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常见中药应如何煎煮
为了可以使中药发挥作用,在煎煮时会有不一定的讲究,要根据各类中药的特点来选择最适合的煎煮方法。并且,错误的煎煮方法还可以会影响到药效。
各类常见中药的煎煮方法
贵重类:如参三七、鹿茸、紫河车、蛤蚧、冬虫夏草等,主要含皂甙、蛋白质、脂肪、激素等有效成分,由于皂甙化学结构比较复杂,蛋白质性不稳定等因素,煎煮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而影响疗效,为保存其有效成分,又不浪费药物,所以应该研末冲服。
阿胶类:阿胶、龟板胶等大多是高分子物质,若与其他药物共煎,既易粘锅,又易糊,所以这类药最好是先烊化,再溶入煎好的药汤中服用。
消食类:如谷芽,麦芽,鸡内金等,主要有效成分是其中所含的活性物质,如谷芽中的淀粉酶,转化糖酶,蛋白质分解酶等,这些物质均不耐高温,若煎煮则酶的活性降低而影响疗效。如谷芽煎剂的效力仅为其干粉的5%,麦芽煎剂的消化淀粉效力约等于干粉的1/3,鸡内金中的胃激素,能促进胃腺分泌,但易受高热破坏,所以上述药物用生品或微炒后研末冲服为佳。
驱虫类:雷丸是驱虫药,其驱虫的主要成分是雷丸素,当加热至70℃时,雷丸素便会失去活性,因此,用雷丸驱虫时必须冲服。
除了以上几点以外,在煎煮中药时还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呢?
煎煮中药的须知
正常的情况下,中药煎煮的前半段时间可以用大火,当中药沸腾之后则改成小火慢煎,让药材保持沸腾的状态。中药首煎的时间为沸腾之后再加半小时,第二煎的时间可以稍微延长5-10分钟。
一般中药首煎从沸腾起计算约需半小时,第二煎则可略长10分钟。煎药次数以2次或3次为宜。
一般药物可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则分先煎、后下、不必入煎、包煎以及另煎等各种情况,需遵医嘱。此外,阿胶等类药材与其他药同煎容易粘锅、熬焦,应单独将其放入水中或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融化后兑服。
需注意的是,药材不必过度清洗,但最好在煎之前加以浸泡,以药材浸透为好。较花、草、叶而言,根茎、种子、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浸泡时间稍长些,以半小时至1小时为佳。
中药所含的蛋白质遇沸水会因骤然受热而凝固,并使细胞壁硬化,外层形成紧密的胞膜,阻碍内在成分充分溶出。中药所含高分子物质,遇沸水后易形成胶体,亦不利于有效成分渗出。中药切制、粉碎时,表面所留粉末因突然受热而糊化,阻碍药材毛细管通道,使水分难以渗入,成分溶解后又难以向外扩散,最终影响成分煎出。芳香性中药,如薄荷、紫苏、广木香、砂仁、豆蔻等,含挥发油及挥发性物质,遇热易挥发,则不仅忌用沸水泡,煎煮时更应后下。
煎煮中药之前应要先咨询相关医生,避免出现错误的操作。
(责编:周艳梅 )
展开剩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