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蜗牛阅读的个人体验
微信阅读、掌阅读书、网易蜗牛读书三个手机阅读软件是我目前手机上的阅读软件。以下是我的个人使用感受,不代表他人以及任何平台意见,只做个人偏见之简单概括。
第三篇来说说蜗牛阅读。
蜗牛阅读,横空出世,广告做得好。提倡在繁华的时代中,静心慢阅读。如果说运动是动态的塑形,那么阅读就是静态的修行。每日领取一小时阅读时长。一小时,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为什么这么说呢?相对于各种手机软件分割个人空闲时间,说个简单的事儿,你可能很难找到一个理由在一小时之内不看微信,能够静静地看一小时书。所以,一小时似乎有点长。说短呢?似乎走有点短,如果哪位痴书之友,看一本自己喜欢得不得了的书。一小时,正在兴头上,怎么可以停下来呢?那只好花钱购买时长了,也是为知识付费迈出了一步。
如果,你想看,又不想自己掏腰包购买时长。你也许可以抱怨抱怨,接着你得把这种抱怨转化成写书评的动力。写书评换取时长,刚好可以抵消你嘴上的抱怨。别小看写书评换取时长,它体现了蜗牛阅读的出发点。读与写,是真正阅读者的两条腿。读有所感,感触于心,书之纸上,难道不就是阅读的境界么?又书之无词,重回翻书,亦是加深自己的内在理解。所以,我个人的理解,蜗牛阅读是定位在读写结合的阅读软件。
依然是那句话,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有些人读书,一辈子都在读书皮,像我这样的人。诚然渴望遇见我的人生导师,哪怕没能遇上人生导师,遇上个阅读导读也好。所以,蜗牛阅读的领读人,似乎就可以解决像我这样不知道如何去阅读一本书的人的焦虑了。
蜗牛的线上阅读分享,虽然仅仅在探索中。最初进入我的视线的是,蜗牛读书和述林编辑们搞的一个线上分享群。主题是《述林1·战争阴云下的年轻人:1931-1945中国往事》连续请了好几位采访者来分享他们采访那些抗日战争的年轻人的故事,而今那些年轻人都像花儿一样枯萎了。在那枯萎的刹那,这个时代的有心人,还愿意去倾听他们的故事并且记录下来,传播开来,更多的人,去知晓那一段段尘封的往事,也是这个时代的美好之处吧。
《述林1》里面的故事,最打动我心的莫过于那些向往知识的青年在学海生涯的波折。一个个名字,记住了,又忘却了,仿佛自身也像那个时代的青年一样好学。我们在这个时代,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倾心自己的生活,营造自身的精神空间,也是一种内在的修行。
线上的分享,应该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线上分享,线下谈论,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真心就是一场很好的读书会了。或许,哪一天,我们喜欢阅读的人,能够看到更多这样的活动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想,蜗牛阅读,也会往这方面走吧。如果哪天,在哪个偏远城市,或者小山村里面,想要参加一场线下的作品谈论会。第一个就想到某某平台,下载一个软件,加入一个附近的作家作品阅读小组,互相吹水,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为了书与人的相遇,也为了人与人的相遇,倘若真心有这样子的平台,生活或许可以变得更加美好。
文|东门君 编|西子
第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