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于土,而终归于土
亘古至今,建筑亦然
生土是自然的一部份
与天地紧密相连
取之自然,返回自然
是最亲民的一种建材
01.
什么是生土建筑
“生土”指的是自然界经过若干万年的沉积,自然形成的原生土壤,它颜色均匀、结构细密,质地紧凑、纯净。生土材料,是指以原状生土为主要原料,无需焙烧仅需简单加工便可用于房屋建造的建筑材料,其传统形式包括夯土、土坯、泥砖、草泥、屋面覆土、灰土等。以生土作为主体结构材料的房屋通常被称为生土建筑。
以生土为材的建造传统,自原始社会开始,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孕育和发展,延绵传承至今,至少已有8000年的历史。生土建筑在中国产生于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是人类从原始进入文明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之一,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佐证与瑰宝,也是祖先留给我们丰富遗产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我国历史遗存和古籍文献之中,可以看到大量以土为材的营建遗迹和详细记载。
[传统生土营建工艺的历史发展脉络】
传统生土营建工艺的历史发展脉络©UNESCO生土建筑教席
(考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00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004, 傅熹年 2008, 傅熹年 2009, 郭黛妲 2009, 刘叙杰 2009, 潘谷西 2009, 孙大章 200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0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010); 图片来源:网络)生土,不仅在我国,在全世界也是应用最为广泛、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建筑材料之一。也门希巴姆(Shibam)古城
©LuAnne Cadd
西班牙比亚尔城堡(Castillo de Biar)
©www.efetur.com/noticiaruta-senderista-alicante
摩洛哥艾本哈杜(Ait-Ben-Haddou)城堡
©www.planetsurfcamps.co.uk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本世纪初统计(Minke 2013),至今全球仍有超过20亿人口居住在多种形式的生土建筑之中,多集中于中东、北非、中亚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生土建造传统的发源与传播 (Houben 1994)
©UNESCO生土建筑教席
世界生土建筑分布 (基于Fontaine and Anger 2009补充)
©UNESCO生土建筑教席
生土建筑发源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该地区干燥少雨,丰富的黄土层成为华夏文明初期的天然建筑材料。目前我国生土建筑民居多集中分布于黄土高原、西南、华东、青藏高原、新疆、华中、华南等相对贫困的农村地区。中国传统生土民居分布来源©UNESCO生土建筑教席
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省,一是在天然的山崖开挖洞穴,街道没住民居的另一侧;另一种是带天井庭院的下沉式窑洞。
山崖开挖洞穴
下沉式窑洞民居@HND DESIGN
主要分布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垅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
分布在中国沿黄河以北的半干旱地区,如河北省、东北三省一些地区和内蒙古等地。这些地区冬季气温低,而土是保温性能良好的材料。夯土的施工技术可以用在建筑的许多部位,南方的板筑墙体做到二层楼高。
@HND DESIGN
中国北方的土坯技术是典型的构造方式,天然的、干燥的土坯砖是由粘土,草泥胶合在一起用手工在砖模中制造的。
与常规的建筑材料相比,生土材料具有突出的蓄热性能,使房屋室内冬暖夏凉;
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具有“呼吸”功能,可有效调节室内湿度与空气质量;
具有可再生性,房屋拆除后生土材料可反复利用,甚至可作为肥料回归农田;
加工过程低能耗、无污染,据测算其加工能耗和碳排放量分别为粘土砖和混凝土 的3%和9%;
基于生土材料的建筑施工简易,造价低廉。
山海美术馆| 建筑材质附以云南当地的夯土及红土意象
随着钢筋混凝土成为建筑主流,广大农村建房已逐步用黏土砖代替土坯、土夯墙体,生土逐渐被人们遗忘。但也有一些生土建筑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和地震摇撼,依然完好无损。比如土楼,这就说明,生土结构只要设计合理,构造措施得当,也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在环保节能的呼声日渐高涨的今天,生土作为一种绿色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现代技术对它进行了优化改良,从而提高生土材料的各方面性能。
三宝蓬艺术中心 / 大料建筑
现今我们看到的很大一部分生土建筑,都不算是真正传统意义上的生土建筑,在现代技术的改良下,出现了多种改良、融合其他建材的生土材料,以及很多项目只为单纯打造生土表面肌理的效果。不过就目前来说,打造生土效果方法的大致分为三种,传统手工夯土、生土涂料和生土板材。“手工夯土”故名思议,就是人工进行夯砌,为弥补了传统夯土的劣势,现代夯土技术中夯土材料,采用经过合理级配的土石混合料,让其在防水性,耐候性、强度和安全上,均有显著的提升。
该项目参照传统夯土墙的手法,采用当地黄土、红黏土配以当代工艺制作出富有大地肌理、朴实厚重的景观墙。泥土的质感和肌理,用混凝土结构做墙的基础,表层混合当地的红黏土和黄沙,再结合钢结构固定打磨,最终呈现出厚重朴实的景墙效果。
Tara别墅,泰国 / IDIN ARCHITECTS
黄色的夯土墙使住宅成为一个极具特色的空间,设计师以材料纹理回应触觉,以泥土的芬芳来回应嗅觉。
生土涂料也是艺术涂料的一种,是用现代涂料技术,通过批刮工艺来实现来实现生土效果,其厚度一般在6-8mm,会比较薄。其造价每平方米600元左右。实现夯土效果的同时,还改良了生土怕潮怕水,掉沙的缺点,室内外均可应用。
生土涂料案例
喜茶虹桥新天地店 | DAS Lab
该场所采用彩色砂浆模拟了民间传统材料“夯土”,与充满轻盈之态的空间对比出一种极具现代感的苍劲。
手工夯土与生土涂料都需要现场进行夯筑和涂抹,而夯土板则在工厂预制好,运到现场直接挂装即可,夯土板主要材料是黏土、砂、 石子,按比例混合在一起形成与混凝土相类似的骨料,将骨料浇筑至模具内进行固化及脱模工艺,从而形成夯土板材。
规格尺寸:600mmx2400mmx8mm
也可根据需求定制尺寸规格
而且也有多色可选
利用夯土板特有的纹理,增强空间的质感
夯土板的施工流程简单,安装快捷,安装方式可选,直排钉钉装和结构胶粘装,建筑外墙采用干挂的形式,景观墙采用干挂或贴装的形式,夯土板的施工时间远远小于真夯土,可大大缩短工期。
仿夯土板案例
山西运城五龙庙|都市实践
夯土板经久耐用、抗紫外线、耐老化,室内外均可应用,不怕掉渣,如出现破损只需更换板材,低维护成本。
朴实无华,天然庄重的生土,以其自身的优越条件,越来越被大众认可,不管是私宅、公区还是商业建筑,这股“土味风”的建筑随处可见。在现有条件下,对传统生土材料进行了改良,使其呈现出新的表现效果,它以多种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薄壁夯土案例
崖餐厅|C Architects&土上建筑
设计师通过夯土本身丰富的色彩层次来构成整个餐厅中最重要的围合墙体。夯土墙的横向纹理强调了水平感,庭院橘黄色的夯土墙与室内冷色材料形成对比,独特而有质感。
©C Architects、土上建筑
©C Architects、土上建筑
©C Architects、土上建筑
©C Architects、土上建筑
©C Architects、土上建筑
这是一个文化中心综合体,设计师取材当地黏土和砂砾,它可以被循环利用、易于建造,为贫瘠土地上打造了一个精神绿洲。
设计师采用当地的超级土坯,就地取材、造价低廉且耐候及抗震性好,构造出项目自然有机的形态。在施工过程中,填充沙袋技术与水泥覆盖的钢结构也被结合起来。
霍尔木兹岛社区
该项目位于中东地区降水稀少,多为荒漠景观。建筑采用的当地超级夯土技术,设计师随处可见的沙砾放大,重组,上色,就形成了Majara独特的外观,也帮助塑造了外墙的颗粒质感。
超级夯土技术简单易学,普通居民稍加培训即可上手,减少了高昂工匠费用的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为适应当地气候特征,西坡中卫保留了当地原有的平顶土坯房风格,设计师在砖墙表面用调色砂浆做出土色抹面,模拟出传统生土建筑表面的效果。同时进行了更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和审美情趣的功能性改造。
开放式的整体院落布局与土黄色抹泥的建筑外墙,让整个项目与本地生态环境连接的更加自然。
这座建筑可能是澳大利亚或者说南半球最大的夯土墙建筑,已经荣获2016TERRA夯土建筑集合住宅大奖以及2015年澳洲建筑奖住宅分类大奖。
230米的夯土墙蜿蜒在山丘边缘,沙丘下内含12户住宅单元,墙面厚度达到450毫米,具有极好的热工性能,确保位于亚热带气候的这些住宅内部空间自然凉爽。
Windhover沉思中心, 旧金山
这是位于美国的一个沉思中心,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以缓解压力并重新集中精神的场所,质朴的夯土墙表面和水面捕捉着空间中光影变化,犹如一幅光影艺术品。
郑州建业足球小镇
建筑外立面选用当地的原色红土和原色黄土,为原材料和上下基础色阶,以150mm作为一个夯土层,逐层施工,最终形成自上而下由赭石色过渡到土黄色的大体效果。
尼科米普沙漠文化中心
属性|公共空间
文化中心夯土墙长80 米,高5.5 m ,厚 600 毫米,这堵保温隔热墙起到调节温度变化的作用,墙面既具有手工制作的粗糙感,又让惊叹材料的神奇,不规则的水平肌理使得建筑外观,具有独特而诗意的材料质感。
Merricks 度假屋,澳大利亚
属性|私宅
该项目位于澳大利亚莫宁顿半岛,筑拥有朴素的质感和色调,呼应了经过阳光暴晒而褪色的夯土墙,与葱郁整齐的葡萄园形成对比。加厚的墙体使窗户向内深凹,减少日晒,并保护窗框,阻隔热量。
生土材料不一定是最优秀的建筑材料
然而它作为最古老的材料传承至今
为当下环保建材提供了多一种可能
有了新技术的加持
只要设计师们善加利用、扬长避短
它一样可以大放异彩
资料来源:UNESCO生土建筑教席;土上建筑;材料在线以及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