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俗语:“升米养恩,斗米养仇”,究竟是什么道理?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一定要做个知道感恩的人,把别人的好记在心里,日后找机会报答。古人云:“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哪怕是一丝一毫的恩情,都要铭记于心,然后千倍百倍去回报,不懂感恩的人是自私,同时也是极为悲哀的,没有人愿意跟这种人相处。
恩情可分为三种,一是父母给予孩子的养育之恩,唐代诗人孟郊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二是亲朋友好的帮助,这种最为常见,老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三是陌生人的恩情,相对而言非常少见,通常被称为知遇之恩,也就是所谓的贵人。
古代关于报恩的正能量事迹不胜枚举,韩信早年家境贫寒,加上父母去世较早,他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日子越来越艰难。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韩信胸怀大志,打算凭借努力改变命运,读书非常用功,尤其是那些兵法韬略的书籍,几乎让他废寝忘食。
除此之外,他还用心习武,立志成为德智体美劳全全面发展的有志青年,然后闯出一片名堂。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打脸,当时科举考试尚未出现,韩信满腹才学毫无用武之地,甚至被一个屠户欺负,韩信忍受胯下之辱。或许韩信不止一次抱怨,为何上天对他如此不公平。
有一天,韩信好几天没吃饭了,就来到河边钓鱼,祈祷钓到几条大鱼填饱肚子。奈何天不遂人愿,韩信运气太差,一条鱼都没钓到。正当他饿得不行的时候,一位洗衣服的妇女看他可怜,就把自己的饭给韩信吃。对于这份恩情,韩信牢牢记在心底,他功成名就,拜将封侯之后,用千两黄金报答漂母。
韩信的故事,想必大多数人都听过,既彰显了漂母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行,同时更突出了韩信知恩图报的美德。古人常说,有恩不报枉为人,但民间还有这样一句俗语:“升米养恩,斗米养仇。”猛一听感觉就是胡说八道,但仔细领悟其中的道理之后,会发现确实如此,该俗语是啥意思呢?
所谓的“升”和“斗”,都是古代的容量单位,一升米相当于现在的1.25斤大米,而一斗等于十升,从字面上来看,“升米养恩,斗米养仇”的意思也不难理解,小恩小惠能让别人记住你的恩情,但大恩大德有可能让对方记恨你,把你当成仇人,说好的“大恩大德,没齿难忘”,怎么成了“斗米养仇”?
古代有两户人家,主人分别是老张和老王,原本他们家境差不多。由于老张好吃懒做,平时花钱大手大脚,几乎没有任何积蓄,而老王谈事肯干,把庄稼打理得很好,收成自然就比老张多。加上老王勤俭节约,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有一年发生灾荒,几乎颗粒无收,老张就到老王家借粮食。
本着远亲不如近邻的想法,老王毫不犹豫伸出援手,帮助老张渡过难关。但是,老张依旧不学无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多次向老王借粮,导致老王也捉襟见肘,说自家也快断粮了,让老张另想办法。
老张完全忘记了老王的恩情,责备老王太抠门,到处说他的坏话,老王非常愤怒,再也不和老张来往,从而就有“升米养恩,斗米养仇”的说法。
其实,这样的例子很多。某位明星出于好心,资助了一个贫困大学生,不要求任何回报。然后,对方不仅不感恩,反而形成一种依赖,甚至当成提款机,以各种借口要钱。该明星十分生气,不再继续资助,大学生竟然写文章诽谤她,其行为简直令人唾弃,同时也说明“升米养恩,斗米养仇”的道理。
俗语“升米养恩,斗米养仇”,至今流传了千百年之久,并不是教世人变得冷漠,而是劝告我们,帮助别人之前,要认清对方的人品,遇到忘恩负义之人,最好不要去帮助他,否则费力不讨好。各位读者,你认为“升米养恩,斗米养仇”的说法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