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 痒

耳  痒
    概念
    概念  指耳中奇痒难忍,或伴耳胀闷感、流水出脓为主要症状的外耳道疾病,相当
  千外耳道真菌病。
    历史源流  祖国医学对耳痒一病的论述较少,最早可见于元代,如《世医得效方.
、卷第十》中说:“有入耳痒一日一作,可畏,直挑剔出血稍愈,此乃肾脏虚,致浮毒上攻,
来易以常法治也,宜服透冰丹。勿饮酒啖湿面蔬菜呜猪之属,能尽一月为佳,不戒无效。”
明确指出耳痒之因为肾脏虚而致浮毒上攻,治宜用透冰丹.还提出对耳痒的食物禁忌。
说明了古人对耳痒的防治体会颇深。明代医家,除认为该病主因为肝肾不足外,还提出
了痰湿凝聚亦可导致,如《古今医鉴.卷九》中说:“耳热出汁作痒,乃痰也,肾火上炎
也。……汁用玄参贝母汤。”从痰湿的观点论治,一直沿用至今。清代叙述有关耳痒的医
著较多,如《石室秘录》、《证治汇补》、.《杂病源流犀烛》等等,其论点基本雷同。其中《石
室秘录.卷四》较为详尽,认为“耳中作痒.  以禾刺之,尚不足以安其痒,  自欲以刀刺其
底,始快然,否则痒极欲死。此肝肾之火,结于耳中,……外冶方收痒丹。”这种专病专
方的论述很值得后入借鉴。    .
    [病因病机]    .
    一、风火痰湿,结聚耳窍  身居湿地或受风邪侵袭,结于三焦,阻遏津液气机,肾
  水无以上奉干耳,水湿停聚生痰,郁久化火,风火痰湿易循少阳之经上犯耳窍,致成耳
  痒痛。
    :、肝肾不足.浮毒上攻  素体肝肾亏损或因病用药不当损伤肝肾,致肝肾不足耳    。
  无所养,耳窍先虚,肝风虚火浮毒上窜耳窍,产生耳痒。
    [临床诊断]    、    .
    症状:耳中时时作痒.甚则奇痒难当,或伴耳鸣耳胀、肿痛,或流脓水。
    检查  耳道可见白色或黄褐色粉末状霉点或丝状物,分布于耳道及鼓膜表面,若将
  其拭去,可见外耳道皮肤潮红或有霉烂、少许脓汁。听力检查或可出现轻度传导性耳聋。
    鉴别诊断:耳痒应与耳疳相鉴别。耳疳也出现耳痒.但检查耳道可见耳道以湿烂为
  主,表皮粗糙或变厚、皲裂,而无粉末状霉点或丝状物。
    [辨证论治 ]
    一,辨证    .
    1。风火痰湿,结聚耳窍
    证候:一侧或双侧耳奇痒或痒痛,甚则要以尖硬之物搔扒到出血方能止痒.伴耳胀
  闷不适或低音调耳鸣。检查可见外耳道有灰褐色痂皮堵塞,上有黄白色霉点,去除后见
  外耳道潮红、肿胀、流脓水。
      病机分析:风火之邪上犯故耳痒、耳鸣;风邪重则痒甚;耳鸣低音调为邪实;邪毒
  外犯故见有霉点;风火痰湿与气血相搏,致经络不通故耳痛耳闭;热胜则肿故见耳
  道皮肤潮红、肿胀;热灼耳道肌膜成脓故见脓汁。舌红,苔白或腻,脉弦为痰阻肝胆经
  2.肝肾不足,浮毒上攻

证候:耳内奇痒难以忍受,耳脓闷或耳内蝉鸣,神疲腰痠,检查可见外耳道有灰褐
  色或黄白色霉点,去除后见外耳道皮肤潮红、脱屑、粗糙。舌淡红苔薄,脉弦细。
    病机分析:肝血及肾阴不足,肝风虚火上炎故耳痒耳鸣。耳窍失养故耳道皮肤脱屑、
  粗糙。浮毒上攻故见耳道潮红,有霉点。神疲腰酸,脉弦细为肝肾不足之象。
    二、治疗  本病无论虚实,都与风、火有关,故治疗以祛风泻火解毒为重点。并区
别邪正虚实而立祛邪扶正之法。
    (一)内治法
    1.风火痰湿,结聚耳窍
    治则:祛风解毒,清热化痰。
    方药:玄参贝母汤。方中以防风、白芷,蔓荆子、天麻祛头面之风热;贝母、白茯
苓、法夏化痰去湿;花粉、玄参养阴化痰;甘草调中。合而有祛风止痒,化痰解毒之功。
若口苦咽干,心烦易怒,用龙胆泻肝汤加地肤子、苦参。
    2。肝肾不足.浮毒上攻
    治则:滋补肝肾,祛风解毒。
    方药:一贯煎加上茯苓、蔓荆子、仙灵脾、益智仁、石菖蒲。方中以沙参、生地,
麦冬益阴、杞子、当归养血合而熄风止痒;川栋子疏肝,再加上益智仁、仙灵脾益肾;
土茯苓化湿解毒.蔓荆子祛风利窍。合而起到滋养肝肾,祛风止痒,化湿解毒的作用。
    (二)外治法  是本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使用具有杀虫解毒,祛风止痒的药物抑制邪
毒。
    I.黄连滴耳液  有解毒杀虫,消痰燥湿的作用。
    2.七叶一枝花酒精  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的作用。
    3.蜀椒油  有祛风杀虫,散寒止痒的作用。多用于体质虚寒的患者。
    使用方法:每日用消毒棉签将耳道内的霉状物及痂皮清除干净后,滴入药水3--4
滴,每曰3次。
    [转归及预后]
    本病一般经及时治疗多能痊愈。若治疗不彻底或滥用抗生素,使用不洁器械挖耳,
往往易受感染或复发。
    [预防及护理]
    应注意个人卫生,戒除挖耳的习惯,并防止脏水入耳。若有水进入耳道内,应即用
消毒棉签吸抹干净。此外.耳科使用的器械应清洁干净,以免互相传染。并禁滥服抗生
素,以免体内菌丛平衡失调。若患耳痒症应及时治疗,禁止用不洁之物搔挖耳道,一般
不用抗生素类药物滴耳。    .
    [文献资料选述]
    古代资料分析  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论述较少。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多限于脏腑失调,
如认为“肝肾之火结于耳中”或“肾虚浮毒上攻。、“肾火上炎”、。肾脏风毒上攻耳目”,等。
等。《医学入门。卷之四》中提到过风聋,症状与本病相似,此因“风邪入耳中,内必作
痒。。并有“湿聋”一证.病因是雨水浸渍,虽然终末认识到本病的真正病因,但从这些论
述中,说明前人巳注意到耳痒的病因有风、湿等外因,可以借鉴。
    对耳痒的治疗.前人多从祛风止痒,清热解毒,行气化痰,固肾通窍等几个方面立

法,如用透冰丹、玄参贝母汤,防风通圣散、凉厢散加味等内服方药。也有医家认识到
  外治的重要性而用收痒丹塞耳,亦能取得一定疗效。
    [小结]    .    .
    耳痒多由风、火,热毒外袭所致,又可为肝肾不足,虚火上浮而成。故辨证治疗抓
住临床主证而立祛风解毒,清热化痰及滋补肝肾,熄风降火,解毒止痒之法,用玄参贝
母汤或龙胆泻肝汤,一贯煎加味治疗。但本证的治疗主要应从外治着手,可以用黄连滴
耳液、七叶一枝花酒精、蜀椒油由等杀虫消毒、祛风止痒。并注意戒除挖耳习惯。勿使水
湿浸渍耳道,不滥用抗生素,使邪毒无以为患。
    第七节  耳    瘘
    [概述]
    概念  发生于耳前或耳后的瘘管,称为“耳瘘”。发生于耳前者,称耳前瘘,位于耳
后者称耳后瘘。耳前瘘多属先天性,耳后瘘多由痈疮、耳根毒治疗不彻底,或体虚邪毒
未尽,脓液从窍内蚀骨成瘘,溃口经久不愈,脓水长流,古代亦称作“漏”。
    历史源流  祖国医学对耳瘘无专门论述,但瘘病早在《内经》中已提到,如《素问.
生气通天论篇》云:“陷脉为瘘,留连肉腠”。隋代的《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论述了诸
瘘的病因:“瘘病之生.或因寒暑不调,故血气壅结所作。”并提到瘘“亦发两腋下,及两
颞颥间,初作喜不痛不热,若失时不治,即生寒热。”所指的“两颞颥间”与耳前瘘较相
似。后世的医家多将瘘病归入到外科疾病中论述,耳瘘亦包括在内。宋代的《太平圣惠
方.卷第六十六》中也记载了瘘病的成因及不少治瘘的方药.病因也是基于前人的理论。
元朝的《世医得效方》提到漏疮的治疗。明代的《外科理例。卷一》的“论痿并治法”云:
“诸疮患久成瘘,常有脓水不绝,内无及肉。.须先服参芪归术芎大剂,托里为主”。《明医
指掌》有诸漏疮的治法,《简明医彀》也提到了用附子作饼贴漏疮上加灸的方法。《本草纲
目.第四十九卷》“啄木鸟”条下论述了啄木鸟烧灰敷瘘疮的作用.清代对瘘的论述和治
疗多遵前人的经验。
    [病因病机]
    一、禀赋不足,先天缺损  先天不足,气血虚弱,以致颞颥间腠理不密,若复感邪
毒则成脓瘘或久瘘,多见于耳前瘘。
    :、气血耗伤,邪毒滞留  多因脓耳或耳根毒失治或治疗不当而成。病久入肾,肾
主骨,脓耳日久不愈,气血耗伤,邪毒不去,邪毒蚀骨而成瘘。正如《诸病源候论.卷.
三十四》指出脓瘘的成因:“是诸疮久不瘥成瘘,而重为热毒气停积生脓.常不绝,故为
主脓痿。”耳后瘘与之相似。
    [临床诊断]
    症状:未染毒的耳前瘘,一般无自觉症状。若感染邪毒.则局部红肿疼痛,且常反
复发作。耳后瘘常流出清稀脓,瘘口难愈。
    检查:耳前瘘可在耳轮脚前、耳壳或耳垂处见到一个或多个痿口。耒染毒的耳前瘘,
只在挤压时有少许豆腐渣样物或稀薄粘液从瘘口溢出。用探针探其内,瘘道通向四周或
深处,可有分叉;若感染邪毒,则见瘘口周围红肿,时有脓液从瘘口渗出。耳后瘘可在
耳后完骨处见到瘘口,经常有清稀脓液从酸口渗出.  日久不愈。并可见耳流脓或耳膜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