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卫平: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非常强调基于情境产生问题

一般情况下,情境由小到大依次为课堂情境、班级情境、学校情境和社会情境。一个人在社会上并不是孤立的,他活在一个体系中,学生则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发展。

所有的情境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和认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基于情境提出问题,这就相当于认知方面。课堂教学中情境和问题往往是连在一起的,情境创设得好与坏不仅影响问题,还影响学生思考的深度。

第二个方面则是文化和非认知。比如说情绪情感就是非认知方面的。但我们一般所说的问题是指物质和认知方面的。

在思维型教学中,我们的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只有具备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品格与能力,才能具备核心素养。

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要有真实情境,必须要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怎么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又怎么能形成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品格呢?

▲概念教学过程

中学生形成概念的心理过程分为感知活动、思维加工、理解应用和形成结构。形成概念的心理障碍有四个:感性认知不足、思维方法不当、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及相关概念的干扰。在概念教学中,如果一个人仅有感性,没有问题,他就不可能思考,也不可能形成方法。所以概念教学中也离不开问题。

提问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情境中产生疑难,疑难中产生问题。老师不提问题时学生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提问实际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其中,情感互动是基础,行为互动是外在表现,思维互动才是核心。兴趣和动机支撑着一个人的思维,而思维基于问题,问题促使思维的互动,所以问题是核心。


什么是课堂提问

提问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有多种回答。有的人说提问是一种认知策略,有的人说提问是一种情绪状态,也有的人说提问是一种行为变化。而我们将其总结为:提问是从已有情景或经验中创造新问题,并用语言表达出新发现的问题。
提问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另一种是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教学中往往所说的提问是教师在情境引导学生所提出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学生自主提问的培养。
课堂提问主要有六大特点主体性、情境性、互动性、科学性、系统性和艺术性。

1

主体性

教师可在情境中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同时学生也可在情境中自主地提出问题。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是主体。

2

情境性

课堂提问往往是基于情境的。基于情境产生疑难,基于疑难提出问题。

3

互动性

提问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互动、行为互动、思维互动的过程。

4

科学性

我们提出的问题不是随便提的,而是要体现学科的特点,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5

系统性

课堂教学需要一个系统的设计。情境与问题是引起活动的基础,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要注重情境和问题的设计,同时也要加强评价的设计。

6

艺术性

所谓艺术性,是指课堂提问即要有预设性,也要有生成性。
关于课堂提问,我们还可以将它这样分类。
我们可根据问题认知水平的高低及有无,将其分为无认知问题,低认知问题和高认知问题。
无认知问题是指不需要任何思考的问题,低认知问题是指不需要经过深入思考,容易得到答案的问题,高认知问题则是需要学生动脑,深入思考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少提无认知问题和低认知问题。
除了可以根据认知来分,我们也可将问题分为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是指有唯一答案的问题或者是有标准的正确答案的问题。反之,开放式问题是指结论具有不确定性和开放性,答案是多元的问题。
现在的教学中需要有封闭式的问题,但也要加强开放式问题的设置。因为开放式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也利于创造性的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提问的五大价值

第一,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升学习效果。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已经知道答案,根本不会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第二,明确学习目标,指明学习重点。
第三,诊断学生基础,检测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来判断学生是否学懂了,学到什么程度,原来的基础是什么。
第四,支撑学生学习,引导知识建构。如果我们整个的教学中是一步步由浅至深地进行课堂提问的,那么学生的知识建构也将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
第五,激发学生动机,促进课堂互动。基于问题进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动机,不断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同时促进课堂互动。

六大环节教你如何设计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不能完全脱离教学目标。在设计提问的时候,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把握梯度间的跨度和衔接。问题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难易度适中。问题过简,学生会丧失好奇心,问题过难,学生自信心受挫。
至于如何课堂提问到底该如何设计,我们可通过以下六个环节进行课堂教学。

1

设计提问

教师可在思维型课堂教学的教学导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和应用迁移这四个基本环节下设计课堂提问。
在课堂开始的前几分钟里,师生可围绕教学内容开展所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互动环节中,教师应该以师生间思维互动或生生间思维互动为核心,关注对知识积极主动的加工改造甚至创造新知识的过程。
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其实也是一个认知监控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整堂课所学习的内容,通过总结心得,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反思的内容是有区别的,自然设计的问题也会不同。
关于应用迁移,自然是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最应该聚焦的就是所学的知识和思维方法。学生在学完这些后,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际情境,从不同的角度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分析、类比、归纳、演绎等思维策略来解决问题。

2

创设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时,教师可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及结合新旧知识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的动力,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问题解决的效率。

3

抓住提问的时机

教师可从两个角度去确定提问的时机。
第一,可从教材角度出发从教材的关键处、疑难处、精华处、深奥处及新旧知识的结合处确定提问时机。
第二,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比如,当学生思维受困时,教师可通过提问来帮助学生解疑,或者是在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迁移时,教师可通过提问进一步引导学生问题该如何解决。

4

合理候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候答时间对学生思维深刻性和精细性起着重要影响。如若教师在侯答时过于急促,一定程度上会减低发问的效果。在侯答时还要注意的一点是不同类型的问题等待时间应该也有所不同,教师要灵活根据问题来控制侯答时间。

5

正确叫答

学生经过思考形成对问题的看法与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个时候教师正确的叫答方式,可以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6

有效理答

没有反应、重复、重述与展示这些理答方式只是对学生的简单回应;认可、更正、部分认可以及不认可都是停留在评价层面上的理答,都只是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简单判断,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引导;而应用、延伸、扩展、总结与比较是在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基础上进行,并重视对学生回答的深层次挖掘,可以启发诱导学生产生有创新深度的答案。
总之,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可先从简单的情境与问题出发,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过程中掌握方法,最后应用迁移到复杂的情境,一步步深入,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