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宇宙观:触不到的宣夜说

文|羽萤
前面我们讲了华夏古代宇宙观:盖天说,这次接着讲神秘的“宣夜说”。
目前能直接查到的有关于宣夜说的资料非常少,最完整的史料是唐代的天文学家李淳风所撰写的《晋书·天文志》中的记载:
宣夜之书亡,惟汉秘书郎郄萌记先师相传云:“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瞀精绝,故苍苍然也。譬之旁望远道之黄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深谷而窈黑,夫青非真色,而黑非有体也。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是以七曜或逝或住,或顺或逆,伏见无常,进退不同,由乎无所根系,故各异也。辰极常居其所,而北斗不与众星西没也。摄提、镇星皆东行,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迟疾任情,其无所系著可知矣。若缀附天体,不得尔也。”
我们从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宣夜说起源很早,汉代郄萌(公元1世纪)只是记下了先师传授的东西。
宣夜说的主张是:天是没有形体的无限空间,因无限高远才显出苍色。远方的黄色山脉看上去呈青色,千仞之深谷看上去呈黑色,实际上山并非青色,深谷并非有实体,以此证明苍天并非苍色,同时夜空是那么深邃黝黑,是因为没有形体。日月星辰皆自然浮生在虚空之中,其行其止全都由气统摄。各个天体运动状态不同,速度各异,是因为它们不是附缀在有形质的天上,而是漂浮在空中。
作为现代人来看,宣夜说的宇宙观是非常接近宇宙本来的样子的,可以说非常的先进。
我们在《盖天说》中提到了盖天说的存世时间超过了9000年,并且留下了非常多的考古线索。那么,这么先进的宣夜说,又为什么会失传呢?东晋的天文学家虞喜也有同样的疑问,他在《安天论》中感慨:“言天体者三家,浑、盖之术具存,而宣夜之法绝灭,有意续之而未遑也。”
我们还可以从哪里去找寻宣夜说呢?
我注意到,在《列子·天瑞》中有一个故事: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这就是几乎人人知晓的杞人忧天的故事。这个故事里面的晓之者,居然很自然的讲出了宣夜说的主张。
我们知道《列子》这本书里面,有很多的神话传奇,而它们其中有一部分其实是史实,比如我们在《追太阳的人》里面讲到的夸父追日。而且,《列子》有很多地方与《庄子》,《淮南子》里面的内容高度一致。这让我不由地思考这则故事,在《列子》问世之前,想要向人们传达的真正含义,绝对不是嘲讽那些庸人自扰的人那么简单。
杞人是什么人呢?
在《史记·陈杞世家》中有载:
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後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後,得东楼公,封之於杞,以奉夏后氏祀。
原来杞人是大禹的后代。
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忧天呢?
有人说是因为一场流星雨。《左传·鲁庄公七年》:“夏,恒星不见,夜明也。星陨如雨,与雨偕也。”
还有人说是因为杞国国土周围强国环伺,时刻忧虑国之不存。
但是,流星雨不是只有杞国人能看到,被强国环伺的小国也不是只有杞国,怎么其他国家的人都不忧天呢?
显然这些都不是正解。
如果是因为杞国人掌握了宣夜说的典籍呢?作为大禹的后代,手里保存着上古遗留下来的秘籍,但又看不明白,不通其理,因而时刻担心那些悬浮在虚空中的星体会坠落下来。而《左传》里面记载的那一场惊天动地的流星雨,那些纷纷坠落的星辰,可能就是一个巨大的导火索,将他们的忧虑推到极致。这应该就是杞人忧天的真正原因。
杞国人手握着秘籍却看不怎么懂,晓之者通晓的仅仅是“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人也是浮生在虚空之中。
那么有没有人,他既看过典籍,又通晓其中的奥秘呢?答案是有的。
他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绝后第一聪明的人,庄子。
庄子在《庄子·逍遥游》中写到: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之苍苍,其非正色。天之高渺,无所至极。生物之以息相吹,物之行止由气统摄。
这是一条重要的线索,可惜很多人看到了它,却又忽视了它。因此,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感叹:几千年过去了,也没人能看懂庄子。
而现在,摸着这条脉络,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庄子的《逍遥游》讲的绝不是一条鱼和一只鸟的故事,其中蕴含的是有关宣夜说,有关真正的天道的信息。
《庄子·逍遥游》剖开揉碎了进行解读,相当的精彩。我提炼一些相关的信息如下:
鲲和鹏指的都是朱雀七宿。
从鲲化鹏的过程讲的是朱雀七宿从我们的观测视线之外回到观测视线之内。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讲的是朱雀七宿从地平线上出现到中天是半年时间。
庄子用海运之水做比喻,揭示天体之所以能自然浮生于虚空之中,是因为宇宙中有无穷无尽的虚漠之气。气的变化,推动了天体运动。
用蝉和学鸠讽刺那些已经不能理解他所描述的天道的人。
给出了宣夜说之所以叫宣夜的解释:宣夜,是指充斥弥漫在整个宇宙的黑暗。宣夜的意思,类似于玄冥一词,冥,也是指黑暗的意思。
庄子虽然在《逍遥游》中极力的描述和阐明宣夜说,但就像虞喜感慨的那样,似乎我们看不到宣夜之术的踪影。
有人曾经感慨:
宣夜说是从上古时期传下来的。大概在庄子之后的时期,这一整套的天文学图法术都失传了。庄子肯定是看过宣夜说流传下来的典籍的,所以才会写逍遥游这篇文章。
我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庄子看到的是一整套的天文学图法术,那么他一定会想尽各种办法将之留存。他是那么的聪明,绝不会有遗漏。
之所以没有任何典籍记载了有关于宣夜说的天文学图法术,至今也没有任何考古方面的发现是关于宣夜说的图法术,那是因为,宣夜说,本来就没有我们能用意识可见的图法术。
宣夜说的术到底是什么呢?
庄子害怕大家还不明白,所以又写到: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他用风来比喻气的运化。列子掌握月亮每十五天的朔望变化,靠的是什么?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靠的绝不是数学计算。在庄子时代,天文学,宇宙观是以盖天说为主,之前我们在《华夏古代宇宙观:盖天说》中讲过,其中有大量的几何和数理的知识。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靠的是对天地之气,宇宙之气的感应和把握。
这是我们常人能用意识所能理解的吗?不能。所以庄子又写了肩吾和连叔的问答: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
他用藐姑射之山的神人来表明,这是上古,很久很久以前的神人,才能掌握的技术。而这些技术,是普通人根本无法理解的。
那么这些神人究竟有多古老呢?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这一段除了“汤之问棘也是已”,其余全是讲过的内容。庄子为什么要重复讲这个事情呢?他是借用商汤问夏革的故事来表明,逍遥游中所讲的天道,在夏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其实比夏朝更为久远,所以他写的: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也许这棵一万六千岁的大椿,正是生于宣夜说繁盛的年代。
宣夜说,它的存世时间,应当在上古的三皇之前。那个时候,还没有数数然的东西出现。它是华夏最古老的宇宙观。
盖天说,这种数数然的宇宙观之所以会出现,正是由于人的退化。
更高级的信息交换系统关闭了,人,再也无法与道共振,也就无法理解宣夜说。那么对天文的需求该怎么办呢?必须启用智慧,去追踪天地运行法则。这就是失道而后德的不得已。
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面写到: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呼唤大家重返那个数数然之前的世界,那个用气,用神相交通的世界。
然而,这个世界离我们太过遥远,远到连大禹的后代杞国人都无法真正理解它,尽管他们保存着有关宣夜说的典籍。
虽然我们已经不可能再触碰到那个遥远的世界,但是宣夜说之术,还是留下了一个气。气,作为宣夜说的遗迹,留存在很多典籍里面。比如《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中载:
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通凭)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
气的概念,也遍洒于我们能接触到的华夏经典之中,成为华夏人独有的文化要素。
曾经有一个灿烂而高级的世界,它遥远得我们已经望不见它的大门,徒留门前溪水中落英缤纷的桃花,漂到我们这个世界并不清澈的河水之中。
只留下一些遗迹供我们瞻仰。
这就是宣夜说,它是从神界飘来的一块玉佩,精美绝伦,遗留在人世间。
本文原创观点,引用请注明出处
作者|羽萤
(0)

相关推荐

  • 从《逍遥游》看庄子的宇宙观和修行观(一):意识如水和气

    古人是怎么看待宇宙的,那么我们就要了解上古时期的天文和历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循天而行,与天合一的人生观.读庄子的文章可知,庄子也是一个修行人,那么他的文章必然渗透着修行的道理或秘诀.事实正是如此,那么 ...

  • 《庄子》中的神仙人物

    众善 奉行 --本文节选自<中国道教通史>第一卷,第81页,略有删改. 关于"道",庄子描写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 ...

  • 你爱吗:逍遥游不是长期掉线(62)

    最近一年里很多朋友跟我说,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待一阵,暂时离开这些繁复的东西. 我由此想起了庄子的<逍遥游>,其原因可能是我比较擅长跑题,也可能是我只看过这篇古文.既然都号称叫国学平台, ...

  • 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论鲲在《逍遥游》中的意象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这句话出自<庄子 逍遥游>的句子.前两年,鲲还曾作为一个网红爆火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现今仍然能在某些游戏 ...

  • 莫之夭閼者 | 读《逍遥游》有感

    在<逍遥游>一文中,"游"既包含实际的游于旅途,也包含象征的游于世道,人生无外乎此二游也.然人生之游,何能事事顺遂.处处通达?但若能领会"游无穷"的 ...

  • 华夏宇宙观:神秘玄幻的宣夜说

    前面我们讲了华夏古代宇宙观:盖天说,这次接着讲神秘的"宣夜说". 目前能直接查到的有关于宣夜说的资料非常少,最完整的史料是唐代的天文学家李淳风所撰写的<晋书·天文志>中 ...

  • 古代的三种宇宙观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是指什么意思

    一提起古人对于宇宙的认识,我们不由自主的便会认为古人的宇宙观是"天圆地方".其实这是一种刻板印象,古人对于宇宙的认识是非常先进与丰富的,甚至与西方近代以来的天文学相比也显得毫不逊色 ...

  • 华夏古代宇宙观:盖天说

    <宋书·天文志>载:言天者有三家,一曰宣夜,二曰盖天,三曰浑天.下面我们就从盖天说开始,来一一讲述华夏古代的宇宙观. 本文作者:羽萤 经常听人说,我们的祖先很愚昧,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

  • 中国古代宇宙观: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

    盖天.浑天和宣夜为古天文中的三大学说.与前两个学说密切相联的有天球.北极.北斗.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日月五星等概念,它们构成了古天文的框架与主脉络. 盖天说 盖天说是一切宇宙理论中起源比较早的一种 ...

  • 五谷争霸:华夏农耕文明四千年的主食争夺战,谁是最后的赢家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孝宗淳熙八年,正值水稻扬花之际,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从此在上饶隐居近十五年,度过了难得的闲散时光.这首<夜行黄沙道中>的词,就是夜宿黄沙岭所做.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五)--中国古代神话的宇宙观

    莽荒时代,古人跻身于天地之间,弱小无助.艰难求生,对天地和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发自内心,当力量无法战胜现实时,幻想便成为了有效的自我安抚手段,于是人们尝试用神话的方式对宇宙作出解释. 创世神话讲述宇宙起 ...

  • 如此有文化的玩法,就在中原的「华夏C位」

    上个月,四川三星堆考古的新发现登上热搜刷了屏,三星堆博物馆按照三星堆文物的「纵目」「神秘微笑」等特点推出的「千里眼」「顺风耳」手办甚至都卖到断货. 也许你注意到了,近年来游客对打卡博物馆颇为热情,&l ...

  • 人到晚年,不要触碰的十个禁忌

    人到晚年,不要触碰的十个禁忌

  • 华夏杯中外诗歌散文大奖赛暨华夏国际诗会初选:456号谢永明

    长相思·组诗三首 庆祝·建党·百年纪 (为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而作) 谢永明 一.庆祝 锣鼓鸣, 红旗飘. 祖国大地喜气高, 花艳人欢笑. 斟满酒, 共庆祝. 敬贺中国共产党, 同喜中华耀. 二.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