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述)中国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
(承上述)中国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尤其是爸爸!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01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孩子教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02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03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阶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婴幼儿阶段:母性之爱80%,父性之爱20%。►小学低年级:母性之爱70%,父性之爱30%。►小学中年级:母性之爱60%,父性之爱40%。►小学高年级:母性之爱50%,父性之爱50%►初中阶段:母性之爱40%,父性之爱60%。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第一句: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那么多的杰出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取得教子成功的。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不用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进入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象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第二句: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我接触过数百位优秀的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就像全国十大杰出母亲沈丽萍所做的那样,如果不是由她亲口所说,人们不会想到她在儿子王嘉鹏的成长背后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的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隐性教育”往往胜于“显性教育”。(下期接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