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的笔法(二):王羲之笔法系统-九用,八法五势来源和内容
張旭的筆法(二)
· 黃簡
二,韓方明的記載和沈尹默的解釋
張旭既要課徒,必有一套理論。據現今可見之典籍來看,唐韓方明《授筆要說》言之最詳。韓方明自言「貞元十五年,授法于東海徐公﹝王壽﹞,十七年,授 法于清河崔公邈」。
崔邈出自張旭門下,已見上述系統表中;徐﹝王壽﹞是徐浩之子,徐浩親教之,而徐浩亦為張旭門人。如此看來,韓方明乃是張旭之「徒孫」至 「徒曾孫」一輩,時代甚近張旭。韓所記張旭筆法,乃崔邈所言︰
「清河公雖雲傳筆法于張旭長史,世之所傳得長史筆法者,惟有得『永』字八法,次有五執筆,已下並未之有前聞者乎。方明傳之於清河公,問八法起於隸字之始, 後漢崔子玉曆鐘、王以下,傳授至於永禪師,而至張旭始弘八法,次演五勢,更備九用,則萬字無不該於此。墨道之妙,無不由之以成也。」
這一段話,實是非常之重要,它是我們目前唯一可見的有關張旭書法理論大綱式的記錄。這段話又可分為兩層意思︰
第一層是說當時社會上流傳的張旭筆法,只是 「永」字八法和五執筆;
第二層是說崔邈所授,才說明「永」字八法並不是張旭所創造,而是後漢以來就有的,至張旭「始弘八法,次演五勢,更備九用」,是擴大了古法,做了補充和系統化的工作。這一內容,是外間人所不知道的。
可惜的是,韓方明的《授筆要說》,也只有五執筆的詳細記載,至於「始弘八法,次演五勢,更備九用」,究竟是些什麼,竟然闕如。或許是崔邈不肯明言,只是透露一線天機;或許是韓方明故神其技,不肯著諸明文。總之這一張旭書法理論的核心部份,似乎是無緣再見了。近人沈尹默先生曾釋韓方明此篇文章,講到這句話, 有一段解釋︰
「方明說他(張旭)始弘八法,又說以『永』字八法傳授於人,這樣說法,是承認『永』字八法之名,是由張旭提出的。唐代《翰林禁經》中只這樣說,隋僧智永發 其旨趣,世遂傳李陽冰言逸少攻書多載,十五年偏攻『永』字,以其能備八法之勢,能通一切字也。這或者是別人附會上去的話,不足為以『永』字名八法之根據。
不信,你試檢查一下張旭以前論書的文獻,
如蔡邕《九勢》中只提到掠、橫、豎三種;
衛茂漪的《筆陣圖》只說點畫、波撇、屈曲,後面列舉了一、□、□、□、 □、□、□七條;
右軍《題筆陣圖後》所述有波、橫、點、屈、折、牽、放縱六種;
李世民《筆法訣》六種則是畫、撇、豎、戈、環、波;
歐陽詢的八法,是□、 □、□、□、□、□、□、□,都和『永』字配合不好。
而在張旭以後,世所傳顏真卿、柳宗元他們的《八法頌》,卻是依『永』字點畫寫成的。方明所說真行草書 傳授于崔邈,『永』字八法始名于張旭,這是可信的。」
沈先生這段釋義,對比張旭前後「永」字八法的不同,肯定張旭「始弘八法」的功積,非常正確。現在一些書法文章中還常見將「永」字八法歸之於王羲之,說是取之于《蘭亭序》之第一字,未知根據何在。只是沈先生說「『永』字八法之名是由張旭提出的」,實不是韓方明的意思。
韓文說「方明傳之於清和河公,問八法起於 隸字之始,後漢崔子玉曆鐘、王以下,傳授至永禪師,而至張旭始弘八法」,很清楚地說「永」字八法是張旭之前就有的,張旭只是「弘」之,即詳之廣之,並非是創始人。
至於「次演五勢,更備九用」,沈先生是這樣解釋的︰
「至於五勢九用之說,其內容未詳,以意度之,這裡所說的勢,自然和蔡邕《九勢》之勢是同一意義的,就是落筆結字,覆承映帶,左轉右側的作用,不外乎行筆的 轉、藏、收、疾、澀等等而已。九用想來就像《筆陣圖》篇末所說的六種字體不同的寫法,不過這裡是九種,或者是只大篆、小篆、八分、隸書、飛白、章草、楷 書、行書、草書而言,也未可知。不過這是我個人的揣測,以備讀者參考,不能作為定論。想要得到該萬字、盡墨道的妙訣,的確非留心於法、勢、用三者不可。」
在未見到五勢、九用的原文之前,沈先生的揣測,也確可參考。只是「九用」與其說是九種書體,還不如說是九種用筆法更差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