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辽东满族文俗国际交流会纪实

2017年9月23日辽宁省民俗学会副会长、辽宁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顾问蔡学勤、辽宁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队长陈赫、文保志愿者程晓陆一行三人前往抚顺市清原县英额门镇参加辽东满族民俗国际学术交流会。当天的节气是秋分,阴阳平衡,秋高气爽,气候宜人。6:30从市骨科医院出发,走沈吉高速公路于08:40到达英额门镇长春屯村,行程135公里。会场就设在村委会门前的广场上。到会人数大约有百余人,都是来至省内各地的文史专家和学者。

右起:陈赫、郝武华、蔡学勤、程晓陆

开会之前与会人员首先来到了距离会场2公里之外的,具有传说故事的一棵古榆树前参观;该古榆树又称拴马树,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当年后金开国大臣之首钮祜禄·额亦都十三岁时杀死了谋害父母的仇人后,骑马逃到此处,拴马休息,其树根却被马所踢咬留下伤痕。古榆东西两棵中间抱有一座石山,又称鸳鸯榆,双榆呈祥,祛灾,避难,給全村带来幸福和吉祥,人们便把原村名石头村,改为幸福村。

10:18会议正式开始,主持人朱继华(艺名:老酒)首先介绍了参加此次会议的4位发启人:1、鲁振晖(清原县商会会长、政协委员、某开发公司董事长)2、潘海燕(辽河研究所所长、英额门资料馆馆长助理)3、徐文利(清原高中退休教师、清原高中图书馆馆长)4、康喜鹏(清原县旅游局局长、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会议第二项议程:发起人鲁振晖致欢迎词:他说,欢迎各位不辞辛苦应邀来到这个历史悠久,文臣武将辈出的大清王朝发祥地--东北英额门历史古城,身为一介草民能与各位人仁志士为伍、共商、挖掘、追朔、弘扬、保护英额门女真古城民俗文化之大业,我作为热爱满族文化的其中一名代表,感恩大家的鼓励与支持... 。

会议第三项议程:小说《旗袍》的作者、辽宁金秋传媒公司李女士讲话。会议第四项议程:徐文利致主旨讲演:他说,满族是中国最老古老的民族之一。在几千年的民族发展史上,满族其先民历经商周时期的肃慎,直至清王朝的满洲之变化,书写了波澜壮阔的辉煌史篇。努尔哈赤后金政权的建立,使清原英额门地区从建州女真部落的中心区域进而升格为后金政权的重镇。清原英额门是前清五大臣之一,与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起兵的额亦都的故里;这里养育了创造满族文字的额尔德尼;这里也是清王朝权臣和珅先祖的出生地......。清原英额门是努尔哈赤养马、练兵的竞技场及狩猎场;是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帝东巡,谒永陵、祭长白山,御围打猎之处。他们还留下了《柳条边望月》《浑河》《黑牛诗》等动人诗篇....。会议第四项议程:中国法制社会媒体东北地区总负责人致词并为鲁振晖颁发证书....。会议于11:50圆满结束。会后组织者为我们的所有来宾准备了丰富的具有满族风味的午餐。

午餐后,此次活动的发起人之一潘海燕女士带领我们三人及沈阳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邓庆共四人,前往距会场3公里之处的清代柳条边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英额门村柳条边遗址边门位于清原县英额门村河北自然屯。边门东西走向,3间砖瓦房,出入边门的东西道路从房中穿堂而过,两侧为守卫室。门里西面100米处路北有5间瓦房,四周有围墙,是边门负责人办公场所。因年代太久此次考察边门地表已无任何痕迹,只是一个大概的位置.(见下面图片)

13:30我们回到了英额门镇长春屯村村委会会议室,参加了由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举办的《首届中国辽东地区满汉合璧碑保护与研究论坛》研讨会。会议上有13位文史专家、学者就此项学术问题进行了研讨。并颁发了四项奖项共14人获奖的证书。15:45我们圆满的完成了次次活动,驱车返回沈阳,于17:30到达沈吉高速公路沈阳东站出口。

作者:程晓陆

单位:辽宁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

撰写时间:2017092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