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尤白:梨园的来历和遗址

梨园的来历

梨园之名,最早见于刘峋等的《旧唐书》。其中仅《中宗本纪》景龙年间就出现过三次:

三年春正月……乙亥,宴侍臣及近亲于梨园亭。

三年秋七月……辛酉,幸梨园亭,宴侍臣学士。

四年二月庚戌,令中书门下供奉官五品以上、文武三品以上并诸学士等自芳林门入,集于梨园球场,分朋拔河。帝与皇后、公主亲往观之。

欧阳修、宋祁等的《新唐书·李适传》中也有出现:

中宗景龙二年……凡天子飨会游豫,唯宰相、直学士得从。春幸梨园,并渭水祓除,则赐细柳圈辟疠……

不过那时的梨园只是在皇家禁苑中,供帝后大臣藉以悠游娱乐的游艺场所而已。到了唐明皇李隆基时代,它的性质却起了根本的变化,由一个果木园圃式的梨园,变成一座梨园弟子演习乐舞戏曲的梨园。这中间是有一个过程的。

唐玄宗自幼爱好戏剧艺术,据《全唐文》卷二七九郑万钧《代国长公主碑文》所记:当玄宗还只有六岁的时候,就非常喜爱歌舞戏剧。有一次他的祖母武则天举行盛大筵会,许多王孙帝裔都登场奏伎,他就演过《长命女》。到了他即位不久的开元二年(714),便建立了一个戏曲活动的中心,并选定梨园作为这个中心的所在,正如《新唐书·礼乐志》上说:“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 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梨园法部,更置小部音声三十余人。”从此“梨园”就被借用成为“戏 曲团体”的代名词,把它与“弟子”联结一起便是“剧团演员”的代名词了。如要给这个团体取个较为确切的名称,不妨被目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既培训演员(弟子)又肩负演出的综合性的“皇家音乐、舞蹈、戏曲学院”。而被“诸家散乐,呼天子为崔(崖)公”(崔令钦《教坊记》)的唐明皇实际上也就兼任着它的院长或校长。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唐玄宗自己就打得一手好羯鼓,每逢梨园演戏,不是披羽衣以登场,就是坐在前场,亲打羯鼓。他曾说:“羯鼓,八音之领袖,诸乐不可方也”)《新唐书·礼乐志》)。

他还是《霓裳羽衣曲》、《甘州》等节目的作者或加工整理者。贵为“天子”的封建帝王如此精于此道,并亲自粉墨登场,大加揄扬,梨园事业之所以在唐代得到繁荣发展就不难理解了。“梨园弟子敷衍故事之剧,从此深入民间,歌声彻云,执御之子,扬鞭高歌;牧牛小儿,持挺飞矢,信口摹音,随手仿形”(王绍猷《秦腔纪闻》)。后世在大江南北广窦的土地上到处撒下了梨园事业的种子。使梨园余韵传流人间,历千年而弥盛。

一种文学艺术形式的兴起和发展,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物质条件有着直接的关系。唐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版图既大、统治又久、文化鼎盛、经济繁荣的王朝,特别在安史之乱前的开元之治,更是“海内富实”的全盛时期。作为盛唐帝国的首都、东方乃至世界文明的一盏明灯的长安,又加上唐玄宗的锐意倡导与大力扶持,象梨园这样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学院应运而生,也是很自然的。这就表面看来,是唐玄宗创设了梨园,实际上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梨园乃是历史的必然产物。

梨园的遗址

梨园的遗址在哪里?

《旧唐书·玄宗本纪》载:“玄宗于听政之暇,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为丝竹之戏,号为皇帝弟子,又云梨园弟子,以置院近子禁苑之梨园”。《旧唐书》详于《新唐书》的一笔,是把梨园与禁苑联结在一起。这是很重要的一笔,却往往被人忽略过去;加上唐代崔令钦的《教坊记》,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对梨园地址没有敲明叫响的记叙,这就使千载以下众纷云,纷然讹传,对梨园地址的说法,竟达四种之多。

(一)清人汪汲《事物原会》谓“今西安府临潼县骊山绣岭下,即梨园地也”。

(二)西安市文物局前副局长王瑞荣同志认为,在长安县西南今黄良公社立园村,据说这个村子最早叫梨园村或栗园村。

(三)近人范紫东说,在今西安城东北唐大明宫东侧附近三华里的午门村。

(四)前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翁维谦诸同志另持一说,主张在今西安城东南隅曲江池附近汉武帝所造宜春苑旧址近旁之春临村一带。

上述第(一)说,是把唐玄宗每年去华清宫游幸时的随驾犁园弟子临时住所,当作梨园地址。任半塘在《唐戏弄》中,曾对汪汲之说质疑:“不知何据,殊属不解”。实际也不费解,汪汲的说法,很可能是依据北宋宋敏求的《长安志·唐骊山宫图(中)》而来。此图是元代李好文所绘,但汪汲似乎只注意了李好文这个“图”,却忽略了宋敏求原书中“梨园在通(按“通”应为“光”字之误)化门正北”的“文”。宋卿求的《长安志》,考订详备,为后世所重。经李好文制图后更显得文图并茂。但现在看来,李好文在此图中标出梨园,本来就是一个蛇足,既已标出,又未能与宋《志》原文中所载梨园加以区分,不但喧宾夺主,且成为导致汪汲这一隅之见的渊薮和滥觞,这是考究唐代梨园遗址时不能不予以注意的。第(二)说,显然是把无名氏《三辅黄图》中所载汉武帝时曾产大梨与大栗,地在御宿川、御宿馆的梨园与唐玄宗时“梨园弟子”的梨园混为一谈,出于附会。那么第(三)说与第(四)说究竟何者为是?这儿无妨就其轩轾所在,作一番研究。

明确提出午门说的,首先见于范紫东的《乐学通论》。经近日走访省搏物馆前馆长武伯纶、陕西省文史馆刘依仁、陕西省剧目工作室前副主任李静慈诸老,皆与范说不谋而合。但究意是否如此?还应进行磋商。我认为《旧唐书·玄宗本纪》“置院近于禁苑之梨园”一语,颇近确切,它至 少说明梨园在禁苑近旁或禁苑之中。而禁苑就在今西安城迤逦以北、渭河以南一带。这就首先把大范围定在禁苑近旁或禁苑之内了。现在让我们再看北宋宋敏求的《长安志》,南宋程大昌的《雍录·梨园条》和清代嘉庆间徐松的《唐两京城坊考·苑条》。

《长安志》说:“梨园在通化门外正北。”按,这儿的“通化”门应是“光化”门之误。参阅 北宋吕大防《长安城图》(石刻照片)、ri本福山敏男《长安城图》、足立喜六《长安城图》及武伯纶《西安历史述略》中《隋大兴·唐长安城内坊里、官衙、王府和寺观的分布图》等,皆可看出通化门系唐长安城东北隅之东向第一门,其正面为正东,不可能是正北;而唐长安城西北隅的北向第一门则为光化门,故知宋《志》中通化门为光化门之误。那么,如果要勘误的话。就应是“梨园在光化门外正北”才对。

《雍录苑条》曰:“梨园在光化门北。光化门者,禁苑南面西头第一门。在芳林、景耀门之西也”。

《唐两京城坊考》:“所谓梨园者,在光化门北”。

至于《唐两京城坊考·三苑图》(按:三苑者即东内苑、西内苑、禁苑)已标明的梨园所在就 更明确具体地告诉人们其北为汉长安城覆盎门外即今阁老门村南;其东北为桃园亭;南端为唐禁苑南边的光化、景耀、芳林诸门。ri本汉学家平冈武夫1955年著,杨励三译,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长安与洛阳》在其《地理篇》中也援引了徐松此图。这就完全可以肯定梨园遗址在今西安城西北五华里许的未央区未央公社大白杨村村西,不在此外任何别的地方。

当然还有说长安有两个梨园的。如近人陈寅格《元白诗笺证稿》谓:“唐长安两梨园,一在光化门北,一在蓬莱宫侧。其光化门北者,远在宫城以外,其蓬莱宫侧者,乃教坊之所在。”任半塘在《唐戏弄》中进一步肯定了陈寅格这种看法说:“光化门北确有梨园,是实;蓬莱宫侧所有,乃乐工之机构,但用其名,并无其园,是虚。”这很可能是从《唐两京城坊考》引注:“至明皇置

'梨园弟子’乃在蓬莱宫侧,非此梨园”一语而来。一般讲来,这种说法,也未尝不可,但若作具体考证,就会觉得在这问题上连徐松也是疏忽了的。既言有“虚”、“实”之分,那么历来对任何事物考证的终极目的,皆在于求实去虚,汰伪存真,还事物以本来面目。绝不能以虚代实,或虚实并容,采取首鼠两端,折衷调和的态度。我认为梨园也只有芳林门北这一个,而且唐玄宗“选子弟三百,教于梨园”的梨园也就在此梨园。至于“居宜春北院”数百宫女“亦为梨园弟子”,细味其言,既曰“亦为”,显系尾随前者而来的口气,有略迟于前者之意。与前者的“号皇帝梨园弟子”应有区别。这区别就是从地址上讲,它应是梨园的分院或派生体;从时间顺序上讲,它绝不可能早于前者,也不可能与前者同时诞生,只能是晚于前者。

如果把抱着上述观点的人称为“城东北派”的话,那就犹有必要探究一下“城南派”的主张。城南派历来主张梨园在汉宜春北苑,即曲江一带秦二世墓东约三华里的春临村左近。其理由是唐人康骈在《剧谈录》中说过:“曲江本秦时隑州,开元中疏为胜景。南有紫云阁、芙蓉苑、西有杏园、慈恩寺。花卉环周,烟水明媚,都人游玩,胜于中和(二月初一)上巳(三月上巳日,后定为三月初三)之节”。又加上北宋钱易《南部新书》有云:“长安戏场,多集于慈恩。小者在青龙(寺),其次荐福(寺)、保寿……。”可知曲江在唐时是一个游人猬聚、辐揍云集、三教九流、

文化娱乐、杂然游的场所。同时曲江与南内近在咫尺,那么玄宗因利乘便,把当时长安最大的音乐、舞蹈、戏剧演出兼研究提高、培养人材的“梨园”设在这里,都较远在城北方便得多。尽管如此,但这也只能视为是根据《剧谈录》与《南部新书》的臆断,缺乏确凿根据。实际上,作为皇家御用演出团体的梨园弟子和教坊艺人,随着唐玄宗的意旨,愿意叫到什么地方,包括兴庆宫的勤政务本楼、华清宫的长生殿(又名集仙台)等地,是无处不可以去的。一旦兴尽撤乐后,这些演奏人 员仍旧出宫,各归其所。梨园弟子也不例外。

又据新旧《唐书》、《册府元龟》、《唐会要》等有关记载可知:兴庆宫的勤政务本楼,既是玄宗制定国策、颁布诏令、执行政务的中心,也是他举行朝会大典,甚至还是他以诗赋破格选拔才士的所谓天子所以待非常之才的“制举”的地方。到了正月十五,他又在这儿通宵达旦地观灯赏月,特别每年遇到“千秋节”即八月五日他的寿诞时,在这儿举行的盛大宴会上,竟至有百匹以上的骏马、犀象,装饰得逸群绝伦,俊拔壮美,随同百官,拜舞上寿,尽欢方休。那么难道这满朝文武、骏马、犀象,也都必住在南内的兴庆宫附近?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也就很自然地告诉人们:兴庆宫确是梨园弟子经常演戏,昼夜出没,随时活动的地方。但并不能据此得出“梨园遗址就必然要在城南兴庆宫、曲江池附近春临村的结论。

据此可知,唐代梨园的真正遗址,应如上述,在今西安城西北五华里许的未央区未央公社大白杨村村西,而不在此外任何别的地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