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瞄准世界一流,深入推进改革兴业工程!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以来,中建集团抢抓改革契机,着力推进各项措施,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重大进展,取得突破性成果。
中建集团旗下中建三局大刀阔斧地推进一系列重大改革部署,用改革创新激发内生活力、转换生产方式、优化发展机制,奋力建设高质量万亿三局,矢志从优秀迈向卓越,成为最具价值创造力的世界一流投资建设集团,开启了新时代企业发展新局面。2020年,在总部所在地湖北受疫情严重影响的情况下仍保持高速增长,营业收入跨越3000亿元平台,继续保持中建系统“排头兵”地位。
优化业务结构,锚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
围绕国家新发展格局,坚持与行业发展趋势相适应、与企业发展追求相匹配,加快推进调整组织机构,优化资源配置,确立业务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和核心竞争力更加突出的发展定位。通过整合重组地产业务、国际业务,组建基础设施事业部和水务环保、建筑工业化、新基建业务发展平台,形成以房建、基础设施、地产及城镇综合开发为支柱业务,以水务环保、建筑科技、新基建为战略型新兴业务,以国际业务为持续拓展型业务的“331”战略布局。
中建三局整合重组地产业务、国际业务,先后组建基础设施事业部和水务环保、建筑工业化、新基建业务发展平台。
一是夯实基本盘,打造高品质的三大支柱业务。房建业务强调稳规模、优结构、提品质,通过织密市场网络、深根高端、投建分离、精益建造等举措,成为“现金牛”业务;基础设施业务强调做规模、补短板、树品牌,按照“打造赋能总部、形成作战舰群”的发展思路,成为行业重要参与者;地产及城镇综合开发业务强调做特色、提效率、创效益,将科技理念融入设计研发、绿色建造、物业服务全过程,成为科技型地产标杆企业。“十三五”期间,房建、基建、地产及城综开营收年均增速分别超12%、27%、32%。
二是抢占新赛道,全力培育三大战略新兴业务。新业务强调明定位、重创新、做亮点,明确绿投公司、科创公司、安装公司分别为水务环保、建筑科技、新基建业务发展平台,调整出不符合公司发展定位的业务板块,注入新业务、新资源,赋予新使命、新任务。目前已初步具备规划、投资、建造、运营一体化的水务环保解决能力,装配式PC工业化、PS工业化、内装工业化年产能超过100万方,成为推动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先行者”。
中建三局在北京投资、建造、运营的首个高端综合体项目——中建·大兴之星办公楼启用。
三是深推国际化,加速迈向世界一流。为提升区域深耕力度、全球资源配置水平、投建运链条拓展成效,进一步推进海外业务专业化、品质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今年组建了新的国际工程公司(海外事业部),直接承担经营指标,统筹管理8个国别公司、18个国别组,聚合全局的人力、资金、物资、设备、技术、管理等要素,形成局层面统一领导、国际工程公司引领统筹、局属单位具体实施的海外发展格局。
强化科技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践行科技自立自强的央企使命,致力成为科技创新的行业典范。通过整合企业创新资源,搭建统一领导的科技创新决策体系,聚焦“新平台、新技术、新装备”,纵深推进科技赋能战略,着力突破高端和前沿技术,达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和融合发展,实现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和开拓企业发展蓝海的互促循环。
一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研与产业融合发展。树立产业链和创新链协同布局思维,今年组建了“装备”“科创”“智能”三大专业平台公司,力争在智能建造装备推广、建筑工业化以及数字化转型和新基建业务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此外,正在筹建中国建筑先进技术研究院,全力打造碳中和、数字化、智能化装备、高海拔人居环境等5大中心,着力打造三局在新业务和科创领域的领先优势。
中建三局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成果。图为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大国重器“空中造楼机”。
二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破行业隐形技术壁垒。围绕国家和行业热点领域,制定加大研发投入和规范投入归集的实施细则,落实科技体制深化改革、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础技术管理水平提升四项工作,激发科研创新活力。围绕建筑科技与5G、物联网、大数据的交叉融合,对智能建造、新型建筑工业化、新基建等开展技术攻关。现阶段,已在超高层、深基坑、大跨度结构、绿色建造、BIM应用等领域形成10大核心技术优势;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主参编国家技术标准27项。
中建三局投资运营的建筑博物馆(中国建筑科技馆)被列为“中国建筑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首批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三是攻坚新型工业化装备,推进建造方式变革。全面梳理工程施工全过程,开展装备系列化研究,丰富装备种类及功能,提升装备水平。目前,基于5G的塔机智能远程控制技术、移动式高精度测量机器人等新型智慧建造装备已取得阶段成果;多项全球首创重大超高层专用核心技术装备,入选中央电视台《大国重器》,“空中造楼机”亮相2021年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中国智造品牌论坛暨中央企业高端装备制造创新成就展、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会。
深化机制变革,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能
弘扬实干兴企的优良传统,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导向,倡导争先品格、拼闯状态、严实作风,通过内控管理、考核激励机制的优化,让价值创造的内涵具象化,以此将干部状态提振到位,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落实,引领全局上下在奔跑中校准方向、调整姿态,全面释放发展动能。
一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压实各级机构发展责任。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落实企业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传递业绩导向的重要工具。以项目为基本单元,逐级盘点各项年度工作计划,科学制定经营业绩目标,配套全面绩效审计真实呈现当年增量业绩,通过预算、审计、考核联动,压实发展责任,激发发展潜能。目前,覆盖各级总部和项目的全面预算和全面绩效审计机制已经建立,引导各单位树立起科学的业绩观,围绕既定目标精准发力。
疫后重振中,中建三局在全国承接公共医疗卫生项目80余个。其中,在湖北武汉承建公共卫生“四区两院”中的4项工程。
二是推行全面绩效改革,强化以实绩定奖罚。以全面预算管理确定组织绩效考核指标,以全面绩效审计确定考核结果,将关键绩效指标与兑现奖励强关联,打破平均主义。目前,已差异化构建不同类别单位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价值创造和结果应用,同时将各级总部部门绩效考核改革为“季度关键绩效”考核,强化部门核心价值体现,营造出争先进取、竞进有为的工作氛围。
自2018年开始,中建三局启动“四类人才”(领军帅才、转型闯将、行业精英、专业能人)专项工程,致力于打造一支忠诚担当、干净廉洁、视野开阔、专业能力突出的高质量人才队伍。
三是调整干部管理机制,强调有为者才有其位。把干部人才的考评重点聚焦到核心指标、关键业绩上来,多维度、多时点、多层面了解干部的“真实业绩”,将其与干部选用紧密关联,以贡献为导向、以业绩论英雄,让干部岗位动态调整制度化、常态化,确保有为才有位、有为就有位。近三年,全局依据考核结果退出、调整领导岗位达52人,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落到实处。
当前,中建三局正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使命意识砥砺奋进初心,以思想铸魂引领行动自觉,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内外部调研和对标工作,掀起新一轮改革发展新高潮,推动改革三年行动走深走实,继续用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贯彻落实集团“166”战略举措、助力集团实现“一创五强”战略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