臣也该上路了”!一句晁错不敏,道尽了二十年师生情尽,晁错对景帝妥协的由衷失望。天下人都知道,自高祖分封以来,各地林立的诸侯王,已经成为了汉王朝最大的隐患。但无人敢言削藩,只因诸侯势大,危及身家性命。
唯有晁错以帝师之尊,享天下尊荣富贵久矣,仍能不计生死力陈削藩。诸侯王对其恨之入骨,天下人对其冷眼旁观,晁父劝说未果绝望自尽。晁错不忘削藩,一人独自前行,只为上报文帝、景帝父子知遇之恩,下全治国、平天下之志!
可是到头来,晁错却发现自己的坚持,换来的是景帝的妥协。他妥协于天下人之口,妥协于百官公卿,妥协于母亲窦太后,妥协于七国叛军,妥协于自己的犹豫不决。最终明知是错,也要对恩师晁错痛下杀手。
那一日,忙碌于削藩的晁错,从中尉陈嘉手中接到景帝入朝商议的诏书后。急忙穿上朝服,准备好新拟的削藩之策,跟随陈嘉入朝。可是马车刚到长安东市,陈嘉就又拿出了景帝处死晁错的诏书。
可怜一代帝师晁错,在入朝去见学生的路上,就被景帝无情地结束了一往无前的一生。《史记》载,【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晁父生前的担忧,终究成为了现实。
晁错的含冤而死,并未让七国叛军停下脚步,景帝妥协的结果证实了晁错的可悲。“清君侧,诛晁错”,错的哪里是晁错、是削藩?不过是日益壮大的诸侯王,与长安汉庭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罢了。
天下皆对,唯有晁错!一个心怀天下的人,一个义无反顾的人,一个父亡而不改其志的人,一个众叛亲离而独自前行的人。做着最对的事情,却成了那个时代最错的人,更可悲可叹的是他的名字——也是一个“错”字。
景帝说有时候对的也是错的,错的也是对的。可他却始终认为,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这既是晁错的人生悲剧之源,也是晁错的伟大之处!正如史官评价,【 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错虽不终,世哀其忠】。
错虽不终,世哀其忠!晁错没有善终,但人们却世世代代哀叹其忠义。司马迁一卷《史记》,写尽了世事如棋的浮沉,大是大非的抉择,千秋大义的光辉。这就是鲁迅先生赞叹《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原因。
我喜欢读《史记》,这部书里的内容,有趣的故事非常多,而且极富哲理性。它经历了2000多年的岁月磨砺,至今仍然长盛不衰,是因为它选用了真实的历史案例。
闲暇之时,读上一两篇《史记》,就看完了一个名人一生的轨迹。每天读上一两页,既娱乐了生活,也充实了阅历。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读后你就会知道:什么是机遇,什么是得失,什么是谋略,什么是危机……
我最近正在读一套《史记》,我认为很不错。一,图文并茂,字迹清晰,装帧精美,书本厚实,好读又好看。二,原文+注释+译文,通俗易懂,不但大人能看,也适合孩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