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庄台的“义顺华”
历史上,位于大辽河边的商埠重镇田庄台,曾有一个叫“义顺华”的商号。它和永裕昌、广永茂、双兴合、永源盛、人合号、泰合斋、天一堂等商号并称“八大商号”,演驿过一段商业传奇,蜚声关内外。
义顺华的由来要从清乾隆年间说起。因为山东黄县(今龙口)四处闯荡做生意的人多,加之具备头脑录活、秉持诚信、敢打敢拼的特点,所以这里自古就被称为“商贾之乡”。 特别是乾隆年间,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泰民安,外出赴京津、闯关东、走江浙、奔沪广、下南洋的经商者更多了。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黄县遇家村李氏五世祖李克明也离开了家乡,乘船渡海来到辽宁盖平(今盖州市)创办了义顺合粮栈,待经济基础稳定后。又将总号移至被称为“八里河岸,泊船上千;市井繁华,铺户栉比”的辽南重镇田庄台。并将字号改为“义顺华”,主要经营粮油业。
因为诚信经营、服务周到,到清中叶。由李氏家族颇为信任的执事(经理人)王耀三经营的义顺华顾客盈门,社会口碑较好,不但在田庄台的三百多家工商店铺中成为“八大商号”之一,而且在八大商号中属于实力最大的。义顺华和永裕昌、广永茂等三家商号曾占据田庄台河沿东西两条胡同,其规模可见一斑。道光二年(1822年),由于辽河航道的淤塞,辽河流域的商业活动逐渐由田庄台移向营口。在这种形势下,已挣得钵满瓢盈的义顺华又派王耀三携带资本5万两白银到营口创办商号“西义顺”,西义顺连同它的联号统称“义字号”。基础巩固后,又相继分设义顺魁、义顺盛、义顺来、义顺东、义顺栈、义顺华、义顺长、义顺厚、西义顺栈、义顺复、恒义福、恒义利、金记、长记等二十余号。“义字号”成为营口第一大商号,盛极一时。
可好景不长,到了1895年。田庄台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甲午末战,大清帝国布置的辽东战场防线最终全部崩盘。日军攻占田庄台后,开始疯狂烧杀抢掠。镇内的清军兵营和物资储备库、街里的商铺和民舍、码头的仓房和300多条渔船多被点燃。拥有五百年历史,有数千户居民的繁华集镇就这样沦为一片焦土。特别是义顺华大火终日不息,最后化为灰烬。对此,日本官方也曾供称:“大火熊熊、火焰冲天、昼夜不息”。义顺华后来迁往营口西部后河沿与东盛和比邻。
民国七年腊月初一(1919年1月2日),营口各商号年终结算,“义字号”联号由于遭到竞争对手鼓动债权人集中恶意挤兑等因素受到重挫。最终因无力清还全部债务宣布破产(总外欠额为850万两,而固有资产650万两。债务是以营口炉银作本位,炉银业即加工铸造元宝银锭的行业,其铸造的银锭现货称为炉银,是金融史上东北的一种特殊货币),仅留“西义顺西栈”继续营业,目的是用经营所得偿还联号债务余额,直至1928年完成使命后也宣告歇业。
雄居大辽河岸边的民族工商业集团——“义字号”虽然早已落下帷幕,可历史却为下辽河以至于东北的经济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商德的标杆、诚信的标杆,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文章来源于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