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建国 | 少年潘天寿(上)

《少年潘天寿》封面,冰心题写书名
书已出版,需要的单位与个人可以上书店购买,量多者与平台联系

这里不仅有乡土味

微信公众号:乡土宁海

作者:储建国
(“乡土宁海”特约稿件)
[编后注]:为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更好地吸引读者,浙江省参事室参事、西泠印社理事、西泠印社出版社江吟社长建议,以当今流行的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画本形式出版《少年潘天寿》(绘画版)。著名美术家、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连环画》杂志原总编、中国美术出版社编审童介眉先生,老当益壮,执笔描绘艺术巨擘潘天寿的形象。《少年潘天寿》(文史版)待出。(敬请关注“乡土宁海”)
潘天寿,一位集书画、篆刻、诗文及美术理论为一体的当代美术大师,究其成长和成功之路,离不开少年时期的学养和铺垫。
潘天寿在家乡宁海生活了20年整,即考进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前的18年少年生活和毕业后在宁海正学小学2年的教书生涯。我与潘天寿是同乡。1971年,我从部队复员回到宁海工作,惊闻潘天寿先生在杭州逝世,家乡百姓十分怀念潘天寿,常谈起他少年时代在宁海的生活片段和动人故事。于是我一边工作,一边作为宁海县文保协理员,常去冠庄看《冠庄潘氏宗谱》,寻访潘天寿的亲属、村庄长者、同学同事和熟悉潘天寿的人士;寻找潘天寿学习、生活过的地方及其留下的手工制作等遗作,搜集整理了不少潘天寿少年时期的活动情况和事迹。
二十世纪八十年末,我将采集到的潘天寿在宁海期间的活动史料,归纳成文史稿形式,准备撰写潘天寿青少年时代在宁海的故事,向宁海在京工作的张明养、娄朗怀夫妇汇报,得到他们的支持,并为我引荐儿童文学家冰心。冰心老师肯定了我选择潘天寿课题研究的重要性,认为这一主题可为家长和学生提供有益之经验,鼓励我早日完成;建议我仅选取少年部分,起名为《少年潘天寿》,并为之题签。

一、潘天寿出身于读书世家

据象山进士姜炳璋于清乾隆二十四年修《冠庄潘氏宗谱》记载,自潘氏始祖、六部军使潘展(787~?)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告老时择寓于宁海独山发族以来,至潘天寿之父潘秉璋止,共廿七代,世系完整,不少世祖为读书起家,科举入仕。(详见清乾隆二十四年姜炳璋修《冠庄潘氏宗谱》、民国22年潘秉璋潘秉珪重修《冠庄潘氏施房谱》、2002年《潘氏施四房宗谱》)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设立科举考试选拔优秀人才的一种方法,它创立于隋大业元年(605),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现列潘天寿上三代直系和姻亲身世如下:
潘天寿出生的第二年(1898),其父潘秉璋(1872~1949)考中了秀才,后因家道破落而歇学;母亲周水仙,系双水村举人周飞熊长女、庠生周纯胞妹。潘天寿的姐姐潘萱萱嫁举人周飞熊次孙、庠生周纯之子周芳晨;潘天寿的妹妹潘仙仙嫁黄坛村严姓科举世家。
潘天寿祖父潘期照(1845~1898),国学生。奶奶严氏(1845~1922),系松坛村岁贡生严周处孙女、廪生严德邃长女、增广生严辅清胞妹。潘天寿的大姑妈嫁竹口村庠生陈肇璜次子陈世迪;二姑妈嫁城东塘心王附贡生、候补训导、加封内阁中书衔、例授奉政大夫王荣夔次子王灿英(其三兄弟均秀才);三姑妈嫁黄坛严怀善科举世家。
潘天寿曾祖父潘学纯(1794~1866),道台议叙官(考评官)。三女:长女嫁竹口庠生陈万恭;次女嫁下蒲廪生魏璜;三女嫁竹口庠生陈肇璜。
潘家三代姻亲有的是表亲间婚嫁。潘天寿是在潘氏家族和姻亲儒生林立、名头纷繁的光环下成长起来的。
清姜炳章《冠庄潘氏义田记》

为保障有天赋族人能读得起书,潘氏置有义田。据清姜炳章《冠庄潘氏义田记》载:“宁海冠庄潘氏去邑城十五里,聚族而居者二百家,农业外惟读书,有诸生景殷者,师范(仲淹)氏之意,使族人公置义田,斥己田三十余亩为之倡,而族之贤者和之,共捐若干亩,以赡贫族,且量予族之应省试者(供予族人参加省会试的经费)。……吾愿其子孙之享之也,吾愿其子孙之扩之也(我愿其子孙历时长久,世泽绵绵)。”(见《光绪宁海县志》卷十七 艺文外编)

潘期照增置祀田

潘家各宗房分家时有留祀田的传统习惯。祀田,即族房里的义田或公田,其收入用作祭祀、助学、救济等。据《冠庄潘氏施房谱》载,在潘天寿曾祖父志余、学纯兄弟俩时期,宗族房里有祀田35坵93石2斗;至祖父潘期照时又増置20坵56石,累计达55坵151石2斗(见民国22年潘秉璋、潘秉珪重修《冠庄潘氏施房谱》)。按光绪《宁海县志》卷三《乡庄》载:“官庄(冠庄)庄,距城九里。其田二石起亩。灌溉淮河水,居一等计积。”潘期照时潘家房族祀田151石2斗即75.6亩,这对一个人多田少的宁海来说,房头有如此众多的公田是一笔了不起的数字。至清末,尽管潘氏家道衰败,祀田所剩无几,家族、姻亲间还在挽救、维系着走“重文”的“科举取仕”之路,企盼有朝一日潘氏宗人能进入仕途,功成名就,寄希望于长子潘天寿,迨及光绪三十一年(1905)朝廷颁布废除科举制才断了这个念头。

潘达礼(秉璋)

二、家风对潘天寿成长的影响

潘家世有良好的家风、家规、家教,代代相传。潘氏宗谱和房谱均载有“祖训”,哪怕阊门外照墙上的一个字,中堂上悬挂着的一个匾,形成了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铸就了家庭言传身教的典范, 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造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潘家“慕荆堂”的匾额就是一个范例。
《冠庄潘氏施房谱》祖訓

“聖有經,賢有傳,國有典,家有訓,其義一也。潘氏世居官莊,其風醇朴,以敦本務寶焉。先父詔其子,祖勉其孫,面命耳提,筆傳口授,今述簡首以韶雲礽。”

“國課早完,詩書勤讀,重道尊師,擇交取友,皆居家不易之道。勿財勢驕人,勿存心刻薄,勿結交遊蕩,勿服用侈靡。”

“慕荆堂”是潘家楼下道地的堂号,也是潘天寿曾祖父潘学纯传给下一代的传家宝。正当潘家房族至潘期照掌执达到最鼎盛时,一场大火将冠庄楼下道地连同中堂“慕荆堂”匾额全部烧毁,惟独屋边那颗荆树没有烧死,还挺立着。潘期照经手在原址重新建造楼房,称“又新居”。除房屋面积稍有扩大、阊门从原向东改为朝南、增加照墙外,建筑格局没有太大变化,恢复了“慕荆堂”,保留苍劲的那棵荆树,潘家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生活。

“慕荆堂”的典故出自北宋时期在民间流传的“二十四孝”故事之一,和明程登吉《幼学琼林》中“田氏分财,忽瘁庭前之荆树”之语。最早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碉玉集十二感应》所载,说汉京兆有田真兄弟三人分家。财产均分后,剩屋前一株紫荆树未分,他们约定次日将树分斫为三,各得其一。但次日早晨树已枯萎。田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说罢兄弟相拥而泣,遂不再分,从此三人相互团结兴家立业,紫荆也就重新繁茂。潘家为传扬“荆树流芳”兄弟和睦、家贵团结的孝义精神,祖上特在屋边载了一颗荆树,来警示、教化后人。

“荆树流芳”大花钱

潘家“慕荆堂”勤劳、宽容与和谐的家风,从小在潘天寿心灵中打下深刻烙印。1948年,潘天寿因父亲病逝,回故里冠庄奔丧,仰望院里高大的荆树,触景生情,在《回缑山故里》写有“已认村前路,老眼未昏花。屋角古荆树,高倚夕阳斜”诗句,道出对祖上栽种荆树,感恩教悔下代磊落做人的心声。

潘家楼下道地曾有段时间疏于管理,现在荆树也不见了。当年大火烧不死的荆树,却毁于愚昧的人为。为尊重历史,潘天寿故居应补栽一颗荆树于屋角,体现潘天寿“屋角古荆树,高倚夕阳斜”诗句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未完待续】

……

……

书讯
2021.08.01
《少年潘天寿》绘画版
近日已出版
由冰心先生题书名
由浙江省文史馆馆员、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储建国撰稿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出版社总编审童介眉先生绘画
由中国美院教授、潘天寿纪念馆原馆长卢炘作序
16K本,160P,定价48元,需要的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上书店购买,量大者可以在平台留言。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0)

相关推荐