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一0五)临证谈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是我们最熟悉的也是我们最常用的经方,在经方里面排第一的是桂枝汤,排第二的就应该是小柴胡汤了。有人把桂枝汤和小柴胡汤当作构建经方体系的两根支柱。下面,我们仍然从一则医案说起。

2017年7月28日接一电话:高老师,我媳妇产后和经五天,昨天出院回家,今天发热,体温超过39度,怎么办?

产后五天,在医院里没有发烧,在医院里如果发烧有医生处理,但是,在医院里没有发烧,一回家就发烧了,这下可把病人家属急坏了。

高老师问:恶寒吗?出汗吗?

答:热多寒少,有汗出。

高老师问:咽痛吗?流涕吗?

答:没有。

高老师问:恶寒有变化吗?

答:没有。

高老师问:恶露有变化吗?

答:没有。

高老师问:吃饭,大便怎么样?

答:不想吃,大便不太通畅。

如果恶露有变化,就要考虑外感和血分的关系。产后五天发烧,热多寒少有汗出,不想吃饭,大便不通畅。这是三阴证还是三阳证?这应该是三阳证,不在太阳,也不在阳明,那就应该在少阳,病在少阳,就可以用小柴胡汤。高老师针对这个病案开了一张处方:

柴胡12克,黄芩12克,炒莱菔子15克,蝉蜕9克,生甘草3克,一剂。

第二天上午九点钟给高老师发了一条短信:高老师好,昨天晚上吃了药,半夜时候就退烧了,谢谢高老师。

就吃了这么一剂药,烧就退了,病有好了。小柴胡汤治发烧,从伤寒论开始,到现在,都是我们临床上常用的一张方子。

当我们看到高老师开的这一张方子与原小柴胡汤的方子的配方差别有点大,高老师的这张方了用了小柴胡汤中的柴胡、黄芩和甘草,由于病人不想吃饭,于是加了炒莱菔子,加蝉蜕来去热。

高老师的这张方子就是小柴胡汤的加减,所以,我们需要破解小柴胡汤,把小柴胡汤破解了,开方子起来就很灵活了。

那么,我们首先要对小柴胡汤的原方进行一下了解: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生姜、大枣组成。原方的剂量:柴胡30g,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炙)、生姜(切)各9g,大枣(擘)4枚。

方解:本方多由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所致。治疗以和解少阳为主。少阳经病证表现为三焦经以及胆经的病证。少阳病证,邪不在表,也不在里,汗、吐、下三法均不适宜,只有采用和解方法。本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解邪热,疏达经气;黄芩清泄邪热;法夏和胃降逆;人参、炙甘草扶助正气,抵抗病邪;生姜、大枣和胃气,生津。使用以上方剂后,可使邪气得解,少阳得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得和,有汗出热解之功效。

配伍的特点:柴胡苦平升散,黄芩降泄,二者配伍,为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以祛邪为主,兼补正气。邪气得解,胃气调和。

加减: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清热理气宽胸;若渴,去半夏,加天花粉止渴生津;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柔肝缓急止痛;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软坚散结;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利水宁心;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解表;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温肺止咳。

(0)

相关推荐

  • 柴胡系方剂(1)大柴胡汤

    我们接着昨天的误治继续学习,误治以后病情会发生变化,今天的情况就是变成大柴胡汤证,所以在小柴胡汤的学习中穿插了大柴胡汤.为了方便对比,把小柴胡汤放在前面: 小柴胡汤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炙甘 ...

  • 柴胡汤加减法

    少阳病用柴胡汤加减法 胸烦不呕去参夏,加蒌若渴半易根,腹痛去芩加芍药,心悸尿秘苓易芩,胁下痞硬枣易蛎,不渴微热桂易参,咳去参枣加干味,小柴临证要当斟. [注]少阳经主证,宜小柴胡汤主治也.其或有之证, ...

  • 大小柴胡汤比较应用

    小柴胡汤:柴胡 黄芩 人参 炙甘草 半夏生姜 大枣 随证化裁: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天花粉: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天花粉: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若心下 ...

  • 张仲景柴胡桂枝汤

    伤寒论方 55.柴胡桂枝汤 9味 桂枝(去皮),芍药一两半,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生姜一两半(切),大枣六枚(擘),柴胡四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上一节谈了理中丸的第一功效,就是止吐泻的,那么这一节我们来谈理中丸方中何为君药?我们先来看看原方: 理中丸方: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一)临证谈理中丸

    同一个药,在治疗外感病的用法和内伤病的用法是不一样的.这是李东垣在临床上分辨外感内伤的原因之一. 理中丸: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共四味 这四味药哪一味药是君药呢?最早对经方做方解的是南宋时期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九)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上一节讲到了<伤寒九十论>里的医案,先用理中丸,后用五积散,我们来分析一下五积散到底起什么作用. 五积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引起的寒.湿.气.血.痰五积之证.张璐说:此虽类集十余方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八)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讲了一个是"水泻",一个是"理中丸是不是太阴病的主方?"现在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理中丸的功效如何? 第一张方剂都有它的功效,我们都想知道它的功效,但是,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七)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再来思考太阴病的病机,太阴病的病机关键在于寒邪而不在于虚,于是,太阴篇里说当温子,温之针对的是寒邪,补之针对的是正气,而原文<伤寒论>第277条辨:"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六)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来看一个医案,当代赵守真的<治验回忆录>的一个医案:男,50岁,性嗜酒,近月患腹痛,得呕则少安,发无定时,惟饮冷感寒即发.昨日又剧痛,遍及全腹,鸣声上下相逐,喜呕,欲饮热汤. 一个50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五)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讲了理中汤在泄泻中的应用,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理中丸是太阴病的主方吗? 当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有很多人会说,这个问题不是问题.因为我们从教材上学到的它就是太阴病的主方,这没有什么疑问啊!这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四)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讲了两个病案,都用到了理中汤,我们来解释一下90岁老人的这个泄泻的方子,为什么要用理中汤加减. 第一张处方:党参12克,炒苍术12克,干姜9克,焦神曲15克,苏叶9克,滑石18克,炙甘草3克,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二)临证谈理中丸

    干姜以辛热独胜.等量,人参.白术之甘是远不敌干姜之辛的.理中丸中用等量之甘草,与其说佐人参健脾益气,不如说以甘制辛,入口仍是辛多甘少.基于这一点,原方中四药等量,已然是干姜为君了. 既然是干姜为君,为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三)临证谈理中丸

    理中丸治疗中焦虚寒证,如虚多于寒,以人参为君:寒多于虚,经干姜为君.此说也合临床实际.必要的时候,该以人参为君就以人参为君,该以干姜为君就要以干姜为君. 倒过来,我们来思考,以人参为君所治病,往往是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